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說法正確的是
A.①、②的化學性質相似 B.②所示的粒子符號為Na
C.③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D.④中X可能為8
D 【解析】在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的數字為質子數;弧線表示電子層,弧線上的數字為該層上的電子數。原子的化學性質主要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當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時,反應中易失去電子成為陽離子;當最外層電子數大于4時,反應中易得到電子成為陰離子;原子核外只有一個電子層且電子數為2,或者最外層電子數為8的結構為穩(wěn)定結構,不易得失電子。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時,原子易失電子成為陽離子。具有穩(wěn)定結構的原子...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2018屆九年級第三次調研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18年“世界環(huán)境日”主題為“塑戰(zhàn)速決”,呼吁世界各國齊心協(xié)力對抗一次性塑料污染問題。下列做法與之相違背的是
A. 提倡少用塑料制品 B. 做好廢棄塑料的回收
C. 露天焚燒廢棄塑料制品 D. 研制易降解的新型塑料
C 【解析】A、白色污染是人們對難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環(huán)境現象的一種形象稱謂。減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可以減少白色污染,故可行;B、做好廢棄塑料的回收,可以減少白色污染,故B可行;C、焚燒廢棄塑料會造成大量的有害氣體,污染空氣,故C不可行;D、可降解塑料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劑(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它纖維素、光敏劑、生物降解劑等),穩(wěn)定性下降,較容易在自然環(huán)境中降解的塑...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泰興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二?荚嚮瘜W試卷 題型:實驗題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 a儀器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
(2) 實驗室用A裝置制O2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選用的收集裝置是圖1中的_______(填字母序號)。查閱資料后可知,錳酸鉀可溶于水,若要從高錳酸鉀完全分解后的固體殘渣中回收二氧化錳,正確操作的順序是___________(填寫選項序號) 。
a.烘干 b.溶解 c.過濾 d.洗滌
(3) 用裝置B制取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通過裝置B、E來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實驗過程中觀察到E中有氣泡冒出,但澄清的石灰水未變渾濁,試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______。
(4) 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實驗室用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的固體混合物制取氨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收集氨氣時最好選用F裝置與______裝置相連接 (填數字編號) 。
長頸漏斗 2KMnO4△ K2MnO4+MnO2+O2↑ C bcda CaCO3+2HCl===CaCl2 +CO2↑ +H2O 鹽酸濃度過大或石灰水變質 2NH4Cl+ Ca(OH)2 △ 2NH3↑+2H2O+CaCl2 ① 【解析】(1) a儀器的名稱為長頸漏斗。(2) 實驗室用A裝置制O2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 K2MnO4+MnO2+O2↑。選用的收集裝置是圖1中的C,氧氣...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聊城市莘縣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銅鎂合金具有優(yōu)良的導電性,常用作飛機天線等導電材料。科研小組欲測定合金的組成(其他元素忽略不計),進行如下實驗:取銅鎂合金10 克放入燒杯,將140克稀硫酸分4次加入燒杯中,充分反應后,測得剩余固體的質量,數據記錄如表,請計算:
次數 | 1 | 2 | 3 | 4 |
加入稀硫酸質量/克 | 35 | 35 | 35 | 35 |
剩余固體質量/克 | 8.8 | 7.6 | 6.4 | 6.0 |
(1)合金中鎂與銅的質量比為_____。
(2)所加稀硫酸的溶質的質量分數_______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
2:3。 14%。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和題中信息知,(1)合金中鎂與銅的質量比為﹙10g-6.0g﹚∶6.0g=2:3,鎂與稀硫酸反應,銅與稀硫酸不反應。 (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知,第一次反應的鎂的質量是1.2g。 解∶設所加稀硫酸的溶質的質量分數為x Mg+H2SO4=MgSO4+H2↑ 24 98 1.2g 35g×x = ,x=14%。 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聊城市莘縣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實驗方案不能達到除雜目的是( 。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 實驗方案 | |
