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7.某同學利用“多米諾骨牌”效應,設計了如圖氣體制取與性質驗證的組合實驗,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混合制氧氣,為了得到平穩(wěn)的氧氣流,應該選(填序號).當產生的氣體從B的左邊導管通入時,很快看到E中導管口有氣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變紅色.請看圖回答問題:

(1)雙氧水和二氧化錳混合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B中白磷不燃燒,原因是溫度沒有達到白磷的著火點.
(2)C、D中看到的現象分別是C中液面下降、稀鹽酸進入D中,產生大量氣泡.
(3)E中顏色變化的原因CO2+H2O=H2CO3.  用F裝置收集氣體的依據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

分析 (1)根據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白磷燃燒的條件是: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進行分析;
(2)根據氧氣不易溶于水,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稀鹽酸和碳酸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進行分析;
(3)根據顯酸性的溶液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分析,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大分析.

解答 解:(1)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白磷與氧氣接觸時沒有燃燒,說明溫度沒有達到白磷的著火點;
(2)C裝置中,氧氣不斷增多,壓強增大,把稀鹽酸壓入D中,能夠觀察到C中液面下降,稀鹽酸與石灰石接觸后,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能夠觀察到D中稀鹽酸進入,有大量氣泡產生;
(3)E中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說明二氧化碳進入石蕊試液中,二氧化碳能和石蕊試液中的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因此溶液由紫色變?yōu)榧t色;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大,所以利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故答案為:(1)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溫度沒有達到白磷的著火點;
(2)C中液面下降;稀鹽酸進入D中,產生大量氣泡;
(3)CO2+H2O=H2CO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常見氣體的發(fā)生裝置與收集裝置的探究,發(fā)生裝置依據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選擇,收集裝置依據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選擇.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粒子
B.化合反應一定是氧化反應
C.在原子中,質子數等于中子數
D.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取決于最外層電子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反應中,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
A.乙炔+氧氣$\stackrel{點燃}{→}$二氧化碳+水
B.堿式碳酸銅$\stackrel{加熱}{→}$氧化銅+二氧化碳+水
C.蠟燭+氧氣$\stackrel{點燃}{→}$二氧化碳+水
D.鎂+氧氣$\stackrel{點燃}{→}$氧化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霧霾治理已經成為熱點話題,大力開發(fā)如圖能源不符合治理霧霾要求的是( 。
A.
         水能
B.
      太陽能
C.
     化石能源
D.  
            風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物質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是(  )
A.
         橙子
B.
           大豆
C.
   西紅柿
D.  
             玉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實驗操作中,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 
點燃酒精燈
B.
稀釋濃硫酸
C.
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D.
        探究燃燒的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9.某化學課堂圍繞“酸堿中和反應”,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老師引導下開展探究活動.以下是教學片段,請你參與學習并幫助填寫空格.
【演示實驗】將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燒杯中.
【提出問題】實驗中未觀察到明顯現象,部分同學產生了疑問:反應后溶液中溶質是什么呢?
【假設猜想】針對疑問,大家紛紛提出猜想.甲組同學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O4、H2SO4和NaOH
乙組同學對以上猜想提出質疑.認為有一種猜想是不合理的.
(1)不合理的猜想是猜想四.
【實驗探究】
(2)丙組同學取燒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試管中,滴加幾滴CuSO4溶液,無明顯變化,溶液中一定沒有氫氧化鈉
(3)為了驗證其余猜想,各學習小組利用燒杯中的溶液,并選用老師提供的pH試紙、銅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進行如下三個方案的探究.
實驗方案測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試紙變色,對比比色卡,pH<7有氣泡產生產生白色沉淀
實驗結論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結論】通過探究,全班同學一致確定猜想二是正確的.
【評價反思】老師對同學們能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確結論給予肯定.同時指出【實驗探究】中存在兩處明顯錯誤,請大家反思.
(4)同學們經過反思發(fā)現了這兩處錯誤:
①實驗操作中的錯誤是pH試紙浸入溶液中.
②實驗方案中也有一個是錯誤的,錯誤的原因是BaCl2與Na2SO4反應也會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證明一定有H2SO4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化學的學科特征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質和創(chuàng)造物質.

(1)請從微觀角度回答下列問題;
①從Na、K原子結構示意圖推知(如圖1、如圖2),金屬Na、K化學性質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最外層電子數目相同.
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質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構成不同.
③稀鹽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本質原因是都含有氫離子.由此可見,物質的結構決定了物質的性質.
(2)如圖3、4是兩個反應的微觀示意圖:
①請寫出圖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點燃\;}}{\;}$2H2O.通過對反應微觀過程的分析,寫出一條關于該化學變化過程的微觀信息在化學變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②從微粒的角度說明圖2反應的實質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了水分子.由此可見:得到同一種物質,運用的化學反應原理可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9.小琴和小麗在探究CO2與NaOH 是否發(fā)生反應時,設計了如圖所示的三種裝置進行實驗.請回答以下問題:

(1)以上三個實驗中,①和②有明顯現象,請你幫她倆記錄觀察到的現象:實驗①試管內液面上升,實驗②氣球變大;
(2)實驗③未見到明顯現象,請你幫她倆從生活中尋找廣口瓶的替代品,使實驗取得成功,你選用的物品是礦泉水瓶,改進后能看到的實驗現象是礦泉水瓶變癟;
(3)小琴提出了質疑,她認為上述實驗不能足以證明CO2與NaOH確實發(fā)生了反應,其理由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會使壓強變;
(4)小麗通過檢驗生成物,取反應后的溶液加入足量的稀鹽酸,觀察到有氣泡產生,從而證明CO2與NaOH確實發(fā)生了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