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3.某同學化學實驗基本技能后,得出以下結論.你認為正確的是( 。
A.沒有說明用量時,取用液體藥品的體積一般為l-2mL
B.給固體物質加熱時,必須使用坩堝鉗
C.用膠頭滴管取液后,要平放或倒置,以防液體流出
D.可以直接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

分析 A、根據藥品的用量原則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固體物質加熱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膠頭滴管的使用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酒精燈的使用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如果沒有說明用量,液體藥品一般取用1-2ml,故操作正確;
B、給固體加熱,可以使用坩堝或者試管,故操作錯誤;
C、用膠頭滴管取液后,不能平放或倒置,以防藥液腐蝕膠帽,故操作錯誤;
D、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可以直接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故操作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項、掌握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一瓶氫氧化鈉固體,因不慎敞口放置了一段時間,已經部分變質.化學課外興趣小組的同學決定測定該瓶氫氧化鈉固體變質的程度,現取該瓶中的氫氧化鈉固體樣品20g加水配制成溶液,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生成沉淀為5g.
(1)氫氧化鈉變質的原因2NaOH+CO2═Na2CO3+H2O(寫化學方程式)
(2)計算該20g氫氧化鈉固體樣品中含有雜質Na2CO3的質量分數(結果精確到0.1%).
(3)若該瓶氫氧化鈉固體樣品中的Na2CO3的質量分數為A,而測得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小于1-A,原因可能是樣品中含有水.
(4)請畫出該20g氫氧化鈉固體樣品中200g7.3%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氣體與加入稀鹽酸質量的變化圖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運送“神州五號”載人飛船的是長征二號F捆綁式大推力運載火箭,升空時的主要燃料之一是偏二甲肼(化學式為C2H8N2)偏二甲肼由三種元素組成,一個偏二甲肼分子中含有8個氫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通過兩個多月的化學學習,我們已經掌握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些規(guī)律,以下是老師提供的一些實驗裝置.請結合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儀器a、b的名稱 a試管,b集氣瓶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應選擇的氣體發(fā)生裝置是,氣體收集裝置是BD
(3)實驗室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若用盛滿水的F裝置收集氧氣,應從導管②(填①或②)通入.
(4)若采用分解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化學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應選擇的氣體發(fā)生裝置是A,氣體收集裝置是CDF;
(5)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難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實驗室用加熱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的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則實驗室制取甲烷的裝置,收集甲烷應選擇的裝置是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原子序數為6的元素名稱為碳;氮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7;
等質量的氮氣和氧氣中,所含分子數較少的是氧氣.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物質的用途中,主要應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
A.用鐵、鋁作炊具B.紅磷制作煙幕彈
C.用金剛石切割玻璃D.用銅制作導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已知某兩種物質在光照條件下能發(fā)生化學反應,其微觀示意圖如圖:(一種小球代表一種元素的原子)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圖示中共有4種物質B.該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C.圖示中的反應物都是化合物D.該圖示反應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請用化學用語表示:
5個鉀原子5K,4個氫氧根離子4OH-,2個鈉離子2Na+,氧化鋁中鋁的化合價為+3價$\stackrel{+3}{Al}$2O3,氧化亞鐵Fe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利用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氫氣用作燃料
C.用金剛石裁玻璃D.用石墨做鉛筆芯寫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