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009?玄武區(qū)二模)某化學科技活動小組的同學學過氨氣后,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氨氣一種密度比空氣小、且極易溶于水的氣體,在常溫下遇到HCl氣體,會產生大量白煙,白煙的主要成分是這兩種氣體化合形成的銨鹽M的固體小顆粒.帶著極大的興趣,小組的同學想先制取干燥的氨氣,然后利用它來探究與HCl氣體的反應.經過小組討論,他們設計了如下的實驗裝置:

注:整套裝置的氣密性良好(且圖1中的B和C裝置還不完善,有待于同學們在實驗過程中選擇和補充),D裝置的試管內有一張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E裝置的作用是吸收反應產生的剩余氨氣,防止其進入空氣,造成污染;堿石灰固體是氫氧化鈉固體和生石灰固體的混合物.
(1)請你參與小組的探究:
實驗目的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
制取一燒瓶干燥的氨氣①按圖1裝配儀器和試劑,其中圖1方框內的B裝置應選擇圖2中的______(填序號);請在C裝置的燒瓶內畫出連接止水夾K1和K2的導管長度情況.
②打開止水夾K1和K3,關閉止水夾K2,點燃酒精燈加熱,當出現(xiàn)______現(xiàn)象時,停止加熱,并關閉止水夾K1和K3
探究氨氣與HCl氣體的反應③打開止水夾K2,一段時間后,除了看到大量白煙生成這一現(xiàn)象外,還可觀察到______,導致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氯化氫氣體與氨氣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一種銨鹽,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答案】分析:(1)①氨氣是一種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的堿性氣體,干燥時不能選擇酸性干燥劑;
②止水夾K1和K3控制氣體通往裝置D,裝置D中觀察到明顯的實驗現(xiàn)象即可關閉氣體的通入;
③打開止水夾K2,氨氣與氯化氫氣體接觸,兩氣體發(fā)生反應生成固體致使瓶內壓強迅速減。
(2)化合反應是兩種或多種物質發(fā)生反應只生成一種物質.根據氯化氫氣體與氨氣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銨鹽的信息,利用質量守恒定律,可得知銨鹽中應含氯離子.
解答:解::(1)①干燥氨氣不能選擇濃硫酸,濃硫酸能與氨氣發(fā)生反應;
裝置C用來收集氨氣,根據題意可知,應采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氨氣,為收集到較為純凈的氨氣,與K3相連的導管應伸到燒瓶的底部而與K1相連的導管只需露出橡皮塞.
故答:①連接止水夾K1的導管短,連接止水夾K3的導管長;
②氣體通入裝置D,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接觸變藍,說明裝置C中氨氣已收集滿,可以停止收集了.
故選D中的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③瓶內氯化氫氣體被消耗瓶內壓強減小,與外面空氣相連的瓶內氣球膨脹.
故答:干癟的氣球變大氨氣與HCl氣體反應,導致瓶內的壓強變。
(2)氨氣與氯化氫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含氯離子的銨鹽,則反應生成氯化銨.
故答:NH3+HCl=NH4Cl.
點評:實驗把收集裝置與性質檢驗裝置設計成一套裝置,通過三個止水夾進行控制,準確理解裝置的作用為解決問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08年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qū)中考化學模擬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09?玄武區(qū)二模)綠色化學實驗是在對常規(guī)實驗進行改革而形成的實驗的新方法.它能極大地減少或消除實驗中的“三廢”、污染和浪費等.下列符合綠色化學實驗的操作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09年江蘇省泰州市網上閱卷適應性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09?玄武區(qū)二模)我國首部《食品安全法》將于今年6月1日頒布實施.下列做法能保證食品安全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08年中考化學綜合訓練試卷(6)(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09?玄武區(qū)二模)下列實驗操作后,溶液溫度會升高的( )
①濃硫酸倒入水中;②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中;③生石灰放入水中;④氯化鈉晶體溶于水中;⑤硝酸銨溶于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07年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qū)中考化學模擬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09?玄武區(qū)二模)綠色化學實驗是在對常規(guī)實驗進行改革而形成的實驗的新方法.它能極大地減少或消除實驗中的“三廢”、污染和浪費等.下列符合綠色化學實驗的操作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09年江蘇省揚州市儀征中考化學模擬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09?玄武區(qū)二模)2007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德國化學家GerhardErtl,以表彰他對固體表面化學過程研究的重大發(fā)現(xiàn).使CO、NOx等在鉑表面發(fā)生化學反應轉變成兩種無毒氣體(其中一種是空氣中最多的氣體),以減少汽車尾氣中有毒氣體的排放,正是此項研究的重要應用之一.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