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目前已制得的純金屬只有90余種,由這些純金屬按一定組成和質量比制得的合金種類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純金屬的種類.

答案:大于
解析:

目前已制得的純金屬只有90余種,但由這些金屬按一定組成和質量比制得的合金已達幾千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自然界里常見金屬元素存在最多的是Al,其次是鐵,銅的含量較少.然而人類冶煉金屬獲得成功最早的反而是含量少的銅,含量最多的鋁最遲冶煉出來.金屬是當今社會最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下列有關金屬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化學教研室 題型:022

目前已制得的純金屬只有90余種,由這些純金屬按一定組成和質量比制得的合金種類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純金屬的種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022

金屬材料包括________以及它們的___________.目前已制得的純金屬只有__________余種,但由這些純金屬按一定___________制得的合金已達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2屆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qū)中考科研測試化學試卷(帶解析) 題型:探究題

(7分)某同學進行試驗探究時,欲配制10%的Ba(OH)2溶液,但只找到在空氣中暴露已久的Ba(OH)2試劑。在室溫下配制溶液時發(fā)現所取試劑在水中僅部分溶解,燒杯中存在未溶物。為探究原因,該同學查得Ba(OH)2在20℃時的溶解度2.1 g。
(1)燒杯中未溶物僅為BaCO3,理由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假設試劑由大量Ba(OH)2和少量BaCO3組成,設計試驗方案,進行成分檢驗,在答題卡上寫出實驗步驟、預期現象和結論。
限選試劑及儀器:稀鹽酸、稀硫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氯化銅溶液、燒杯、試管、帶塞導氣管、滴管

實驗步驟
預期現象和結論
步驟1:取適量試劑于潔凈燒杯中,加入足量蒸餾水,充分攪拌,靜置,過濾,得濾液和沉淀。
 
步驟2:取適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稀硫酸。
  生成,說明有Ba2+
步驟3:取適量步驟1中的沉淀于是試管中,滴加稀鹽酸,用帶塞導氣管塞緊試管,把導氣管插入裝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中。
試管中有 生成,燒杯中      ,結合步驟2說明沉淀是BaCO3。
步驟4:取適量濾液于試管中,      
試管中有藍色沉淀生成,說明有大量的OH,綜合上面步驟可知試劑由大量Ba(OH)2和少量BaCO3組成,假設成立。
(3)在20℃室溫下,    (填“能”或“不能”)配制10%的Ba(OH)2溶液。
五、計算與分析題(共2小題,共10分)
目前已制得的純金屬只有90余種,但由這些純金屬按一定組成和質量比制得的合金已達幾千種。由于合金更容易適合不同的用途,因此被大量應用于日常生活、工農業(yè)及科學研究中。結合所學知識,完成27、28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1-2012學年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qū)中考科研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7分)某同學進行試驗探究時,欲配制10%的Ba(OH)2溶液,但只找到在空氣中暴露已久的Ba(OH)2試劑。在室溫下配制溶液時發(fā)現所取試劑在水中僅部分溶解,燒杯中存在未溶物。為探究原因,該同學查得Ba(OH)2在20℃時的溶解度2.1 g。

(1)燒杯中未溶物僅為BaCO3,理由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假設試劑由大量Ba(OH)2和少量BaCO3組成,設計試驗方案,進行成分檢驗,在答題卡上寫出實驗步驟、預期現象和結論。

限選試劑及儀器:稀鹽酸、稀硫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氯化銅溶液、燒杯、試管、帶塞導氣管、滴管

實驗步驟

預期現象和結論

步驟1:取適量試劑于潔凈燒杯中,加入足量蒸餾水,充分攪拌,靜置,過濾,得濾液和沉淀。

 

步驟2:取適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稀硫酸。

    生成,說明有Ba2+

步驟3:取適量步驟1中的沉淀于是試管中,滴加稀鹽酸,用帶塞導氣管塞緊試管,把導氣管插入裝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中。

試管中有  生成,燒杯中        ,結合步驟2說明沉淀是BaCO3。

步驟4:取適量濾液于試管中,        。

試管中有藍色沉淀生成,說明有大量的OH,綜合上面步驟可知試劑由大量Ba(OH)2和少量BaCO3組成,假設成立。

(3)在20℃室溫下,     (填“能”或“不能”) 配制10%的Ba(OH)2溶液。

五、計算與分析題(共2小題,共10分)

目前已制得的純金屬只有90余種,但由這些純金屬按一定組成和質量比制得的合金已達幾千種。由于合金更容易適合不同的用途,因此被大量應用于日常生活、工農業(yè)及科學研究中。結合所學知識,完成27、28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