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對以下實驗事故產生的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
A、配制氯化鈉溶液時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大是因為用量筒量取水時仰視刻度B、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中,水槽中的水變紅是因為盛高錳酸鉀的試管口向上C、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集氣瓶炸裂是因為用于引燃的木條過長D、制取二氧化碳實驗時,始終收集不滿二氧化碳是因為裝置氣密性不好
分析:A、溶液配制過程中,在用量筒取水時仰視讀數(其它過程均正確),所讀取數據小于所量取水的實際體積,分析由此所導致所配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與所需要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
B、根據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的操作注意事項,進行分析解答本題;
C、根據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的注意事項分析;
D、始終收集不滿氣體,是因為沒有收集到氣體.可能的原因是裝置漏氣.
解答:解:A、仰視時所讀取的數據小于所量水的實際體積,即量取水的體積大于實際所需水的量.由于溶劑水的質量偏大,則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比實際的偏小,故A分析不合理;
B、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中,水槽中的水變紅是因為沒有在試管口放一小團棉花,高錳酸鉀粉末受熱飛濺進入導管并進到水槽中,故B分析不合理;
C、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為防止集氣瓶底炸裂,應在瓶中裝少量的水或鋪一層細沙,故C分析不合理;
D、始終收集不滿氣體,可能的原因是裝置氣密性不好,故D分析合理;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制取氧氣、二氧化碳的裝置的操作注意事項,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等實驗的注意事項即可順利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7?南充)據報道:三歲的女孩晶晶吃完米糕,玩耍食品包裝袋內的生石灰干燥劑袋,不慎將其撕破后,生石灰粉末飛入眼中導致雙眼受傷.
(1)請根據生石灰的性質分析造成此事故的原因
生石灰溶于水會放出大量的熱,同時得到的石灰水(或氫氧化鈣)有腐蝕性
生石灰溶于水會放出大量的熱,同時得到的石灰水(或氫氧化鈣)有腐蝕性

(2)小凡留意到家里的一袋生石灰干燥劑的包裝袋破損已久,于是猜想這袋干燥劑可能變質了.請你與小凡一起對這袋干燥劑的成分進行探究.
①猜想:這袋干燥劑可能含有:CaO、Ca(OH)2、
CaCO3
CaCO3
(寫化學式).
②設計實驗并驗證,請將以下內容補充完整:
實驗儀器:膠頭滴管、
試管(或燒杯、燒瓶等)
試管(或燒杯、燒瓶等)

實驗藥品:蒸餾水、酚酞試液、稀鹽酸.
實驗內容(所需實驗用品從上述儀器、藥品中選擇):
實驗操作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Ⅰ.取樣品放入
試管
試管
中,加適量的
蒸餾水
蒸餾水
,振蕩、靜置,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 溶液渾濁,靜置后容器底部有沉淀;溶液顏色變成
紅色
紅色
. 溶液中的溶質是氫氧化鈣.
Ⅱ.將Ⅰ中上層液體傾出,向剩余固體中滴加
稀鹽酸
稀鹽酸
. 有氣泡產生.
步驟Ⅱ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③結論:這袋干燥劑一定含有
CaCO3
CaCO3
,可能含有
CaO和Ca(OH)2中的一種或兩種
CaO和Ca(OH)2中的一種或兩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8、請你參與下列探究:
【問題情景】某化學實驗小組同學將鐵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發(fā)現生成紅色固體物質的同時有較多的氣泡放出.這一現象激發(fā)起同學們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氣體?
【提出猜想】從物質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氣體可能是SO2、O2、H2
【查閱資料】SO2易溶于水,它能與NaOH反應,生成Na2SO3
【方案設計】依據上述猜想,實驗小組同學分別設計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學認為是O2,則檢驗方法是
用帶火星的木條試驗,看木條是否復燃

(2)乙同學認為是SO2,則只需將放出的氣體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氣瓶中,稱量通氣前后洗氣瓶的質量.寫出SO2與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SO2+2NaOH=Na2SO3+H2O

(3)實驗小組同學合作設計了如下組合實驗方案,排除和驗證猜想的氣體.

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你認為方案中的安全隱患是
實驗時剩余氣體B通過加熱的試管易發(fā)生爆炸事故

丙同學認為:為確保安全,實驗前應先收集一試管氣體,用拇指
堵住試管囗,靠近火焰點火,
,若不發(fā)出
尖銳的爆鳴聲
,方可采用上面的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探究】經丙同學確認安全后,小組同學首先對裝置A進行稱量,再將收集到的氣體從a通入,過一會兒點燃B處酒精燈;一段時間后,發(fā)現表面含CuO的銅網由黑色變?yōu)楣饬恋募t色;停止通氣,再次稱量裝置A,發(fā)現質量無增減.
結論:鐵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時,產生的氣體是
H2

【思維拓展】
(1)由上述實驗可以推出,硫酸銅溶液中可能含有
H2SO4
物質.
(2)不通過稱量,如何判斷SO2與NaOH溶液發(fā)生了反應呢?有一同學設計了右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發(fā)現試管內液面上升,就得出SO2與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的結論.其他同學認為這一方案不嚴謹,理由是
SO2溶于水中也會導致試管內氣壓減小,液面上升
.要得到科學嚴謹的結論,仍利用該裝置,補做的實驗是
把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換成硫酸鈉溶液,做一個對比試驗