A | 氮氣(氧氣) | 通過足量灼熱銅網 |
B | 氯化鈣溶液(鹽酸) | 加入足量碳酸鈣粉末,過濾 |
C | 鐵粉(銅粉) | 加入足量稀鹽酸,過濾,洗滌,干燥 |
D | 稀鹽酸(稀硫酸) | 加入適量氯化鋇溶液,過濾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實驗方案 A 氮氣(氧氣) 通過足量灼熱銅網,銅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故A正確; B 氯化鈣溶液(鹽酸) 加入足量碳酸鈣粉末,碳酸鈣粉末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過濾,故B正確; C 鐵粉(銅粉) 加入足量稀鹽酸,稀鹽酸與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與銅不反應,過濾,洗滌,干燥,...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聊城市莘縣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 用洗潔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B. 用稀硫酸除鐵銹
C.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D. 用食醋除去水垢
A 【解析】A、用洗潔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乳化原理;B、用稀硫酸除鐵銹,利用了酸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的原理;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利用了相似形溶原理;D、用食醋除去水垢,利用了酸與鹽反應的原理。故選A。 點睛∶乳化原理和相似形溶原理具有本質上的區(qū)別。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化學小組圍繞燃燒與滅火的主題開展了相關活動。請你參與完成:
(知識回憶)(1)可燃物燃燒的必備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討論)
(2)改進后的裝置(如圖乙)與圖甲相比,其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欲使圖乙中的紅磷著火,可將試管從水中取出并_______后才能對試管加熱。
(3)將裝有某氣體的大試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試管罩住白磷(如圖丙所示),結果觀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觀,則大試管所裝氣體可能是____________。
(綜合應用)(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滅火,其實水有時也可以“生火”,比如鉀遇水會立刻著火,因為鉀遇水生成H2和氫氧化鉀,該反應是 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與氧氣(空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減少污染(環(huán)保) 擦干 氧氣(空氣) 放熱 【解析】【知識回憶】(1)可燃物燃燒的必備條件是與氧氣(空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窘涣饔懻摗(2)改進后的裝置(圖乙)與圖甲相比,其優(yōu)點是減少污染(環(huán)保) ,磷燃燒冒白煙,污染環(huán)境。欲使圖乙中的紅磷著火,可將試管從水中取出并擦干后才能對試管加熱,以防試管炸裂。(3)將裝有某氣體的大試管口朝下垂...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密閉容器中有氧氣、X、水和二氧化碳4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
物質 | O2 | X | H2O | CO2 |
反應前質量/g | 76.0 | 16.0 | 4.0 | 3.0 |
反應后質量/g | 待測 | 0 | 40.0 | 47.0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表中待測的值為5.0
B. X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C. 該反應中O2與CO2 的質量之比為16:11
D. 反應生成的H2O與CO2的質量比為40:47
C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和題中信息知,X+O2→H2O+CO2。A、表中待測的值為76+16-36-44=12,故A錯誤;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知,X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B錯誤;C、該反應中O2與CO2 的質量之比為﹙76-12﹚∶44=16∶11,故C正確;D、反應生成的H2O與CO2的質量比為36∶44=9∶11,故D錯誤。 點睛∶任何一個化學反應都必然遵循質量守恒...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中山市卓雅外國語學校2018屆九年級中考考前信息卷(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二氧化硫是大氣的主要污染物,嚴禁直接排放,工業(yè)上常用 NaOH 溶液來吸收。
(1)寫出 NaOH 溶液吸收 SO2 的化學方程式 _____
(2)圖中小球分別表示 NaOH 溶液及吸收 SO2 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微粒,其 中“●”表示的微粒符號是_____。
2NaOH+SO2=Na2SO3+H2O Na+ 【解析】(1)NaOH 溶液吸收SO2的化學方程式是2NaOH+SO2=Na2SO3+H2O。(2)圖中小球分別表示 NaOH 溶液及吸收 SO2 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微粒,其 中“●”表示的微粒符號是Na+。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