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組物質中,前者屬于混合物,后者屬于純凈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稀有氣體
B.清新的空氣 液態(tài)氧氣
C.氮氣 二氧化碳
D.澄清的石灰水 清澈的泉水
【考點】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判別.
【專題】物質的分類.
【分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混合物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物質.
【解答】解:A、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種物質組成,屬于純凈物;稀有氣體中含有氦氣、氖氣、氬氣等屬于混合物.故A錯;
B、清新的空氣中含有氧氣、氮氣、二氧化碳、稀有氣體等物質,屬于混合物;液態(tài)氧氣是由氧氣一種物質組成,屬于純凈物.故B正確;
C、氮氣由氮分子一種分子構成,屬于純凈物;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一種分子構成,屬于純凈物.故C錯;
D、澄清的石灰水中含有氫氧化鈣和水兩種物質,屬于混合物;清澈的泉水中含有水、可溶性雜質等屬于混合物.故D錯.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分類,解答時要分析物質的組成,如果只有一種物質組成就屬于純凈物,如果有多種物質組成就屬于混合物.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分子的相關知識解釋下列生活中的現(xiàn)象,其中錯誤的是( )
A.熱脹冷縮,說明分子的大小隨溫度升降而改孌
B.“酒香不怕巷子深”,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體積小于20mL,說明分子間有空隙
D.濕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說明分子的運動速率隨溫度升高而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和“”分別表示氮原子和氫原子,如圖是氮氣與氫氣在高溫、高壓和催化劑條件下發(fā)生反應的微觀模擬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B圖中將相關粒子圖形補充完整:
(2)此變化中發(fā)生改變的粒子是 ;
(3)結合該圖示從微觀角度解釋由A到B變化的實質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觀察圖丙根據(jù)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圖A可知Mg的核電荷數(shù)為 ;鎂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2)圖B表示的是 (選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的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jù)圖示完成有關氣體制備的相關問題:
(1)寫出標號為①的儀器名稱 ;
(2)制取氣體前圖C的操作名稱是 ;
(3)實驗室用圖A裝置制取4.4g二氧化碳至少需要碳酸鈣的質量為 ,將產生的氣體通入圖B裝置中,無明顯現(xiàn)象,可能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3月29日是本年度的“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活動日,主題為“藍天自造”,旨在呼吁每一位公民從自身開始,采取實際行動,應對當前中國最緊迫、最受關注的環(huán)境議題﹣﹣霧霾.作為一名中學生,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
A.選擇自行車和公交車作為出行工具
B.讓衣服自然晾干,節(jié)約用紙,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將廢紙、汽水瓶等收集起來,一次性焚燒
D.拒絕使用一次性木筷,用電子賀卡代替紙制賀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某興趣小組在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探究時,向燒杯中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一會兒后,發(fā)現(xiàn)忘記滴加指示劑.甲同學從燒杯中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一支試管中,并向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觀察到酚酞試液不變色.
請寫出該中和反應方程式: .
(1)猜想與假設:
【猜想一】甲同學:“兩種物質已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猜想二】乙同學:“反應后氫氧化鈉過量,溶液呈堿性”;
【猜想三】丙同學: .
甲、丙兩位同學經(jīng)過討論后覺得乙同學的猜想不正確,兩位同學的理由是: (2)設計并進行實驗:
①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甲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試紙上,觀察顏色變化并與標準比色卡對比. | pH (填“>”、“=”或“<”)7 | 猜想一不成立 |
②請你設計另一個實驗(與甲同學方案不同)方案,驗證丙同學的猜想,并填寫下表: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從燒杯中取出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試管中,用膠頭滴管滴加1﹣2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蕩,觀察現(xiàn)象 |
| 猜想三: (填“成立”或“不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