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蘇省泰興市三校教育聯(lián)盟九年級下學期二輪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圍繞“酸堿中和反應”,在老師引導下開展探究活動。
探究Ⅰ: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確實能發(fā)生反應。
【方案1】測定稀鹽酸與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
測定某NaOH溶液的pH,pH大于7。將一定量的稀鹽酸加入該NaOH溶液中,混合均勻后測定其pH,發(fā)現(xiàn)pH減小了,但仍然大于7,小組中有的同學認為根據(jù)這個測定結果可以認為稀鹽酸與NaOH溶液發(fā)生了反應,你認為他們的結論是否正確: ,理由 。經(jīng)過討論后,他們向溶液中又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混合均勻后測定其pH,pH 小于7。
結論: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并且稀鹽酸過量。
【方案2】借助于無色酚酞試液。
【藥品儀器】
①取 (選填“A”或“B”)中試劑加入至D中,滴加2滴酚酞試液,溶液呈紅色;
②用膠頭滴管向①中溶液滴加稀鹽酸,紅色消失;
③用F蘸、谥腥芤,在酒精燈上灼燒,有白色固體產(chǎn)生。
【思考拓展】
(1)如不使用酸堿指示劑,進一步確認步驟③中的白色固體不是氫氧化鈉的方法是: ;
(2)探究步驟②中無色溶液中稀鹽酸是否過量。
根據(jù)上述反應過程中溶液變成無色,不能確定稀鹽酸是否過量,興趣小組同學又分別選取了AgNO3溶液、紫色石蕊試液、鐵粉設計實驗方案,請你分析并判斷:
實驗方案 | 實驗步驟 | 現(xiàn) 象 | 結 論 |
① | 取樣,加入適量的AgNO3溶液 | 出現(xiàn)白色沉淀 | 稀鹽酸過量 |
② | 取樣,加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 | 溶液變紅 | 稀鹽酸過量 |
③ | 取樣,加入少量鐵粉 |
| 稀鹽酸過量 |
方案③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上述設計方案中,不正確的是 (填“①”、“②”或“③”),錯誤的原因是 。
請你再設計一個與上述實驗不同原理的方案以確定稀鹽酸是否過量,你選用的試劑是 。
(3)探究Ⅱ:從微觀的角度認識物質(zhì)及其變化的本質(zhì)。下圖表示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的微觀過程,該反應的本質(zhì)是 結合生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河南省開封市招第二次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zhì)排放到空氣中,不會造成大氣污染的是
A.SO2 B.NO2 C.CO D.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廣西梧州市藤縣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通常把pH<7的降水稱為酸雨
B.原子的質(zhì)量幾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
C.氯化銨可以與草木灰(含碳酸鉀)混合施用
D.生活中常接觸到的“高鈣牛奶”、“碘鹽”中的“鈣”、“碘”指的是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廣西梧州市蒼梧縣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A~H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其相互轉(zhuǎn)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A是人體胃液中幫助消化的物質(zhì),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D的化學式: ;
(2)A轉(zhuǎn)化為E的化學方程式為: ;
D轉(zhuǎn)化為H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寫出物質(zhì)H的一種用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廣西梧州市蒼梧縣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定條件下,在一個密閉容器內(nèi)發(fā)生某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物質(zhì) | a | b | c | d |
反應前物質(zhì)質(zhì)量/g | 18 | 1 | 2 | 32 |
反應后物質(zhì)質(zhì)量/g | 待測 | 26 | 2 | 12 |
A.c物質(zhì)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B.待測數(shù)據(jù)是23
C.參加反應的a、d的質(zhì)量比為4:1
D.該反應的基本類型為化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廣西梧州市蒼梧縣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河粉是梧州的特色小吃,河粉里的下列輔料中富含蛋白質(zhì)的是
A.牛腩 B.蔥花 C.蔬菜 D.花生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北京市門頭溝區(qū)中考第二次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請你參與實驗室用生石灰制取氫氧化鈉固體的研究。將一定量的生石灰加入一只潔凈的燒杯中,加入碳酸鈉溶液,充分反應后冷卻到室溫,通過過濾、洗滌、干燥得到固體A和溶液B,請回答以下問題。
【查閱資料】NaOH 、Ca(OH)2的溶解度
溫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NaOH的溶解度(g/100g水) | 42 | 109 | 129 | 174 | 314 | 347 |
Ca(OH)2的溶解度(g/100g水) | 0.18 | 0.16 | 0.14 | 0.12 | 0.09 | 0.07 |
(1)固體A中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
甲同學認為是:CaCO3 乙同學認為是:CaCO3和Ca(OH)2
乙同學猜想可能含有Ca(OH)2的理由是 。
【實驗與探究】為了驗證各自的猜想,甲、乙同學分別進行了實驗: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甲同學:用一支潔凈的試管取少量固體A,再加入過量稀鹽酸。 | 有氣泡產(chǎn)生 | 自己的猜想 正確 |
乙同學:用一支潔凈的試管取少量固體A,加水,充分振蕩,向上層清液中滴加 。 | 上層清液由無色變?yōu)榧t色 | 自己的猜想 正確 |
【反思與評價】同學討論后認為,甲同學的實驗 (填“能”或“不能”)證明固體A的成分,理由是 ;
結合甲、乙兩位同學的實驗證明了乙同學的猜想是正確的,因此確定了固體A的成分。
(2)溶液B中溶質(zhì)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丙同學認為是:NaOH、Na2CO3
丁同學認為是:NaOH、Ca(OH)2
戊同學認為是:NaOH
【表達與交流】
①結合對固體成分的探究,同學們經(jīng)過討論確定了丁同學猜想正確,理由是 ;
②同學們欲將溶液B加熱濃縮,加熱不久,溶液出現(xiàn)渾濁,只好停止加熱,請解釋加熱
時溶液出現(xiàn)渾濁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