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011?溧水縣一模)注射器是一種普通的醫(yī)療器械,但它在化學實驗裝置中出現的越來越多,它對某些實驗現象的觀察或實驗過程的改進,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圖1用50mL試管作反應容器,磷的燃燒均在密閉容器里進行,可防止白煙污染空氣.用50mL注射器(活塞事先處在20mL刻度處)測量磷燃燒消耗的氧氣體積.
操作: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②裝入藥品,連好儀器.③夾緊彈簧夾,加熱白磷,觀察試管中所發(fā)生的現象為______.④燃燒結束,試管冷卻后打開彈簧夾,可以看到活塞慢慢左移到約______mL刻度處(取整數值).說明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______.
(2)圖2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當緩緩向外拉動活塞時,如果能觀察到______(選填序號),則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A.注射器內有液體       B.瓶中液面上升
C.長頸漏斗內液面上升   D.長頸漏斗下端管口產生氣泡
(3)某學生為了測定由兩種元素形成的氣態(tài)化合物X的組成,做了如圖3所示的實驗.他把注射器A中的氣體X緩慢送入裝有CuO的B裝置,使之完全反應,得到如下結果:

①實驗前B管及藥品的質量為21.32g,實驗后為21.16g.
②C管中收集到的物質電解后得到H2和O2,在D中收集到的是N2
③X中兩元素的質量比是14:3,問:
ⅰ.C中收集到的液體,質量是______g.
ⅱ.在實驗中看到的現象是______.
ⅲ.B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3H2O+3Cu+N2
【答案】分析:(1)利用白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生成白色固體五氧化二磷,而使試管內氣體體積減小,測出氣體減少的體積即為試管內空氣中所含氧氣的體積;
(2)使用注射器改變瓶內氣體的多少而改變瓶內壓強;當緩緩向外拉動活塞時,瓶內氣體被抽出,壓強減小,外界氣體則會從長頸漏斗進入瓶內,可以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3)由實驗前B管及藥品的質量為21.32g,實驗后為21.16g1C管中收集到的物質電解后可得到H2和O2,在D中收集到的是N2,我們可以得到X含有氮、氫兩種元素.然后根據2X中兩元素的質量比是14:3.可以確定X的化學式,然后可依次填空.
(4)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即可.
解答:解:(1)加熱時溫度達到白磷的著火點,白磷燃燒,燃燒時產生大量的白煙;由于彈簧夾夾住了連接注射器和試管的導管,因此,白磷燃燒只能消耗試管內空氣中的氧氣,所以消耗氧氣的體積為試管體積的五分之一即10mL;打開彈簧夾時,注射器內氣體進行試管,活塞慢慢左移到10mL處;
(2)注射器慢慢向外拉時,瓶內空氣減少壓強減小,裝置氣密性良好時,外界空氣從長頸漏斗進入瓶中,長頸漏斗下端管口處出現氣泡;
(3)。深}意我們可得X中含有氮、氧兩種元素.又知2X中兩元素的質量比是14:3.所以我們可得氮、氧兩種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1:3.所以化學式為NH3
C中收集到的水的質量為:(21.32g-21.16g)÷×100%=0.18g
ⅱ.氧化銅與氨氣反應生成銅和水和氮氣.所以現象為黑色固體逐漸變?yōu)榧t色.
ⅲ.B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CuO+2NH33H2O+3Cu+N2
(4)設需要20%的硫酸溶液的質量為x.
CuO+H2SO4=CuSO4+H2O
80   98
8g  20%×x

x=49g
答:需要硫酸的質量為49g.

故答案為:
(1)產生大量白煙;10;
(2)D
(3)0.18;B中黑色粉末逐漸變成紅色,C中有無色液體生成
3CuO+2NH33H2O+3Cu+N2
(4)49g
點評:本考點屬于實驗方法和過程的探究.這類探究實驗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設計的步驟中不同的現象去思考、去探究,從而回答題目給出的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1年江蘇省南京市白下區(qū)中考化學一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11?溧水縣一模)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實驗測定不同區(qū)域地段空氣中二氧化碳的相對含量,并進行比較和分析.
[提出問題]不同地段空氣中二氧化碳的相對含量是否相同?
[設計實驗]
(1)選擇測試試劑.原理:二氧化碳能與堿溶液反應
A.用蒸餾水、酚酞試劑、稀氨水配制的測試液,該測試液呈色.
B.用蒸餾水、酚酞試劑、稀氫氧化鈉溶液配制的測試液.
實驗:用試管分別取10mL上述測試液,通過玻璃管向測試液中吹氣,其中之一的溶液會很快褪色,另一溶液不褪色.不能褪色的測試液是(填編號A或B).
(2)將得到的測試液應保存在細口瓶中,貼上標簽;
(3)測定不同區(qū)域地段空氣中二氧化碳相對含量的實驗方案:①用50mL注射器吸取10mL測試液,在測試地段抽氣到50mL刻度處,用食指堵住注射器的吸入口,用力震蕩注射器2~3分鐘;②然后將注射器吸入口向上,小心將余氣排出;③再重復上述操作若干次,直至注射器內測試液恰好褪色,記下抽氣的次數.
[實驗記錄]
測試地段校園綠苑保持通風的剛下課的教室門窗緊閉的剛下課的教室校園運動場校門外交通主干道邊
抽氣次數13117125
[得出結論]在校內測量點測出空氣中二氧化碳相對含量較多的區(qū)域是.
[反思質疑]能否根據實驗記錄,確定校門外交通主干道環(huán)境中二氧化碳含量一定最高?
[交流討論]校門外交通主干道上有許多機動車輛通行,這是造成抽氣次數最少的主要原因.使用汽油或柴油為燃料的機動車輛,排放的尾氣中的主要污染物有未燃燒的碳氫化合物、
、、含鉛化合物和等.因此,需要進一步通過實驗,排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1年江蘇省南京市白下區(qū)中考化學一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1?溧水縣一模)反應如圖所示:在左圖所示的化學反應中,50g 和20g   恰好完全反應,生成10g. 若10g和10g 反應,生成的質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1年江蘇省南京市白下區(qū)中考化學一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1?溧水縣一模)下列敘述中一定發(fā)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07年中考化學模擬試卷(2)(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1?溧水縣一模)科學家計劃用質子數為20的鈣離子,轟擊核電荷數為98的锎元素靶,使兩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電荷數為118的新元素.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07年中考化學預測試卷(2)(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1?溧水縣一模)科學家計劃用質子數為20的鈣離子,轟擊核電荷數為98的锎元素靶,使兩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電荷數為118的新元素.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