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多角度認識物質的變化,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化學知識.

(1)從微觀角度,(圖1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參加反應的A2與B2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
(2)從反應類型角度:在一定條件下,碳與鐵的氧化物能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另一種單質,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C+2Fe2O3$\frac{\underline{\;一定條件\;}}{\;}$4Fe+3CO2或2C+Fe3O4$\frac{\underline{\;一定條件\;}}{\;}$3Fe+2CO2或C+2FeO$\frac{\underline{\;一定條件\;}}{\;}$2Fe+CO2
(3)從能量變化角度看,(如圖2實驗裝置分別進行下列實驗,認識物質變化中的能力變化)往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會引起白磷燃燒,從燃燒條件分析,此時生石灰的作用是生石灰與水反應放出了大量的熱,達到了白磷的著火點,
(4)如圖3表示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的微觀過程,該反應的本質是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或H+和OH-)結合生成水.請寫出一個與上述反應本質相同的化學反應方式:2KOH+H2SO4=K2SO4+2H2O.

分析 (1)根據(jù)微粒的變化分析分子原子的變化、參加反應的A2與B2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shù)比;
(2)根據(jù)在一定條件下,碳與鐵的氧化物能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另一種單質,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根據(jù)生石灰能與水反應放出熱量分析回答;
(4)根據(jù)中和反應的實質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規(guī)則進行解答.

解答 解:(1)由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各種物質反應的微粒數(shù)目關系是:

由上圖可知,參加反應的A2與B2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
(2)在一定條件下,碳與鐵的氧化物能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Fe.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C+2Fe2O3$\frac{\underline{\;一定條件\;}}{\;}$4Fe+3CO2 或2C+Fe3O4$\frac{\underline{\;一定條件\;}}{\;}$3Fe+2CO2或C+2FeO$\frac{\underline{\;一定條件\;}}{\;}$2Fe+CO2
(3)往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會引起白磷燃燒,從燃燒條件分析,此時生石灰的作用是:生石灰與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水溫升高,達到了白磷的著火點.
(4)酸與堿反應的實質是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成水的過程,例如:氫氧化鉀和硫酸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KOH+H2SO4=K2SO4+2H2O;
答案:
(1)1:1;
(2)3C+2Fe2O3$\frac{\underline{\;一定條件\;}}{\;}$4Fe+3CO2 或2C+Fe3O4$\frac{\underline{\;一定條件\;}}{\;}$3Fe+2CO2或C+2FeO$\frac{\underline{\;一定條件\;}}{\;}$2Fe+CO2
(3)生石灰與水反應放出了大量的熱,達到了白磷的著火點.
(4)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或H+和OH-);2KOH+H2SO4=K2SO4+2H2O(合理均可)

點評 通過本題的練習,學會從微觀的角度認識物質及其變化,了解物質組成及變化的本質.當反應關系圖存在干擾或者不是真正反應關系圖時,將圖轉化為能夠體現(xiàn)質量守恒定律的圖,這樣對解答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氧化鎂在醫(yī)藥、建筑等行業(yè)應用廣泛,以菱鎂礦(主要成分為MgCO3,含少量FeCO3,其他雜質不溶,也不參加反應)為原料制備高純氧化鎂的實驗流程如下:

資料:①不同氫氧化物沉淀的pH范圍:
氫氧化物Fe(OH)3Mg(OH)2
開始沉淀的pH1.58.6
完全沉淀的pH3.211.1
②硫在常溫下是一種淡黃色固體,硫的熔點約為115.2℃,沸點約為444.7℃;
③高錳酸鉀溶液只吸收SO2,不吸收CO2;
④堿溶液既吸收SO2,又吸收CO2.           試回答下列問題:
(1)MgCO3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CO3+H2SO4═MgSO4+H2O+CO2↑.
(2)加入H2O2目的是在酸性條件下將FeSO4氧化成Fe2(SO43,同時生成水,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FeSO4+H2O2+H2SO4=Fe2(SO43+2H2O.
(3)加氨水調節(jié)溶液的pH約為4的目的是使鐵離子完全轉化成氫氧化鐵沉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SO43+6NH3•H2O=3(NH42SO4+2Fe(OH)3↓.
800℃
(4)煅燒過程存在以下反應:
2MgSO4+C$\frac{\underline{\;800℃\;}}{\;}$2MgO+2SO2↑+CO2
MgSO4+C$\frac{\underline{\;800℃\;}}{\;}$MgO+SO2↑+CO↑   
MgSO4+3C$\frac{\underline{\;800℃\;}}{\;}$MgO+S↑+3CO↑
利用如圖裝置對煅燒產(chǎn)生的氣體進行分步吸收或收集.(假設每步反應都完全進行)

