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0.探究一:為除去銅片中混有的少量鐵片,并測定該混合物中鐵的質量分數,現有如下A、B兩組實驗方案.
A:稱取一定質量的樣品$\frac{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攪拌}$過濾、洗滌、干燥、稱量所得固體質量
B:稱取一定質量的樣品$\frac{加入足量的硫酸銅溶液}{攪拌}$過濾、洗滌、干燥、稱量所得固體質量
(1)兩種方案,你認為不能達到目的是B(填“A”或“B”),理由是生成的銅蓋在鐵片表面,使鐵不能完全反應.
(2)在你所選取的方案中,若采用加熱烘干的方式干燥濾渣,會導致測定的鐵的質量分數偏。ㄌ睢捌蟆、“偏小”、“不變”或“無法判斷”).
探究二:某化學實驗小組同學將鐵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發(fā)現生成紅色固體物質的同時有較多的氣泡放出.生成的是什么氣體呢?同學們決定進行探究.探究前老師提示,該反應生成的氣體只有一種.
【提出猜想】放出的氣體可能是SO2、O2、H2,提出猜想的依據是質量守恒定律.
【查閱資料】SO2易溶于水,化學性質與二氧化碳有相似之處,它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生成CaSO3
【方案設計】依據上述猜想,實驗小組同學分別設計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學認為是O2,則檢驗方法是用帶火星的木條.
(2)乙同學認為是SO2,則只需將放出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渾濁.寫出SO2與Ca(O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SO2+Ca(OH)2═CaSO3+H2O.
(3)實驗小組同學合作設計了如下組合實驗方案,排除和驗證猜想的氣體.

實驗過程中發(fā)現A裝置中溶液不變渾濁,C裝置中表面含CuO的銅網由黑色變?yōu)楣饬恋募t色.
【實驗結論】鐵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時,產生的氣體是H2
探究三:在銅的冶煉史中我國勞動人民有一項重大發(fā)明是“濕法冶金”.在五千年前我國勞動人民還會使用木炭煉銅.在化學實驗室里模擬煉銅,既可用傳統的實驗裝置(見圖甲),又能用改進的微型實驗裝置(見圖乙).化學興趣小組采用圖乙裝置,開展以下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木炭與CuO反應所得紅色固體中含有什么物質?

【查閱資料】
(1)木炭與CuO的反應是:C+2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若該反應進行的不徹底,產物中還有氧化亞銅(Cu2O)
(2)Cu2O是紅色固體,能與稀硫酸反應:Cu2O+H2SO4═Cu+CuSO4+H2O
作出猜想】紅色固體的成分:
①全部是Cu;②全部是Cu2O;③是Cu和Cu2O的混合物.
【實驗探究】
(1)取木炭、CuO兩種黑色粉末適量,再取少許CaCl2(能降低反應溫度,加快反應速率)均勻混合,然后將黑色粉末裝入長柄V形玻璃管的直管內.
(2)按圖乙連好實驗裝置,然后加熱反應物;2分鐘后,黑色粉末出現紅熱現象,同時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此時停止加熱.
(3)待玻璃管冷卻后,提取里面的紅色固體,進行如下的驗證:
步驟現象結論
①取1.44g紅色固體裝入試管,滴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紅色固體部分減少,溶為變?yōu)樗{色猜想①錯誤
②濾出試管中殘留的紅色固體,洗滌干燥,稱其質量為1.04g/猜想②正確
【評價反思】
使用圖乙裝置與使用圖甲裝置相比,其優(yōu)點是節(jié)約藥品(寫出1條即可).

分析 探究一:(1)鐵與硫酸銅反應時生成的銅會附著在鐵的表面,使反應不能徹底進行.
(2)銅在高溫下會與氧氣反應,烘干后質量增大;
探究二:提出猜想:進行猜想要考慮到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
【方案設計】(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考慮;
(2)根據題中信息結合化學方程式的寫法考慮;
結論:根據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結論;
探究三:【作出猜想】根據兩種物質都有考慮;
【實驗探究】
(2)據反應C+2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可知,反應過程中有二氧化碳產生,故石灰水會變渾濁;
(3)據紅色固體部分減少,推測含有Cu2O;據銅的質量推測原固體中含有銅單質;
【評價反思】微型實驗裝置藥品用量較少,節(jié)約藥品.

