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組物質(zhì)的名稱、俗名、化學式(主要成分)三者不能表示同一種物質(zhì)的是( )

A. 甲烷 沼氣 CH4 B. 氯化鈉 食鹽 NaCl

C. 氫氧化鈣 生石灰 Ca(OH)2 D. 氫氧化鈉 燒堿 NaOH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棗陽市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根據(jù)粗鹽提純過程,回答:

(1)粗鹽中含有較多的不溶性雜質(zhì)(泥沙等),可通過_____等操作進行初步提純。

(2)小江同學在粗鹽提純的實驗過程中,經(jīng)過兩次過濾,濾液仍然渾濁,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或儀器不干凈。

(3)在進行蒸發(fā)操作時,當_____里出現(xiàn)較多量固體時即可停止加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2017年 5月18日,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采成功。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出賀電,中國人民又一次攀登上了世界科技的新高峰!翱扇急笔翘烊粴馑衔,外觀像冰一樣,遇火即可燃燒。

(1)開采海域“可燃冰”,要用金剛石做成的鉆頭鉆鑿海底堅硬的巖層,這是利用了金剛石_____的物理性質(zhì)。

(2)燃燒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才能發(fā)生,“可燃冰”為燃燒提供了_____。

(3)天然氣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甲烷與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兩種可燃性氣體(其中一種是單質(zhì)),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宿遷市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進行如下微型實驗,研究物質(zhì)的性質(zhì)。

(1)能產(chǎn)生氣泡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號)。

(2)能證明C中發(fā)生反應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

(3)有一只燒杯中的物質(zhì)不與稀鹽酸反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宿遷市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兩種氣體發(fā)生化學反應,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種原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該示意圖中有四種分子 B. 該反應表示H2與O2化合生成水

C. 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不變 D. 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宿遷市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堿的是( )

A. 食用堿 B. 燒堿 C. 純堿 D. 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3月份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牙膏中的摩擦劑碳酸鈣可以用石灰石來制備。甲同學設計了一種實驗方案:

(1)產(chǎn)品“碳酸鈣”與原料“石灰石”的區(qū)別是_____;

(2)C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_____,該物質(zhì)在農(nóng)業(yè)上一個重要用途是_____;

(3)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該反應后過濾得到的濾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zhì)是_____(填俗名);

(4)某同學將上述制備碳酸鈣的方案作了如下改進:

改進后優(yōu)點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3月份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關鍵。下列配制20g 10%的氯化鈉溶液的操作中不規(guī)范的是( )

A. 稱氯化鈉 B. 量水

C. 溶解 D. 裝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2019屆中考化學模擬試卷(3月份) 題型:科學探究題

對比歸納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請你參與下列探究活動并回答問題。

(探究活動一)探究影響木炭燃燒劇烈程度的因素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燃燒更劇烈,說明了影響木炭燃燒劇烈程度的因素是_____。

(探究活動二)探究影響物質(zhì)溶解性的因素

①同學們做了A試管和B試管的對比實驗,發(fā)現(xiàn)B試管中固體可溶,A試管中固體幾乎不溶。該對 比實驗說明了影響物質(zhì)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

②同學們又補充了C試管所示實驗,他們想探究 的影響因素是_____。

(探究活動三)探究二氧化碳能否與堿溶液反應

①分別振蕩三個軟質(zhì)塑料瓶,觀察到塑料瓶變癟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

②對比 A 瓶與______瓶的實驗現(xiàn)象,可證明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