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中含有的黃酮素(C15H11O2)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關于黃酮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A.是一種化合物 B.氧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9.4%

C.由27個原子構成 D.碳、氫、氧三種元素間的質(zhì)量比為15︰11︰2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湖北省九年級上月考二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反應X+2Y=R+2M中,已知R和M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之比為22:9,當1.6gX與Y完全反應后,生成4.4gR,則在此反應中Y和M的質(zhì)量比是( )

A.16:9 B.23:9 C.32:9 D.46: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四川省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X、Y、Z、Q四種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則關于此反應認識錯誤的是( )

物質(zhì)

X

Y

Z

Q

反應前質(zhì)量/g

20

2

1

37

反應后質(zhì)量/g

未測

32

1

12

A.物質(zhì)Z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B.反應后物質(zhì)X的質(zhì)量為15 g

C.反應中Y、Q的質(zhì)量比為6∶5 D.物質(zhì)Y一定是單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四川省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化學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點燃酒精燈 B、檢查氣密性 C、讀取液體體積 D、加熱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蘇省泰州市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教師版) 題型:填空題

(1)用化學符號表示:①1鎂原子 ;②2個硝酸根離子 ;

③熱水瓶內(nèi)膽的鍍的金屬 ;④ 氧化鋁中鋁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

(2)氧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及其化合物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

①從如圖氧原子結構示意圖中獲得的信息,正確的是 (填標號)。

a.表示原子核,帶8個單位正電荷

B.氧原子核外有2個電子層,有8個電子在核外作高速運動

C.氧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形成氧離子(O2-)

②構成氧氣的微粒是 (填符號),氧氣經(jīng)降溫和加壓變?yōu)橐簯B(tài)氧后體積變小,這是因為 (用微粒的觀點解釋)。

③水是重要的氧化物,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為 ;登山和潛水供氧裝置中,過氧化鈉(Na2O2)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科學研究表明:同一種元素的原子中其質(zhì)子數(shù)都相同,但中子數(shù)卻不一定相同。碳元素中就有三種這樣的原子,質(zhì)子數(shù).中子數(shù)分別為6.6;6.7;6.8,分別記作為C-12.C-13.C-14原子。①C-12與C-13的化學性質(zhì) (填“相同”或“不相同”);

②如果C-14與O原子結合成CO2,則這種CO2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蘇省泰州市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教師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符號中,既表示一個原子,又表示一種元素,還表示一種物質(zhì)的是

A.Cu B.H2O C.O2 D.H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蘇省九年級12月階段調(diào)研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研究和控制化學反應條件有重要意義。

(1)同學們想探究雙氧水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進行了三次實驗,記錄各收集一瓶相同體積氧氣所需要的時間。

①實驗時,取用二氧化錳的儀器是 (填儀器名稱)。

②如下圖所示,發(fā)生裝置應選用 (填編號,下同),此題中氣體收集裝置應采用的是 。

③實驗3中,加入的二氧化錳質(zhì)量為 g。

④相同條件下,實驗3產(chǎn)生氧氣的速率最快,說明 。

⑤第三次實驗結束后,測得容器中全部剩余物的總質(zhì)量為50.8g,則該實驗生成氧氣的質(zhì)量是 g。

(2)二氧化碳與水反應,在常溫下進行的化學方程式為 ,在葉綠素、光照的條件下發(fā)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 (C6H12O6)和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物相同,但產(chǎn)物不同。說明 不同,產(chǎn)物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蘇省九年級12月階段調(diào)研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的實驗現(xiàn)象與實驗結論不符合的是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A

點燃氫氣,罩一干冷燒杯

燒杯上有小水珠

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B

一糖塊投入水中

糖塊消失

分子不停地運動,分子之間有間隔

C

將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二氧化碳顯酸性

D

在敞口的錐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石灰石和稀鹽酸

產(chǎn)生大量氣泡

該反應仍遵守質(zhì)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重慶市九龍坡區(qū)七校九年級上素質(zhì)測查二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五種物質(zhì),其中A、B均為黑色固體,C是造成大氣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它們相互間在一定條件下存在以下轉(zhuǎn)化關系(反應條件略去):

經(jīng)分析推斷,A、E物質(zhì)的化學式分別是A ;E

A+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該反應的類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