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量取液體時用的儀器是_________,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_____________相平。

(2)鎂條燃燒時,夾持鎂條用的儀器是_____________。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甘肅省蘭州市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欲除去氧化銅粉末中混有的少量炭粉,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 將混合物隔絕空氣加強熱 B. 采用先加水溶解然后過濾的方法

C. 將H2不斷通過灼熱的混合物 D. 將O2不斷通過灼熱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內蒙古烏海市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關于“化學之最”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天然礦物中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 B. 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鐵

C. 相同條件下氫氣是最輕的氣體 D. 人體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新疆烏魯木齊市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圖示實驗所得出的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A. 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

B.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支持燃燒

C. 天平不平衡說明該反應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D. 燃燒條件之一是溫度需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四川省廣元市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1)用文字表示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反應: 。

(2)探究一:蠟燭燃燒產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點燃蠟燭,將金屬導管一端伸入內焰,導出其中物質,在另一端管口點燃,也有火焰產生(如圖所示)。由此可知:蠟燭燃燒產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態(tài)”或“氣態(tài)”)物質燃燒形成的。

(3)探究二:物質燃燒產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閱資料】

物質
 

熔點╱℃
 

沸點╱℃
 

燃燒時溫度╱℃
 

石蠟
 

50~70
 

300~550
 

約600
 


 

1535
 

2750
 

約1800
 


 

97.8
 

883
 

約1400
 

由上表可知:物質燃燒能否產生火焰與其 (填“熔點”或“沸點”)和燃燒時溫度有關。由此推測:鈉在燃燒時, (填“有”或“沒有”)火焰產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四川省廣元市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經(jīng)測定,氮的某種氧化物中,氮、氧兩種元素的質量比是7︰4,則該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  。

A. +5 B. +4 C. +3 D.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四川省廣元市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碳海綿”是已知最輕的固體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納米管(兩者都是碳單質),具有疏松多孔結構。下列關于“碳海綿”性質的推測一定有錯誤的是

A. 碳海綿有吸附作用 B. 碳海綿是灰黑色固體

C. 碳海綿易溶解于水 D. 碳海綿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廣西省欽州市九年級3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將一定量的碳酸鈉溶液與氯化鋇溶液混合后,過濾反應的混合物。某研究小組的同學們欲探究濾液中溶質的組成。請你一同參與探究并回答有關問題: 【查閱資料】碳酸鈉溶液顯堿性;氯化鈉、氯化鋇溶液顯中性。 請你寫出碳酸鈉溶液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猜想】 猜想1:濾液中溶質是NaCl; 猜想2:濾液中溶質是NaCl和____________(填化學式)的混合物; 猜想3:濾液中溶質是NaCl和Na 2 CO 3 的混合物。 【實驗探究】 (1)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2~3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無明顯現(xiàn)象。同學們認為猜想___________不成立。 (2)另取少量濾液于另一支試管中,滴加碳酸鈉溶液,若有_________(填實驗現(xiàn)象)證明猜想2成立。 【問題討論】 (1)甲同學認為要證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碳酸鈉溶液。你認為甲同學______(填“能”或“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2)乙同學認為要證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硝酸銀溶液。你認為乙同學_______(填“能”或“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上海市金山區(qū)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用葡萄糖固體和蒸餾水配制500g 5 %的葡萄糖溶液,不需要的實驗儀器是

A. 玻璃棒 B. 燒杯 C. 天平 D. 漏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