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沿用科學家認識事物的方式認識“空氣”.
(1)從空氣組成角度:某同學利用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
①實驗原理: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②實驗步驟:先用彈簧夾夾住橡皮管,點燃紅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等紅磷燃燒熄滅后再打開彈簧夾.
③誤差分析:發(fā)現(xiàn)實驗結論大于理論值,可能的原因有C.
A.裝置漏氣
B.實驗時使用的紅磷過量
C.實驗時插入燃燒匙的速度太慢,集氣瓶內(nèi)部分空氣受熱逸出
D.紅磷熄滅后沒等集氣瓶冷卻就立刻打開彈簧夾
(2)從微觀角度: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氮分子(填名稱).
②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比等于分子數(shù)目比.若空氣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計,圖2可表示空氣微觀模型的是C(填標號).

(3)從變化角度:
已知:常壓下,氮氣沸點-196℃,氧氣沸點-183℃.將燃著的木條置于盛滿液態(tài)空氣的燒杯口,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木條熄滅.將該燒杯放置一段時間后,液態(tài)物質(zhì)剩余約$\frac{1}{10}$體積,其主要成分是液氧.
(4)從應用角度:利用空氣制取氮肥的流程圖3所示.

①Ⅰ中參加反應的單質(zhì)甲為氫氣.
②Ⅱ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劑\;}}{高溫}$4NO+6H2O.
③物質(zhì)所含元素化合價發(fā)生變化的反應稱為氧化還原反應.反應Ⅲ屬于(填“屬于”或“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5)從環(huán)保角度:下列保護空氣措施合理的是BC(填標號).
A.工廠通過加高煙囪直接排放廢氣
B.推廣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
C.提倡步行、騎自行車等“低碳”出行方式.

分析 (1)根據(jù)利用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原理、注意事項分析回答;
(2)①根據(jù)分子是由原子構成分析回答;
②根據(jù)空氣中氮氣氮氣、氧氣的成分含量解答;
(3)根據(jù)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氧氣的原理及氮氣不能支持燃燒分析解答;
(4)①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分析參加反應的單質(zhì)甲;
②根據(jù)Ⅱ中反應的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③根據(jù)反應中所含元素化合價的變化進行解答;
(5)A、根據(jù)化工廠可通過加高煙囪排放廢氣,不能防止形成酸雨解答;
B、根據(jù)大力植樹造林能夠凈化空氣,防止沙塵暴天氣的發(fā)生進行解答;
C、根據(jù)提倡步行、騎自行車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解答.

解答 解:(1)①利用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原理是紅磷燃燒消耗了氧氣生成了固體五氧化二磷,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③A.裝置漏氣,會造成實驗值結論小于理論值;
B.實驗時使用的紅磷過量,不會影響實驗的結果;
C.實驗時插入燃燒匙的速度太慢,集氣瓶內(nèi)部分空氣受熱逸出,會造成實驗值結論大于理論值;
D.紅磷熄滅后沒等集氣瓶冷卻就立刻打開彈簧夾,會造成實驗值結論小于理論值.
(2)①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用“”可表示的微粒是氮分子;
②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frac{1}{5}$,氮氣約占空氣體積的$\frac{4}{5}$,氧氣與氮氣的體積比是1:4,由于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比等于分子數(shù)目比,所以氧氣與氮氣的分子個數(shù)比是1:4,故圖中可表示空氣微觀模型的是C;
(3)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氧氣,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點不同,液氮的沸點低,首先蒸發(fā)出來,氮氣不支持燃燒,所以將燃著的木條置于盛滿液態(tài)空氣的燒杯口,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燃著的木條熄滅;
(4))①氮氣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氨氣,則Ⅰ中發(fā)生化合反應,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2+3H2$\frac{\underline{\;一定條件\;}}{\;}$2NH3;參加反應的單質(zhì)甲為氫氣;
②由反應的過程可知,Ⅱ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劑\;}}{高溫}$4NO+6H2O;
③氮元素反應前化合價為+2價,反應后化合價為+5價,氧元素反應前化合價為0價,反應后化合價為-2價,該反應中有物質(zhì)元素化合價的變化,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5)A、化工廠可通過加高煙囪排放廢氣,不能防止形成酸雨,故錯誤;
B、大力植樹造林能夠凈化空氣,防止沙塵暴天氣的發(fā)生,減少空氣污染,故正確;
C、提倡步行、騎自行車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正確.
故答為:(1)①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③C;
(2)①氮氣 ②C;
(3)木條熄滅 液氧;
(4)①氫氣 ②4NH3+5O2 $\frac{\underline{\;催化劑、高溫\;}}{\;}$4NO+6H2O ③屬于;
(5)BC.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利用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氧氣的工業(yè)制法、空氣的成分、大氣污染及對微觀圖的認識等知識,比較綜合,要細心分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甲物質(zhì)的溶液可用作化肥、電鍍液等,甲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是102.5g
B.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將70℃甲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或降低溫度,都有晶體析出
D.20℃時,100g甲的飽和溶液中溶質(zhì)質(zhì)量為28.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過濾
B.
稀釋濃硫酸
C.
除去CO中的CO2
D.
熄滅酒精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合成材料的是( 。
A.黃銅B.羊毛C.有機玻璃D.碳纖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某化學小組初步設計了“收集不同體積比例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氣體”的實驗方案.
方案一:如圖1所示 (1)請寫出硬質(zhì)玻璃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2)該實驗能獲得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氣體,其原因是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并且一氧化碳過量.
方案二:如圖2所示 (3)請寫出該氣體與炭粉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2+C$\frac{\underline{\;高溫\;}}{\;}$2CO.
方案三:如圖3所示

