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化學興趣小組的芳芳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放入水中,蠟燭浮在水面上.結論:石蠟的密度比水
 
;
(2)點燃蠟燭,觀察到火焰分為
 
、
 
、
 
三層.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圖)約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處最先碳化.結論:蠟燭火焰的
 
 溫度最高;
(3)芳芳在探究蠟燭燃燒的過程中,發(fā)現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被熏黑,你認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適的是
 

A.反復實驗,并觀察是否有相同現象
B.查找資料,了解石蠟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體是什么
C.認為與本次實驗目的無關,不予理睬
D.詢問老師或同學,討論生成黑色物質的原因
(4)再將一只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
 
,片刻后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內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蕩后發(fā)現
 
.結論:蠟燭燃燒以后的生成物是
 
考點:蠟燭燃燒實驗,常見氣體的檢驗與除雜方法
專題:科學探究
分析:(1)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放入水中,蠟燭浮在水面上,據此判斷石蠟與水的密度大小.
(2)蠟燭的火焰分為外焰、內焰、焰心三層,外焰溫度最高,溫度越高,木條碳化的越快,進行分析解答.
(3)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底部出現了大量黑色物質,發(fā)現了問題,應該反復實驗,來探究黑色的物質的成分;也可以查閱資料、或與同學討論、或咨詢老師,來解決自己發(fā)現的問題,而不能不予理睬,否則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也不符合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4)將一只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水霧,說明有水生成;迅速向燒杯內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生成了二氧化碳;
解答:解:(1)由于蠟燭浮在水面上,說明石蠟的密度比水;
(2)蠟燭的火焰分為外焰、內焰、焰心三層,由于溫度越高,火柴梗易被炭化.所以,看到火柴梗的a處最先變黑,說明蠟燭火焰的外焰溫度最高;
(3)A、反復實驗,并觀察是否有相同的實驗現象,就是進行對比實驗,做法正確.不合題意;
B、查找蠟燭成分資料,探究黑色物質成分,符合科學探究的過程,做法正確,不合題意;
C、認為與本次實驗無關,就是沒有對發(fā)現的問題進行探究,做法錯誤,符合題意;
D、向老師請教生成黑色物質的原因,就是咨詢老師,做法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C;
(4)由題意可知,由燒杯內壁出現水霧,說明了蠟燭燃燒生成了水;由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了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1)小;(2)外焰;內焰;焰心;a;外焰;(3)C;(4)水霧;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水和二氧化碳.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蠟燭燃燒的現象,掌握蠟燭燃燒的現象、注意事項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對生活中的現象,用分子原子的觀點解釋正確的是( 。
A、25立方米的石油氣加壓可裝入容積為0.024立方米的鋼瓶中,是因為氣體分子的質量很小
B、溫度計中的水銀柱隨溫度的升高而上升,是因為汞原子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C、自行車環(huán)湖賽中運動員們聞到了油菜花的清香,是因為他們的嗅覺太靈敏了
D、100mL的水與100mL的酒精混合后其體積小于200mL.是因為分子間有間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所示的四個圖象,與對應實驗相符的( 。
A、
20℃時,向一杯飽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體
B、
將一瓶濃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氣中
C、
向裝有稀硫酸的小燒杯中,不斷滴加Ba(OH)2溶液至過量
D、
向pH=1的鹽酸中不斷加入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通過一年的化學學習,你已經掌握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有關規(guī)律,以下是老師提供的一些實驗裝置,根據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1)關閉A裝置中的止水夾后,從長頸漏斗向錐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靜止后如圖所示,則A裝置是否漏氣?
 
(填“漏氣”、“不漏氣”或“無法確定”).若用A、D裝置制取二氧化碳,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若用B、D裝置制取氧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檢驗D中氧氣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
 

(3)若用B、E裝置制取氧氣,當實驗結束時,甲同學先熄滅了酒精燈,忘記將導管從水中取出,在水未進入導管之前,可采取的補救措施有:①
 
 

(4)氨氣(NH3)是一種密度比空氣小且極易溶于水的氣體,其水溶液稱為氨水.當你選用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的固體混合物來制取氨氣時,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你認為收集氨氣的裝置最好應選擇
 
(填字母序號),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了測定水的組成選用下列裝置回答問題:(氫氣用鹽酸和鋅制得)

(1)為準確測定水的組成,防止雜質干擾,正確連接順序:己→
 

(2)乙裝置的作用是
 

(3)若測得丁裝置中樣品在實驗前后減少6.4克,乙裝置中藥品增加了7.2克,丙裝置增加了3.6克,根據此可求出水中H、O質量比為(只寫計算式)
 

(4)實驗結束后,若丁處仍有黑色固體,這對實驗的結果的影響是
 
 無影響(填“氧的質量偏大”、“氫的質量偏大”、“無影響”)
(5)裝置中的丙能否省去?不能
 
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實驗室用二氧化錳和過氧化氫混合制取氧氣.
 

(2)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取氧氣.
 

(3)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氧氣.
 

(4)木炭在空氣中燃燒.
 

(5)硫在氧氣中燃燒.
 

(6)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7)磷在氧氣中燃燒.
 

(8)氫氣在氧氣中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學生欲證明紙張中含有碳、氫元素,設計了如下實驗,請完成下列實驗報告:
實驗目的:
 
實驗用品: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1.準備火柴、干燥小燒杯、澄清石灰水、撕成紙條的干燥紙張
2.取部分紙條點燃,將干燥燒杯罩在火焰上方燒杯內壁有
 
產生
紙張中含有
 
3.
 
 
紙張中含有
 
元素
此實驗能否說明紙張中含有氧元素
 
(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明在做某次實驗時,發(fā)現一瓶瓶口敞開不知多久的氫氧化鈉溶液(下稱試液).聯想到藥品保存注意事項,小明利用提供的試劑(CaCl2溶液、鹽酸、CaCO3固體、酚酞)對試液是否變質展開探究.
他首先的猜想是:試液沒有變質,溶液的溶質還是NaOH.
小明通過查資料知Na2 CO3溶液呈堿性.他根據首先的實驗方案進行的實驗是:取少量試液加入試管,滴入酚酞,觀察到試液變紅.由此得出的結論是原試液沒有變質,還有NaOH.
(1)小明反思實驗驗證,覺得不夠完善,理由是
 

(2)完善實驗方案后,他從提供的試劑中選取一種試劑進行實驗發(fā)現原試液確已變質.請你寫出他這次實驗的操作、現象
 

小明是個愛思考的學生,他又有一個新的疑問:試液中真的沒有NaOH了嗎?他又作了探究:
(3)通過上述探究,小明明白:氫氧化鈉溶液暴露在空氣中會變質,故應
 
保存,變質的化學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中A、B、C、D、甲、乙、丙、丁均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純凈物,其中甲、乙、丙為氧化物,A、B、C、D是單質,丁是含三種元素的含氧化合物,其濃溶液有很強的腐蝕性,B有光亮的紫紅色,乙是紅棕色粉末,丙是最常見的溶液,但乙不能溶于丙,卻能溶于丁和丙的混合物,得到棕黃色溶液,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間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相應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
(1)寫出乙的化學式
 

(2)寫出丙存在時,C和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反應類型為
 

(3)寫出D和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