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學習化學知識后,要學會從化學視角觀察物質世界。以水為例回答下列問題:
(1)從組成角度看:水是由           組成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質都是由一百余種元素經過不同組合而形成的。?
(2)從微粒角度看:水是由     構成的,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離子。
(3)從變化角度看:化學變化不但生成新物質而且還伴隨能量變化。
① 水通電分解生成未來最理想的能源——氫氣,是將       能轉化為化學能,但該方法不節(jié)能,需要尋找更為有效的節(jié)能方法,以促進水的分解;
② 水參加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學方程式為:6CO2 + 6H2O6O2 + X,則X的化學式為             
(4)從資源角度看:水是生命之源,我們要節(jié)約用水,防止水被污染。會造成水體污染的做法有:                          (任舉1例)。

(1)氫、氧兩種元素   (2)水分子(或分子)
(3)①電 ; ②C6H12O6或C6O6H12等(元素前后順不對也給分)
(4)使用含磷洗衣粉等(答案合理均可得分)

解析試題分析:(1)從組成角度看: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2)從微粒角度看:水是由水分子構成;(3)①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是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②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個數、種類不發(fā)生變化,X的化學式為C6H12O6;(4)使用含磷洗衣粉,工廠排放污水等會造成水體污染。
考點:關于水的基本知識點
點評:考察生活中常見物質的化學知識,較簡單,但是確實中考中的必考題,平時注意積累總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生活即學習”、“社會即教材”,化學在衣食住行、環(huán)境能源、材料科學、醫(yī)療衛(wèi)生等方面越來越大地體現自己的價值.我們要善于利用學到的化學知識來解決各種問題.
(1)如圖反映了嚴重的水污染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問題之一.請你寫出一種造成水體污染的來源
 
;
為了節(jié)約用水,有同學利用所學的知識將渾濁的水用如圖所示的簡易凈水器進行凈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如果將石英沙與小卵石的位置顛倒會導致的后果是
 
.凈化后的水硬度大,或者凈化后的水中病原微生物過多,都可以采取
 
方法,來降低硬度和殺滅病原微生物.
精英家教網精英家教網
(2)為了迎接旅游節(jié)的到來,我市某校開展了以保護大氣環(huán)境為主題的調查研究活動.下列是某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的部分研究報告,請加以完善.
精英家教網
①列入目前我國城市空氣質量監(jiān)測項目的物質主要有三種,如圖中沒有涉及到的是這三種物質中的哪一種?
 

②利用火力發(fā)電對大氣的污染程度較為嚴重.日前,由BP太陽能參與建設的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在深圳園博園已經正式運行.這套系統(tǒng)能在降低環(huán)境污染的同時,將
 
能轉化為
 
_能.
③在汽車排氣管上安裝尾氣凈化裝置,可使尾氣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劑表面發(fā)生反應,產生兩種空氣組成的氣體,一種是空氣中最多的氣體,另一種是常用于滅火的氣體.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尾氣凈化裝置中的催化劑使用過程中
 
(填“要”或“不要”)經常更換催化劑,因為
 

(3)小強同學在公共場所圍墻上看到一則化肥廣告(如圖).回校后,小強通過計算氮的質量分數發(fā)現該廣告是虛假廣告.小強認為此廣告會坑害農民,向有關部門反映,技術監(jiān)督局對該產品取樣分析,發(fā)現硝酸銨的質量分數僅為80.0%,則該產品中氮元素質量分數為
 

國內首創(chuàng)
優(yōu)質硝酸銨
NH4NO3
含氮量全球最高(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生活即學習”、“社會即教材”,化學在衣食住行、環(huán)境能源、材料科學、醫(yī)療衛(wèi)生等方面越來越大地體現自己的價值.我們要善于利用學到的化學知識來解決各種問題.

(1)為了節(jié)約用水,有同學利用所學的知識將渾濁的水用如圖甲所示的簡易凈水器進行凈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吸附
吸附
.凈化后的水硬度大,或者凈化后的水中病原微生物過多,都可以采取
煮沸
煮沸
的方法來降低硬度和殺滅病原微生物.
(2)某校開展了以保護大氣環(huán)境為主題的調查研究活動.下列是某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的部分研究報告,請加以完善.
①利用火力發(fā)電對大氣的污染程度較為嚴重.日前,由BP太陽能參與建設的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在上海世博園已經正式運行.這套系統(tǒng)能在降低環(huán)境污染的同時,將太陽能轉化為
能.
②目前列入我國城市空氣質量監(jiān)測項目的污染物主要有三種,圖乙中沒有涉及的是這三種物質中的哪一種?
可吸入顆粒物
可吸入顆粒物

③在汽車排氣管上安裝尾氣凈化裝置,可使尾氣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劑表面發(fā)生反應,產生兩種空氣組成的氣體,一種是空氣中最多的氣體,另一種是常用于滅火的氣體.寫出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CO+NO
 催化劑 
.
 
CO2+N2
CO+NO
 催化劑 
.
 
