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20.下列實驗設計正確的是( �。�
A.用硝酸銀溶液區(qū)分稀鹽酸和稀硫酸B.用燃著的木條區(qū)分氮氣和二氧化碳
C.用稀鹽酸區(qū)分金屬銅和鐵D.用淀粉溶液區(qū)分加碘鹽和無碘食鹽

分析 A、根據(jù)硝酸銀和稀鹽酸以及稀硫酸都反應產(chǎn)生白色沉淀分析;
B、根據(jù)氮氣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進行解答;
C、根據(jù)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判斷二者的反應;
D、根據(jù)淀粉只能與單質碘作用而不能與化合態(tài)碘反應顯色進行解答.

解答 解:A、硝酸銀和稀鹽酸以及稀硫酸都反應產(chǎn)生白色沉淀,不能用硝酸銀溶液來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故錯誤;
B、氮氣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用燃著的木條來鑒別它們,故錯誤;
C、鐵位于氫前,能夠和稀鹽酸產(chǎn)生氣泡,而銅不反應,可以鑒別,故正確;
D、淀粉只能與單質碘作用而不能與化合態(tài)碘反應顯色,加碘鹽中的碘為化合態(tài)的碘,故錯誤;
故選項為:C.

點評 本題考查了常見物質的鑒別,在鑒別物質時,要選對試劑,利用物質的特性進行分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小柯同學在學習了酶的知識后了解到了酶的催化作用要受到溫度、酸堿度(pH)的影響.聯(lián)系到前面學習的知識,小柯同學又提出了自己的一個猜想:酶的催化作用可能會受到重金屬離子的影響.結合猜想小柯進行了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重金屬指密度大于5克/厘米3的金屬(一般指密度大于4.5克/厘米3的金屬).
【設計實驗】取試管4支,編號,按下表分別加入試劑,搖勻,迅速置于37℃的水浴中,10分鐘后取出,冷卻后分別加入碘液3滴,觀察其顏色變化.
編號0.25%淀粉溶液(ml)蒸餾水(ml)1%NaCl 溶液(ml)1%CuSO4溶液(ml)唾液溶液(ml)加入碘液3滴后現(xiàn)象
132---變藍色
231--1不變藍
33-1-1不變藍
43--11變藍色
根據(jù)小柯同學的探究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結果】(1)若酶遇到重金屬離子會失去活性.則第四組實驗加入碘液3滴后的現(xiàn)象是變藍色.
【交流和評價】(2)在看了小柯的設計及實驗后,同桌的小溫認為憑上述實驗還不足以證明小柯的猜想.小溫提出應該將實驗中的CuSO4溶液更換成CuCl2溶液才更有說服力.小溫的理由是排除硫酸根離子對實驗的干擾或前面加氯化鈉已經(jīng)說明氯離子對實驗無影響.
【拓展和應用】(3)若有人誤食被電鍍廠廢水[含鉻(Cr)、鎳(Ni)、鎘(Cd)]污染的食物而急性中毒,為解毒,下列四種供選物質中你不應該選擇的是D.
A.雞蛋清          B.鮮豆?jié){        C.鮮牛奶            D.糖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1)化學的學科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和創(chuàng)造物質.從Na、Mg原子結構示意圖()推知,金屬Na、Mg性質不同的原因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同(合理即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質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構成不同(合理即可).由此可見,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
(2)如圖是水廠利用涪江河中的水生產(chǎn)自來水的主要流程:

①涪江河中的水屬于混合物(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②Ⅰ.A池中通過過濾(填操作名稱)除去水中的固體雜質.
Ⅱ.二氧化氯(ClO2)是一種高效的消毒劑,其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4;用氯氣和亞氯酸鈉(NaClO2)反應制取ClO2的反應方程式為:Cl2+2NaClO2═2ClO2+2X.則X的化學式為NaCl.
Ⅲ.國家規(guī)定的自來水的PH范圍為6.5~8.5,為了測定家用自來水是否達到這一標準,可用pH計來進行檢測.
③水中的Ca2+,Mg2+受熱后轉化為沉淀,即通常所說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氫氧化鎂.
④把自來水進一步凈化為蒸餾水的實驗方法是蒸餾,實驗室制取蒸餾水的蒸餾燒瓶里,通常要加入幾粒沸石或碎瓷片,作用是防止出現(xiàn)爆沸.
(3)“化學多米諾實驗”是利用化學反應中氣體產(chǎn)生的壓力,使多個化學反應依次發(fā)生(整個反應只需要第一個反應發(fā)生,就好像多米諾骨牌游戲一樣).以下就是一個“化學多米諾實驗”,如圖所示的A~H各裝置中分別盛放的物質為:A.稀硫酸;B.鋅粒;C.3%H2O2溶液;D.MnO2;E.某溶液;F.某塊狀固體;G.滴有紫色石蕊試液的蒸餾水;H.足量澄清石灰水.請回答以下各題:

