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7屆九年級中考考前押題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頭發(f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zhì),容易受堿性溶液的侵蝕.所以我們洗發(fā)時,在用過洗發(fā)劑后再使用護發(fā)劑,這樣對頭發(fā)有保護作用。由此可知,護發(fā)劑的pH( )
A.<7
B.>7
C.=7
D.比洗發(fā)劑的pH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興化市顧莊學區(qū)三校2017屆九年級第三次網(wǎng)上閱卷適應性訓練(三模)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氯化鋇是一種可溶性重金屬鹽,廣泛應用于化工領域;用毒重石(主要成分為BaCO3,其余成分不溶于水也不與酸反應)制備氯化鋇晶體工藝流程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氣體X為CO2
B.操作Y中需要的儀器有:燒杯、漏斗、玻璃棒、酒精燈
C.洗滌氯化鋇晶體的最好洗滌劑是水
D.用水洗濾渣的目的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興化市顧莊學區(qū)三校2017屆九年級第三次網(wǎng)上閱卷適應性訓練(三模)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有關化學與能源、資源、材料、環(huán)境相關內(nèi)容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 目前氫能源沒有廣泛使用的主要原因是水資源嚴重不足
B. 機動車輪胎和玻璃鋼都是復合材料
C. 塑料制品的回收再生、循環(huán)利用是減少“白色污染”的重要途徑
D. 有計劃合理地開采金屬礦產(chǎn)資源是保護金屬資源的有效途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營口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10分)實驗室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相關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①②中屬于加熱儀器的是 (填名稱 )。從A-F裝置中有一個裝置是錯誤的,改進方法是 。
(2)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字母);實驗結束后,某同學發(fā)現(xiàn)水槽中的水變成了淺紫紅色,從實驗操作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若用B和C裝置制取氧氣,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選用的塊狀固體藥品為 ;若用F裝置檢驗二氧化碳,應在其中裝入適量的 ,出現(xiàn) 現(xiàn)象時,證明有二氧化碳產(chǎn)生。
(4)若要制取氫氣,可以使用D或E裝置收集的原因是 ;若選用F裝置代替D裝置收集氫氣,氣體應從 (填“長”或“短”)導管口 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營口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信息分析題
用正確的化學用語填空:
(1)2個氮原子 _________,(2)結構最簡單的有機物____________________,
(3)3個氫離子 _________,(4)過氧化氫中氧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______,
(5)人體胃液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6)改良酸性土壤的堿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營口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
(6分)燃燒是一種發(fā)光、放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認識燃燒,科學地利用和控制燃燒,使燃燒為人類服務是十分重要的。
[查閱資料]物質(zhì)燃燒一般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物質(zhì)具有可燃性是燃燒的首要條件,發(fā)生燃燒的另外兩個條件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實驗目的]驗證木炭發(fā)生燃燒的另外兩個條件中,缺少任何一個條件都不能燃燒(兩個條件須分別驗證)。
[實驗設計與操作]下面是驗證燃燒條件的實驗裝置圖(可通過開啟、關閉活塞控制液體)。
在完成氣密性檢查后加入藥品,并已設法在整個裝置中充滿了氮氣。若要求實驗過程中不得拆、裝儀器,請設計后續(xù)的實驗步驟,并按要求填表。
步驟 | 操作 | 預計現(xiàn)象及得出的結論 |
① | 在活塞關閉的狀態(tài)下,點燃酒精燈加熱 |
|
② | 蓋滅酒精燈,待儀器恢復到常溫 |
|
③ |
|
|
④ |
|
|
[反思評價]實驗過程中,裝置B的作用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省柳州市柳南區(qū)2017屆九年級中考三;瘜W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物質(zhì)中,可用作磷肥的是( )
A. K2SO4 B. CO(NH2)2 C. KNO3 D. Ca(H2PO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