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15年10月5日,中國女藥學家、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屠呦呦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理由為她發(fā)現(xiàn)了青蒿素,這種藥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青蒿素的化學式為C15H22O5,下列關于青蒿素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青蒿素由C、H、O三種元素組成
B.青蒿素中C、H、O三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5:22:5
C.青蒿素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82
D.一個青蒿素分子有42個原子構成

分析 A、根據(jù)青蒿素化學式的含義,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jù)化合物中各元素質(zhì)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原子個數(shù)之比,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jù)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構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之和,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jù)1個青蒿素分子的構成,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青蒿素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故選項說法正確.
B、青蒿素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2×15):(1×22):(16×5)=90:11:40,故選項說法錯誤.
C、青蒿素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12×15+1×22+16×5=282,故選項說法正確.
D、1個青蒿素分子是由15個碳原子、22個氫原子和5個氧原子構成的,則青蒿素的每個分子由42個原子構成,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結合新信息、靈活運用化學式的含義與有關計算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是某密閉容器中物質(zhì)變化的微觀示意圖(“●”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參加反應的物質(zhì)分子個數(shù)比為1:1
B.過程Ⅰ和過程Ⅱ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均未改變
C.過程Ⅰ反應類型為化合反應
D.過程Ⅱ發(fā)生了物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9.如圖是小忻同學設計的實驗裝置(鐵架臺等儀器忽略)制備CO2和驗證CO2能與NaOH反應.

