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請根據(jù)下圖回答問題:

① 關閉閥門 ② 澆水 ③加水 ④火焰飛濺
(1)圖①和②兩種滅火方式的原理分別是:① , ②。
(2)圖③是往燃燒的油鍋里加水,結果不但沒有熄滅鍋里的水,還造成圖④的后果,其原因是: , , 使燃燒更猛烈;正確熄滅油鍋里火焰的方法是。

【答案】
(1)隔離可燃物;使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
(2)水的密度比油大下沉;水的沸點比油低導致暴沸,油滴飛濺出來在空氣中劇烈燃燒;蓋上鍋蓋(加大量青菜)
【解析】(1)燃燒需要同時具備的三個條件:物質(zhì)有可燃性、溫度達可燃物的著火點、與氧氣充分接觸;滅火時只需要破壞一個條件即可。圖①和②兩種滅火方式的原理分別是:①隔離可燃物,②使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
(2)圖③是往燃燒的油鍋里加水,結果不但沒有熄滅鍋里的水,還造成圖④的后果,其原因是:①水的密度比油的大,油漂浮在水面上,②水的沸點比油低導致暴沸,油滴飛濺出來,使油與空氣接觸更充分,在空氣中劇烈燃燒;正確熄滅油鍋里火焰的方法是: 蓋上鍋蓋(加大量青菜),隔絕氧氣,使火焰熄滅.
故答案為:(1)隔離可燃物;使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2)水的密度比油大下沉;水的沸點比油低導致暴沸,油滴飛濺出來在空氣中劇烈燃燒;蓋上鍋蓋(加大量青菜).滅火的原理有:隔離可燃物、隔絕空氣或者氧氣、降溫至著火點一下;水的密度比油大,沸點比油低.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金屬顏色呈黃色的是 。

A.CuB.AuC.FeD.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實驗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

A.鎂條燃燒,產(chǎn)生耀眼的火焰,產(chǎn)生大量白色煙霧

B.氫氣燃燒,產(chǎn)生淡藍色火焰,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內(nèi)壁生成了水

C.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D.鐵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做法科學的是( 。

A.用氫氧化鈣改良酸性土壤B.用石灰水證明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有碳酸鹽

C.服用氫氧化鈉治胃病D.用食鹽除去水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化學用語填空。

(1)3個氫氧根離子_____

(2)氧化鐵_____

(3)導致溫室效應的氣體____

(4)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原子核一般由質(zhì)子、中子構成

B.花香四溢主要是因為分子之間有間隔

C.保持水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D.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會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利用了乳化現(xiàn)象的是

A.用洗滌劑清洗炒過菜的油鍋

B.用汽油洗衣服上的油漆

C.用活性炭降低污水中的臭味

D.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請根據(jù)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內(nèi)容)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對應化學符號:① 鎂離子;② 三個五氧化二磷分子;
(2)請從上面右圖中寫一條關于硅元素的信息:
(3)研究表明:第二周期從3~9號元素的原子電子層數(shù)相同,隨著核電荷數(shù)逐漸增大,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引力逐漸增大,故原子半徑逐漸減小。請分析第三周期從11~17號元素原子半徑變化規(guī)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金屬與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牢固掌握金屬的知識非常重要。

(1)鋁和鐵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金屬,鋁耐腐蝕性能比鐵好的原因是________

(2)如圖為實驗室模擬煉鐵,其產(chǎn)品是純鐵,工業(yè)煉鐵的產(chǎn)品是生鐵。

純鐵和生鐵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如圖A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

從環(huán)保角度考慮,還需對以上裝置進行改進,請簡述改進措施。

(3)鐵制品容易銹蝕,是鐵與_______同時反應的結果。

(4)為了驗證鋅、鐵、、銀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某同學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

A B C

老師認為該同學不能達到實驗目的。請說明理由。

請在原實驗的基礎上補充一個實驗,以證明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寫出所用試劑即可)。

(5)實驗室用足量一氧化碳還原10g赤鐵礦。充分反應后.測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為6.6g.則該赤鐵礦中氧化鐵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