解答 解:
探究一:(1)鐵與硫酸銅反應時生成的銅會附著在鐵的表面,使反應不能徹底進行,所以B方案不能達到目的.
(2)銅在高溫下會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烘干后質量增大,會導致測定的鐵的質量分數 偏;
探究二:鐵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反應前含有S、O、H、Cu元素,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出猜想;
【方案設計】(1)氧氣具有助燃性,可以通過檢驗氣體的助燃效果進行判斷;
故為: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看木條是否復燃;
(2)二氧化硫和氫氧化鈣反應會生成亞硫酸鈣和水;化學方程式為:SO2+Ca(OH)2=CaSO3↓+H2O;
結論:A裝置中溶液不變渾濁,說明沒有二氧化硫,H2可以使CuO還原成紅色的Cu,故產生的氣體為氫氣;
探究三:【作出猜想】紅色固體的成分:③既有Cu也有Cu2O.
【實驗探究】
(2)據反應C+2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可知,反應過程中有二氧化碳產生,故石灰水會變渾濁;
(3)紅色固體部分減少,推測含有Cu2O,故滴入的應是稀硫酸,氧化亞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銅和水,故溶液變?yōu)樗{色,所以猜想①錯誤;
由化學方程式Cu2O+H2SO4═Cu+CuSO4+H2O知,每144份質量的氧化亞銅反應會生成64份質量的銅,若有1.44g的氧化亞銅反應會生成0.64g的銅,而實際收集到的銅的質量為1.04g,故1.44g是氧化亞銅和銅的混合物.
【評價反思】微型實驗裝置藥品用量較少,節(jié)約藥品;
故答案為:
探究一:(1)B;生成的銅蓋在鐵片表面,使鐵不能完全反應;
(2)偏小;
探究二:【提出猜想】質量守恒定律(或元素守恒);
【方案設計】(1)用帶火星的木條;
(2)SO2+Ca(OH)2═CaSO3+H2O;
【實驗結論】H2;
探究三:【作出猜想】③是Cu和Cu2O的混合物;
【實驗探究】(2)變渾濁(3)稀硫酸;藍;①;②
【評價反思】節(jié)約藥品(或節(jié)約能源等).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化學實驗的方案設計與評價,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分析題中考查的問題,然后結合所給的知識和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就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進行實驗探究:
【集體討論】(1)討論后同學們認為,選擇的藥品既要能消耗氧氣,又不會跟空氣中的其它成分反應,而且生成物為固體.他們應該選擇B.
A.蠟燭      B.紅磷      C.硫粉
(2)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氣,藥品的用量應保證足量.
(3)為了確保實驗的成功,在裝藥品之前應該檢查裝置氣密性.
【分組實驗】在討論的基礎上,他們分組進行了實驗.
【數據分析】實驗結束后,整理數據如下:(注:集氣瓶容積為100mL)
組   別123456
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mL)202119202218
(5)通過對實驗結果的交流,大多數同學都驗證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frac{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請證明空氣中有水存在的例子.(任寫兩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廢舊電池可隨意丟棄,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
B.生鐵和鋼都是鐵的合金
C.多數合金的熔點高于它的成分金屬
D.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鐵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我國古代哲學認為物質是“陰陽”組成的對立統一體,陰陽之間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下列的化學知識點最能體現“陰陽”對立統一體( 。
A.質量守恒定律
B.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
C.化學變化前后元素原子種類個數不變
D.氯化鈉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有A、B、C、D、E五種物質,在常溫下A、B是液體,C是氣體,D是黑色固體,E是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A和B的組成元素相同,圖中“→”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
(1)寫出B、E的化學式:BH2O,ECO2;
(2)A和C內含有的同一種元素名稱是氧元素;
(3)寫出①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碳+氧氣$\stackrel{點燃}{→}$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變化中,前者屬于物理變化,后者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石蠟熔化    鐵生銹B.木柴燃燒    銅生成銅綠
C.酒精揮發(fā)     花香四溢D.石蠟燃燒    瓷碗破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從Na、C、H、O、N  Fe.Cu 七種元素中選擇適當的元素按要求用化學式,離子符號,用適當的數字和符號填空:
①兩個鐵離子2Fe3+
②使酚酞試液變紅的氣體NH3  
③能造成空氣污染的氣體是CO;
④溶于水使溶液溫度顯著升高的堿是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常見物質A、B、C、D、E、F轉化關系如下(有些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寫出物質的化學式:A是C,E是Cu,F是CaCO3;
(2)回答上圖中①②③三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等問題:
①CuO+CO$\frac{\underline{\;\;△\;\;}}{\;}$Cu+CO2;還原劑是CO.
②CaCO3$\frac{\underline{\;高溫\;}}{\;}$CaO+CO2↑; 
③此反應是檢驗CO2氣體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