①反應開始后,若G中出現(xiàn)紅色,H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判斷E、F中的物質可能分別是稀鹽酸、石灰石.
②依據(jù)①中實驗現(xiàn)象,按基本反應類型寫出該實驗中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Ⅰ.化合反應:CO2+H2O═H2CO3
Ⅱ.分解反應:2H2O2MnO2_2H2O+O2↑.
Ⅲ.置換反應:Zn+H2S04=ZnSO4+H2↑.
Ⅳ.復分解反應: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工業(yè)上侯氏制堿法得到的純堿產(chǎn)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鈉雜質,化驗員要對每批次的純堿產(chǎn)品進行檢驗.實驗中取30g純堿樣品,平均分成五份(每等分6克)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稀鹽酸的錐形瓶中(錐形瓶的質量為60g),每次充分反應后都進行稱量,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假定反應產(chǎn)生氣體全部逸出,其它氣體的揮發(fā)忽略不計)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加入純堿樣品的質量/g66666
電子天平的示數(shù)/g163.8167.6171.4177.4183.4
(1)第二次加入純堿樣品充分反應后,連同第一次實驗共生成二氧化碳4.4克;第三次加入純堿樣品時,是否還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能.
(2)列式計算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計算結果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用適當?shù)幕瘜W符號填空:
(1)2個氧分子2O2
(2)鋁離子Al3+
(3)硝酸鈣中鈣元素顯+2價+2Ca(NO32
(4)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5)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N2
(6)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皮蛋于明朝初年問世.其腌制配方有多種,但主要配料為生石灰(CaO)、純堿(Na2CO3)和食鹽(NaCl).將一定比例的配料用水和粘土調制成糊狀,敷于蛋上,密封保存,數(shù)日后可食用.
(1)腌制松花蛋配料用水調制時,主要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方程式有(不考慮粘土中物質可能參與的反應)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
(2)皮蛋外的糊狀物經(jīng)溶解、過渡后,所得濾液中肯定大量含有的物質為NaCl、NaOH,可能含有的物質為Ca(OH)2或Na2CO3
(3)某學生設計如下表示的實驗方案,探究(2)所得濾液中可能含有的Ca(OH)2是否存在,請你幫助他完成實驗方案.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取少量濾液滴加適量碳酸鉀溶液白色沉淀濾液中含有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若將點燃的鎂帶插入盛滿CO2的集氣瓶中,鎂帶將繼續(xù)燃燒,該反應的文字式可表示為“鎂+二氧化碳氧化鎂+碳”.下列關于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CO2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
B.CO2不能支持燃燒
C.反應生成的固體屬于混合物
D.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不屬于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氧化亞銅(Cu2O)可用于船底防污漆,防止海生物對船舶設備的污損,現(xiàn)將Cu2O和Cu的固體混合物3.4g放入燒杯中,加入過量的質量分數(shù)為20%的稀硫酸15g,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得到2.4g固體.
已知:Cu2O+H2SO4═CuSO4+Cu+H2O,試計算:
(1)所加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為3g.
(2)原混合物中的Cu2O和Cu質量各是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實驗操作中,其中一項的操作目的與其他三項不屬于同一類,該項操作是(  )
A.閉合電路開關前.將滑片移協(xié)到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最大處
B.做中和反應實驗時,事先在堿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試液
C.做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時,先通一會兒氫氣,把試管中的空氣排盡
D.稀釋濃硫酸時,要將濃硫酸沿容器壁緩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