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列敘述缺乏科學依據(jù)的是(  )
A.在煤爐上放一壺水可防止煤氣中毒
B.用硝酸銨溶于水制冰袋給高燒病人降溫
C.用洗潔精使碗上油污乳化后再用水洗
D.在冰箱內(nèi)放置活性炭可去除異味

分析 A、根據(jù)一氧化碳的溶解性判斷;
B、根據(jù)硝酸銨溶解于水吸收大量的熱判斷;
C、洗潔精等這樣的能使乳濁液變成穩(wěn)定的混合物的物質(zhì)稱為乳化劑,乳化劑所起的作用稱為乳化作用;
D、活性炭有吸附性會吸附異味.

解答 解:A、一氧化碳是難溶于水的,室內(nèi)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所以說法錯誤;
B、硝酸銨溶解于水要吸收大量的熱,能制得冰袋給高燒病人降溫,所以說法正確;
C、洗潔精是洗滌劑,有乳化作用,能將大的油滴分散成細小的油滴隨水沖走,所以說法正確;
D、活性炭有吸附性會吸附異味,所以說法正確.
故選:A.

點評 化學來源于生產(chǎn)和生活,也服務于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因此與人類生產(chǎn)和生活相關的化學知識就成了中考的熱點之一.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北京市大興區(qū)九年級下學期一;瘜W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實驗方法一定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法

A

檢驗一瓶氣體是否為CO2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瓶中

B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過濾

C

鑒別石灰水和NaOH溶液

加入適量的碳酸鈉溶液

D

比較Zn、Cu、Ag的金屬活動性

將Zn和Cu分別放入AgNO3溶液中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廣東省汕頭市龍湖區(qū)九年級中考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信息分析題

生活處處離不開化學。

(1)下列3種調(diào)味品的主要成分中屬于有機物的是__________;

A.白糖 B.食用小蘇打 C. 食鹽

(2)“爐灶清潔劑”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鈉,該清潔劑不能與皮膚直接接觸的原因是_____;

(3)“暖寶寶”中的主要成分是鐵粉、氯化鈉、活性炭和水,用稀硫酸檢驗其是否有效時,觀察到有氣泡冒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少年缺_______元素會患佝僂病和發(fā)育不良。

(5)某服裝標簽上寫著“滌綸10%、棉90%”,其中屬于合成纖維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關于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均一的、穩(wěn)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B.汽油洗滌衣服上的油污,是因為汽油的乳化作用
C.硫酸銅溶液中的溶質(zhì)是銅
D.乙醇和水可以以任意比互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按要求用正確的化學符號回答.
(1)2個氫原子2H
(2)氫氧根離子OH-
(3)氯酸鉀KClO3
(4)銨根離子NH4+
(5)正三價的鋁元素$\stackrel{+3}{Al}$
(6)2個水分子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多角度認識物質(zhì),能幫助我們更全面了解物質(zhì)世界.
以氧氣和二氧化碳為例,回答下列問題:
(1)認識物質(zhì)的組成和構成
①從宏觀上看,氧氣和二氧化碳都由元素(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組成.
②從微觀上看,氧氣和二氧化碳都由分子構成.
(2)認識物質(zhì)的性質(zhì)
①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比較活潑.納米鐵粉在氧氣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Fe+3O2═2Fe2O3
②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時,我們用四朵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進行如圖2的實驗,讓我們體驗對比、分析、歸納、概括等科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
本實驗中紫色的干燥小花不變色的是步驟如圖2B、C(填字母序號).本實驗得出的結論是CO2+H2O═H2CO3(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碳和氧化銅的混合物18.2g,隔絕空氣加強熱充分反應后,剩余物質(zhì)的質(zhì)量為13.8g,經(jīng)測定其中有碳剩余.試計算
①反應CO2產(chǎn)生的質(zhì)量為4.4 g.     
②請通過計算確定原混合物中碳和氧化銅各有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利用如圖裝置在實驗室模擬煉鐵,并將得到的尾氣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進行分離和收集.(提示:NaOH溶液可以吸收CO2氣體.)
實驗步驟如下:

(1)檢查裝置氣密性.
(2)取一定質(zhì)量的氧化鐵加入硬質(zhì)玻璃管中,其它容器中各加入適量試劑(如圖所示).
(3)關閉分液漏斗開關和K2,打開K1,通入CO氣體一段時間,排除裝置內(nèi)的空氣.此時裝置存在的缺陷是一氧化碳排放會造成空氣污染.
(4)繼續(xù)通CO,在出口M處將氣體干燥并用小試管收集后檢驗氣體純度.待裝置內(nèi)氣體純凈后,打開分液漏斗開關K,將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放入錐形瓶中,使液面沒過導管下端,關閉開關K,點燃酒精噴燈,裝置A的玻璃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當裝置C中的現(xiàn)象是不變渾濁時,說明裝置B中的反應是充分的,立即關閉K1,打開K2,裝置D中收集到的氣體是CO.
(5)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繼續(xù)通CO氣體至裝置A的藥品冷卻.經(jīng)稱量氫氧化鈉溶液增重2.64g,此時生成Fe的質(zhì)量是2.2g(結果精確到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選項中物質(zhì)的名稱、俗名、化學式一致的是( 。
A.過氧化氫  雙氧水 H2O2B.氯化鈉 食鹽   HCl
C.氧化銅   銅綠    Cu(OH)2D.氧氣    臭氧  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