CO2+N2
.尾氣凈化裝置中的催化劑在使用過程中
不要
不要
(填“要”或“不要”)經常更換,因為
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沒有發(fā)生變化
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沒有發(fā)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做Al和CuSO4溶液反應實驗時,小明將Al絲插入到盛有CuSO4溶液的試管中,發(fā)現無明顯現象,他非常困惑.小芳告述了他,這是因為
鋁絲的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鋁和硫酸銅的反應
鋁絲的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鋁和硫酸銅的反應
,并告述了他處理的方法.他按照小芳告述的方法重新做了該實驗,但他發(fā)現Al絲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的同時有氣泡產生.這一現象激發(fā)了同學們的探究欲望,產生的氣體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該氣體可能是SO2、O2、H2中的一種或幾種.
同學們猜想該氣體可能是SO2、O2、H2中的一種或幾種.你認為他們提出該猜想的依據是
質量守恒定律
質量守恒定律

[查閱資料]SO2的性質與CO2相似.
[設計方案]同學們?yōu)轵炞C自己的猜想,設計了如下方案:
(1)小明認為若是O2,則檢驗方法是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到試管中(木條不復燃,則不是氧氣)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到試管中(木條不復燃,則不是氧氣)

(2)小芳認為若是SO2,則只需將產生的氣體通過盛有NaOH溶液的洗氣瓶中,稱量在通氣前后洗氣瓶的質量,即可驗證.
(3)小組同學合作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排除和驗證猜想的氣體.

如果產生的是O2和H2的混合氣體,你認為該方案存在的安全隱患是
點燃(或加熱)氫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則可能發(fā)生爆炸
點燃(或加熱)氫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則可能發(fā)生爆炸
.為確保安全,他們根據所學知識進行實驗.實驗證明可用上述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探究]小組同學首先稱量裝置甲的質量,再將收集的氣體從A通入,過一會兒后點燃乙處的酒精燈;一段時間后,發(fā)現表面含有CuO的銅絲網變?yōu)楣饬恋募t色;停止加熱再停止通氣體,再次稱量裝置甲的質量,發(fā)現質量無變化.B瓶中所裝試劑為
濃硫酸
濃硫酸

[實驗結論]Al絲插入到CuSO4溶液時,產生的氣體是
氫氣
氫氣

[實驗反思](1)不用稱量裝置甲的質量,如何判斷SO2與NaOH溶液發(fā)生了反應呢?小紅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發(fā)現試管內液面上升,于是他得出SO2與NaOH溶液發(fā)生了反應.小華認為這一方案不嚴謹,不足以說明SO2與NaOH溶液確實發(fā)生了反應.
他的理由是
SO2能溶于水,NaOH溶液中含有水,SO2的減少,是SO2溶于水,還是與NaOH反應,該實驗無法說明.
SO2能溶于水,NaOH溶液中含有水,SO2的減少,是SO2溶于水,還是與NaOH反應,該實驗無法說明.
.要得到科學嚴謹的結論,小華思考后,仍用該裝置,補充了一個實驗來回答,這個實驗是:
取一只相同的試管,收集滿SO2后,倒插入盛水的燒杯中,比較試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即可判斷
取一只相同的試管,收集滿SO2后,倒插入盛水的燒杯中,比較試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即可判斷
.小華采用的是
對比
對比
實驗法.這一方法是我們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方法.
(2)通過上述實驗,該小組同學得出CuSO4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物質是
硫酸
硫酸
.實驗后,他們請教實驗老師,老師告訴他們:在配制CuSO4溶液時,為防止溶液渾濁,在溶液中加了少量該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通過一年的化學學習,同學們對身邊的常見物質有所認識,并能用所學的知識解釋一些問題.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化學源于生活,“柴、米、油、鹽”中蘊含著許多化學知識.在新農村建設中,許多家庭興建沼氣池.沼氣的主要成分燃燒化學方程式是
CH4+2O2
 點燃 
.
 
CO2+2H2O
CH4+2O2
 點燃 
.
 
CO2+2H2O

(2)人類的生產生活離不開金屬和金屬材料.鐵粉常用作雙吸劑,將一包完全變質的雙吸劑放入過量稀鹽酸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3)食品營養(yǎng)與化學關系密切.在制作這種餅干的過程中常加入膨松劑小蘇打它與發(fā)酵面團中的酸反應產生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氣體使餅干疏松.這種餅干放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會變“軟”,是因為吸收了空氣中的
水蒸氣
水蒸氣
而造成的.
(4)“溶液”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因而我們要掌握一些有關“物質溶解”的知識.我們發(fā)現,當用濕手取少量洗衣粉時,感覺手燙,你認為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洗衣粉溶于水放出熱量
洗衣粉溶于水放出熱量
;若取用X固體代替洗衣粉與水混合,也得到與上述相似的現象,則加入的X固體可能是下列哪種物質
AC
AC
.(填下列選項前的字母)
A.氧化鈣   B.硝酸銨   C.氫氧化鈉  D.氯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經常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和歸納,是學習的一種重要手段.請你根據下列知識的總結和歸納,按要求填空或舉例:
(1)下列各組物質間從物質類別上看均有一定的規(guī)律:氧氣(O2)和臭氧(O3);氧化亞鐵(FeO)四氧化三鐵(Fe3O4); 請按此規(guī)律再舉一組(寫化學式):
 

(2)化學知識中有很多的“先”與“后”.如制取氣體時,要先檢查裝置氣密性,后進行實驗.請再舉一例含有先后順序的實驗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