(1)請補充畫出裝置C中a、b導氣管.
(2)打開止水夾K1,檢查氣密性.加入藥品開始實驗.當觀察到裝置D中的現(xiàn)象是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可確定裝置C收集滿CO2
(3)當裝置C中收集滿CO2時,關閉止水夾K1,打開止水夾K2,把注射器B中5mL濃Ba(OH)2溶液壓入裝置C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D內(nèi)的紫色石蕊試液會被壓入到C中,形成紫色噴泉.
(4)小易同學分析實驗后,發(fā)現(xiàn)用此裝置收集到的氣體不夠純凈,你認為應該將氣體先通過怎樣的處理再通入C裝置,用于除去雜質(zhì),你的方法是:氣體先通過濃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化學變化中可能伴隨一些現(xiàn)象.對下列化學變化的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冒出大量白色煙霧
B.生石灰放入盛水的燒杯中,感到燒杯外壁發(fā)燙
C.銅放入稀鹽酸中觀察到大量氣泡
D.鐵絲在純氧中燃燒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鎂將成為21世紀重要的輕型環(huán)保材料,我國海洋中含有非常豐富的鎂資源.從海水中提取鎂的流程如下:
海水中的氯化鎂$→_{過濾}^{加熟石灰}$氫氧化鎂$→_{蒸發(fā)結晶}^{鹽酸}$MgCl2$\stackrel{通電}{→}$Mg
(1)整個流程中共涉及2個基本反應類型.寫出上述流程中由氯化鎂得到金屬鎂的化學方程式.
(2)金屬鎂是一種比較活潑的金屬.如鎂在二氧化碳中能燃燒生成氧化鎂和一種黑色固體單質(zhì).
①若用金屬鎂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所得結果和實際值相比偏大(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②根據(jù)上述信息我們對燃燒條件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寫出一條即可).
(3)老師每次做有關鎂的實驗時都會強調(diào):鎂是一種銀白色有金屬光澤的金屬.但拿出的鎂條總是有一層灰黑色的“外衣”,這層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質(zhì)呢?
猜想:①可能是氧化鎂;②可能是Mg2(OH)2CO3,③可能是氫氧化鎂.
根據(jù)已有知識小趙認為猜想①是錯誤的,其理由是因為氧化鎂通常為白色固體.
實驗探究:小趙對灰黑色物質(zhì)進行加熱,發(fā)現(xiàn)試管口有無色液滴出現(xiàn),產(chǎn)生使澄清石 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同時試管內(nèi)生成白色固體.
實驗分析:實驗后,小趙認為③的猜測也是錯誤的,其理由是石灰水變渾濁的現(xiàn)象可說明此變化過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而氫氧化鎂中根本不含碳元素.
査閱資料得出結論:Mg2(OH)2CO3可以加熱分解,產(chǎn)物均為氧化物,據(jù)此請你寫出 Mg2(OH)2CO3分解的化學方程式Mg2(OH)2CO3$\frac{\underline{\;\;△\;\;}}{\;}$2MgO+H2O+CO2↑.
(4)某同學用部分被氧化的鎂條10g放在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應后,共收集到0.6g 的氫氣,請計算出該鎂條中氧化鎂的質(zhì)量分數(shù)(假設鎂只與氧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2015年化學實驗操作考試中,有同學在做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實驗時,意外發(fā)現(xiàn)鐵絲的表面有少量無色無味的氣體產(chǎn)生,事后他們對該現(xiàn)象產(chǎn)生濃厚興趣,想探究該氣體的成分.
【提出猜想】從物質(zhì)組成元素的角度分析,該氣體可能是H2、O2、SO2中的一種或幾種.
【分析討論】經(jīng)過思考分析后,同學們一致認為不可能是SO2,理由是SO2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與現(xiàn)象不符.
【設計實驗】為了驗證猜想,大家分別設計實驗:
甲同學認為是氧氣,設計了驗證方法收集氣體,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入瓶中,若木條復燃則是氧氣.
乙同學認為是氫氣,于是進行了以下實驗:
【實驗步驟】
(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先裝入足量的顆粒狀鐵,再加入適量的水將長頸漏斗下端液封,將鐵絲改為顆粒狀鐵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
(3)打開活塞K1、K2,先通一會兒氮氣,通入氮氣是為了排出裝置中的空氣,防止爆炸.
(4)關閉K1從長頸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銅溶液,然后關閉K2;實驗現(xiàn)象:A中出現(xiàn)大量氣泡,長頸漏斗內(nèi)液面不再下降甚至上升.
(5)一段時間后打開活塞K2,在尖嘴處引燃氣體,然后倒扣一只冷而干燥的燒杯,觀察現(xiàn)象:B處氣體安靜的燃燒并產(chǎn)生藍色火焰,燒杯內(nèi)壁有水珠出現(xiàn).
【結論】生成的氣體是氫氣.
【反思】①A中的長頸漏斗除了起到添加藥品的作用,還可起到緩解瓶內(nèi)壓強的作用.若將該實驗裝置的長頸漏斗改為分液漏斗,是否可行?否(選填“是”或“否”).
②丙同學認為乙同學實驗方案有缺陷,如果生成的氣體是O2和H2的混合氣體會有安全隱患,為避免造成危險,點燃前應該檢驗氣體的純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化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科學,應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能幫我們解釋許多問題.
(1)用適量的硫酸可以出去鐵銹,其化學方程式為Fe2O3+3H2SO4═Fe2(SO43+3H2O;
(2)長期盛放石灰水的試劑瓶中常形成一層不溶于水的白色固體,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形成白色固體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詩詞中沒有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白玉為床金做馬(《紅樓夢》)
B.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無題》)
C.爆竹聲聲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元日》)
D.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石灰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濰坊市瀕臨渤海灣,海洋資源豐富,開發(fā)前景十分遠大.
(1)利用海洋中的貝殼及食鹽可以制得純堿,我國制堿工業(yè)先驅侯德榜發(fā)明了“侯氏制堿法”.其模擬流程如下:

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frac{\underline{\;高溫\;}}{\;}$CaO+CO2↑,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工業(yè)上用分離液態(tài)空氣的方法制取氮氣,屬于物理(填“物理”或“化學”).
(2)金屬鎂廣泛應用于生活、生產(chǎn)和國防工業(yè).從海水中提取鎂的過程如圖所示.

在上述轉化過程中,①處所發(fā)生的反應屬于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中的復分解反應,鎂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變化的是③反應(填寫反應序號).
(3)海水中除了蘊含大量的鈉元素和鎂元素外,還含有大量的鉀元素.運用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溫度/℃10305060
溶解度/gNaCl35.836.337.037.3
KNO320.945.885.5110
①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是乙(填“甲”或“乙”)
②60℃時,100g水中加入90g硝酸鉀,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不飽和(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當60℃的該溶液降溫到10℃時,析出晶體的質(zhì)量為69.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