①A中現(xiàn)象是:玻璃管壁出現(xiàn)淡黃色固體;
②B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a(填字母),實驗現(xiàn)象為產(chǎn)生沉淀;
a.Ca(OH)2 溶液  b.Na2CO3 溶液  c.稀硝酸  d.KMnO4溶液
③D中收集的氣體是CO(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1)雞蛋與牛奶中都富含的有機營養(yǎng)素是蛋白質.
(2)某服裝標簽上寫著“滌綸56%,棉44%”,其中屬于合成纖維的是滌綸.
(3)農作物的增產(chǎn)需要化肥,常用的化肥KNO3、CO(NH22、Ca(H2PO42中,屬于復合肥的是KNO3,過冬前,為提高農作物的抗寒能力,應該向農田里施加Ca(H2PO42(填化學式).
(4)常用洗滌劑清洗餐具上的油污,這是因為洗滌劑具有乳化的功能;廚房中能用來除去水壺中水垢的物質是食醋(選填“食醋”或“食鹽水”);鋁制品表面的污漬不宜用鋼絲球擦洗,以免破壞表面的致密的保護膜.
(5)為保護空氣,減少污染,部分城市實行機動車限行規(guī)定,寫出兩種列入國家空氣質量檢測標準的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a(OH)2,Na2CO3,BaCl2,Na2SO4,NaOH,CuSO4中的一種和幾種組成,為了探究固體的成分,現(xiàn)做如下實驗:

(1)原固體中一定沒有CuSO4;                   
(2)原固體中一定有Na2CO3,BaCl2,Na2SO4;
(3)生成氣體的化學方程式BaCO3+2HCl=BaCl2+H2O+CO2↑;;
(4)無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質NaCl;
(5)下列關于溶液和白色沉淀的設想,合理的是C.
A.除去硝酸鋇中的硝酸:用白色沉淀A          B.無色溶液a能除去氯化鈉中少量的鹽酸
C.鑒別鹽酸和碳酸鈉:用溶液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以下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選項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 
 A 除去CO2中少量的CO點燃 
 B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加入足量的銅粉 
 C 鑒別碳酸鈣粉末和氯化鈣粉末加入稀鹽酸 
 D 鑒別硬水和軟水加入活性炭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8.某小組運用數(shù)字化儀器進行實驗,對中和反應中溶液的pH和溫度進行實時測定:向含溶質0.1mol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滴加稀鹽酸(開始計時),用數(shù)字化儀器采集數(shù)據(jù)可得到溶液的pH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一)、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二).
①根據(jù)圖一判斷中和反應發(fā)生的依據(jù)是溶液的pH明顯下降直至小于7,根據(jù)圖二可知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選填“吸熱”或“放熱”);最終所得溶液的溶質是NaCl、HCl.

②求實驗中與0.1mol的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的HCl的物質的量.(請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
③請在圖三中畫出該實驗中生成氯化鈉的質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稀釋濃硫酸
B.稱取氯化鈉C.
過濾
D.測溶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2017年1月26日哈佛大學的科學家發(fā)布了成功獲取金屬氫的報告.金屬氫屬于( 。
A.單質B.化合物C.氧化物D.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物質屬于氧化物的是( 。
A.生石灰B.氧氣C.葡萄糖D.燒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