(部分夾持裝置及導管已略去)請回答下列問題:
(4)寫出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5)裝置B的作用:除去HCl.
(6)CO氣體應由b(填“a”或“b”)通入.
(7)寫出裝置C中濃硫酸的兩點主要作用:①干燥氣體;②通過產(chǎn)生的氣泡數(shù)量可判斷兩種氣體的體積比.(答對一點即得分)該化學小組用圖4所示的裝置進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氣體的分離和干燥.其中a為鐵夾,b為分液漏斗的活塞.
(8)甲瓶內(nèi)盛氫氧化鈉溶液,分液漏斗內(nèi)盛稀硫酸,乙瓶中盛濃硫酸.
(9)實驗先分離出一氧化碳,方法是先關閉b,再打開a.
(10)再收集二氧化碳,方法是先關閉a,再打開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用化學用語填空:
(1)2個水分子2H2O     
(2)5個硫酸根離子5SO42-
(3)氦氣He       
(4)標出氧化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stackrel{+3}{Fe}$2O3
(5)廚房中常用的發(fā)酵粉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根據(jù)如圖所示的實驗來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甲所示的是電解水的實驗裝置.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frac{\underline{\;通電\;}}{\;}$O2↑+2H2↑,其中C試管中的氣體是氫氣.
(2)在如圖乙所示的實驗中,紫色石蕊溶液變?yōu)樗{色,這個實驗證明了分子在不斷的運動的和氫氧化鈉溶液呈堿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用微粒的知識解釋正確的是( 。
選項事     實解     釋
A鹽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鹽酸和硫酸中都含有酸根離子
B濃氨水和濃鹽酸接近時“空中生煙”分子之間有間隔
C煤氣泄漏會導致中毒一氧化碳分子有毒
D氯化鈉是咸的,葡萄糖是甜的不同物質(zhì)的分子性質(zhì)不同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利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制備常見氣體,請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標有序號儀器的名稱:①長頸漏斗,②水槽;
(2)裝置A為氣體發(fā)生裝置,在試管內(nèi)的不同位置分別放入高錳酸鉀、棉花等實驗用品可制取氧氣,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小芳用A、E組合裝置制取氧氣,她按操作規(guī)范檢查了裝置的氣密性,發(fā)現(xiàn)氣密性良好,但在加熱過程中E裝置內(nèi)導管口始終沒有氣泡冒出,其可能原因是藥品失效;
(4)裝置B、C也是常用的氣體發(fā)生裝置.與裝置B相比,裝置C的突出優(yōu)點是便于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裝置D是用軟塑料管自制的氣體發(fā)生裝置,它也具有裝置C的優(yōu)點,利用該裝置制取二氧化碳氣體時,軟塑料管中的液體藥品是稀鹽酸,藥品全部加入完畢后,接下來的操作是用手緊捏軟塑料管下部,使液體試劑與固體試劑接觸發(fā)生反應,制得所需的氣體后松手;
(5)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與堿石灰固體(氫氧化鈉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共熱來制取氨氣.常溫下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堿性.用裝置F收集氨氣,驗滿的方法是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a導管口處,若試紙變藍則氨氣已集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