CuSO4溶液對過氧化氫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有同學想猜想其他鹽溶液也能在這個反應中起到同樣的作用,于是他們做了以下的探究:
(1)清你幫助他們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過程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在一支試管中加入5ml5%的H2O2溶液,然后滴入適量的FeCl3溶液,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
試管中有大量的氣泡產生,伸入的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FeCl3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O2
(2)已知FeCl3在水中可分離出Fe3+和Cl-,同學們提出以下猜想:
①甲同學的猜想: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H2O;
②乙同學的猜想: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Fe3+;
③丙同學的猜想:真正催華分解 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Cl-
你認為最不可能的是
同學的猜想,理由是
因過氧化氫溶液中自身有水,可見水不是催化劑

(3)同學們對余下的兩個猜想,用實驗進行了探究.請你仔細分析后填表:
實驗過程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向盛有5ml5%的H2O2溶液的試管中加入少量的HCl,并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 無明顯現象
起催化作用的不是Cl-
向盛有5ml5%的H2O2溶液的試管中加入少量的
Fe(NO33溶液
,并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
試管中有大量氣泡產生,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起催化作用的是Fe3+
用18mol/L的硫酸配置100ml 1.0mol/L的稀硫酸,若實驗儀器有:
A.100ml量筒     B.托盤天平     C.玻璃棒       D.50ml容量瓶
E.10ml量筒      F.膠頭滴管      G.50ml燒杯    H.100ml容量瓶
(1)實驗時應選用儀器的先后順序是(填入編號)
F、E、G、C、H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填寫編號)
B、C、D

A.使用容量瓶前檢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凈后,再用待配溶液潤洗
C.配置溶液時,如果試樣是固體,把稱好的試樣用紙條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緩慢加入蒸餾水到接近標線1cm-2cm處,用滴管滴加蒸餾水到標線.
D.配置溶液時,如果試樣是液體,用量筒量取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緩慢加入蒸餾水到接近標線1cm-2cm處,用滴管加入蒸餾水到標線.
E.蓋好瓶塞,用食指頂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轉和搖動多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據報道:三歲的女孩晶晶吃完米糕,玩耍食品包裝袋內的生石灰干燥劑袋,不慎將其撕破后,生石灰粉末飛入眼中導致雙眼受傷.
(1)請根據生石灰的性質分析造成此事故的原因
生石灰溶于水會放出大量的熱,同時得到的氫氧化鈣有腐蝕性
生石灰溶于水會放出大量的熱,同時得到的氫氧化鈣有腐蝕性

(2)小凡留意到家里的一袋生石灰干燥劑的包裝袋破損已久,于是猜想這袋干燥劑可能變質了.請你與小凡一起對這袋干燥劑的成分進行探究.
①猜想:這袋干燥劑可能含有:CaO、Ca(OH)2、
CaCO3
CaCO3
(寫化學式).
②設計實驗并驗證,請將以下內容補充完整:
實驗儀器:膠頭滴管、
試管
試管

實驗藥品:蒸餾水、酚酞試液、稀鹽酸.
實驗內容(所需實驗用品從上述儀器、藥品中選擇):
實驗操作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Ⅰ.取樣品放入
試管
試管
中,加適量的
蒸餾水
蒸餾水
,振蕩、靜置,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
溶液渾濁,靜置后容器底部有沉淀;溶液顏色變成
紅色
紅色
溶液中的溶質是氫氧化鈣.
Ⅱ.將Ⅰ中上層液體傾出,向剩余固體中滴加
稀鹽酸
稀鹽酸
有氣泡產生.
固體中有碳酸鈣
固體中有碳酸鈣
步驟Ⅱ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③結論:這袋干燥劑一定含有
CaCO3
CaCO3
,可能含有
CaO和Ca(OH)2中的一種或兩種
CaO和Ca(OH)2中的一種或兩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木炭在一定條件下燃燒既有CO2生成,也有CO生成.若要證明兩種氣體都要存在,應先將氣體通過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有CO2存在.寫出CO2與澄清的石灰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Ca(OH)2+CO2═CaCO3↓+H2O
.然后將氣體干燥后通過灼熱的氧化銅,觀察到
黑色固體變?yōu)榧t色
黑色固體變?yōu)榧t色
,證明有CO存在.實驗后向燃著的木炭上灑水使其熄滅,其滅火的原理是
降低溫度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
降低溫度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

(2)2010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發(fā)生爆炸,造成松花江水環(huán)境污染,事故產生的主要污染物為苯(C6H6)和硝基苯等有機物,對人體十分有害.其中苯是一種常見的有機溶劑,具有揮發(fā)性,硝基苯是制一種劇烈炸藥的原料,它們都具有可燃性,請寫出苯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學方程式
2C6H6+15O2
 點燃 
.
 
12CO2+6H2O
2C6H6+15O2
 點燃 
.
 
12CO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