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在如圖的橫線上依次填寫有關鋁的3個信息.
精英家教網 
 
,②
 
,③
 
分析: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鋁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3,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3個電子而形成鋁離子;化合價的數值等于離子所帶電荷的數值,且符號一致;據此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①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鋁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2+8+3=13.
②鋁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3,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3個電子而形成鋁離子,其離子符號為:Al3+
③化合價的數值等于離子所帶電荷的數值,且符號一致,鋁離子帶三個單位的正電荷,其化合價為+3價,氧元素顯-2價,其化合物的化學式為:Al2O3(或其它合理答案).
故答案為:①13;②Al3+;③Al2O3(或其它合理答案).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學生對原子結構示意圖及其意義的理解,了解原子結構示意圖的意義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3、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艱辛的努力,終于提出了現代元素周期表的雛形.下表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示意圖,請利用下表回答相關問題.

(1)用符號表示:帶兩個單位負電荷且質子數為8的離子
O2-
(寫一種).
(2)一個水分子共有
3
個原子核、
10
個質子.一個Mg2+核外共有
10
個電子;Cl-的最外層電子數和
Ar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
(3)我發(fā)現如下規(guī)律:
①在化學反應中,第Ⅰ縱行的元素比較容易
電子;第Ⅵ縱行的元素比較容易

電子,(除H外)都通常達到8個電子的穩(wěn)定結構.可見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決定于原子的
最外層電子
數.
②從原子結構方面看:同一橫行的元素具有相同的
電子層
數;同一縱行的元素具有相同的
最外層電子
數.此外還有:
同一周期中最外層電子數1--8依次增大
;
(4)如圖甲是兩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圖乙是氟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請完成下列問題:

①如圖甲方框的橫線上填的是
Ca
,如圖乙方框橫線上的數字是
7
;
②如圖甲所示兩種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Ca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把下列實驗儀器的名稱依次填在橫線上:

試管
試管
 ②
集氣瓶
集氣瓶
  ③
量筒
量筒

燒杯
燒杯
 ⑤
膠頭滴管
膠頭滴管
水槽
水槽

(1)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體需要用
.(填番號,下同)
(2)少量溶液相互反應時,需要用

(3)量取8毫升的水,需要用

(4)收集氣體時,需要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實驗室常用下列裝置制取氣體,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編號所指儀器的名稱:①
長頸漏斗
長頸漏斗
;②
集氣瓶
集氣瓶

(2)以上裝置圖中共有兩處明顯的錯誤,請你找出錯誤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結果填在下列橫線上:①
錯誤:試管口向上傾斜,改正:試管口稍向下傾斜.
錯誤:試管口向上傾斜,改正:試管口稍向下傾斜.
;②
錯誤: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導管未伸入到接近瓶底,改正: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導管應伸入到接近瓶底.
錯誤: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導管未伸入到接近瓶底,改正: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導管應伸入到接近瓶底.

上述裝置改進后,請繼續(xù)回答下列問題.
(3)你和小明一起進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①選擇藥品.小明對三組藥品進行了研究,實驗記錄如下:
組別 藥品 實驗現象
塊狀石灰石和稀鹽酸 產生氣泡速率適中
塊狀石灰石和稀硫酸 產生氣泡速率緩慢并逐漸停止
碳酸鈉粉末和稀鹽酸 產生氣泡速率很快
從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選擇第①組藥品,該組藥品發(fā)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碳酸鈣+鹽酸→氯化鈣+二氧化碳+水
碳酸鈣+鹽酸→氯化鈣+二氧化碳+水
;
不選擇第③組藥品的原因是
產生氣體速率很快,不易收集
產生氣體速率很快,不易收集

②選擇裝置.通過對制取氣體裝置的分析,他選擇用B或者C的發(fā)生裝置.你認為他選擇的依據是
固液常溫下反應制取氣體
固液常溫下反應制取氣體
.比較這兩個裝置的不同,指出B裝置的一個突出優(yōu)點
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③制取氣體.將藥品裝入所選裝置制取氣體,并用裝置E來收集二氧化碳氣體,驗滿方法是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瓶口處,若木條熄滅,則證明收集滿了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瓶口處,若木條熄滅,則證明收集滿了

有一名同學欲用G來代替E,則氣體應從導管口
a
a
通入.
(4)小亮發(fā)現:收集的氧氣占集氣瓶容積的60%(空氣占40%)時,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那么,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氧氣濃度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對此展開探究:
第一組實驗:取5只集氣瓶,編號為①、②、③、④、⑤,按要求收集氣體.將帶火星的木條依次插入①~⑤號瓶中,記錄實驗現象.
小亮在前一組實驗的基礎上又做了第二、三組實驗,三組實驗的數據和現象見表.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集氣瓶編號
收集的O2占容積的體積分數(%) l0 20 30 40 50 3l 33 35 37 39 34
帶火星木條的狀況 微亮 很亮 復燃 復燃 很亮 很亮 復燃 復燃 復燃 很亮
請根據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①為了達到實驗目的必須用排水法收集氧氣.請你幫小亮選出制取氧氣的發(fā)生和收集裝置
B
B
,寫出制取氧氣的化學反應文字表達式
2H2O2
 MnO2 
.
 
O2↑+2H2O
2H2O2
 MnO2 
.
 
O2↑+2H2O
.若用G來代替收集裝置,則氣體應從導管口
a
a
通入.
②使用帶火星的木條驗滿氧氣的方法是否可靠:
(填“是”或“否”).
③集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收集的氧氣占容積的體積分數+瓶中空氣占容積的體積分數×
21
21
%.
④收集的氧氣占容積的體積分數最低為
35
35
%時,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這時集氣瓶中氧氣分數是
49
49
%(計算結果保留整數).
⑤用帶火星的木條直接檢驗雙氧水受熱分解產生的氧氣時,往往難以復燃,這是因為在加熱生成氧氣的同時產生大量水蒸汽所致,此時混合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若只考慮氧氣的體積分數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欲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應將加熱雙氧水的最高溫度控制在
82
82
℃.

⑥采取“半值法”探究能減少實驗次數.例如:第一組實驗若按③、④的編號順序進行實驗,即可確定下一組實驗收集的氧氣占容積的體積分數應在30%~40%之間,從而省去編號為①、②、⑤的實驗.同理,第二組實驗可以省去的實驗編號為
①、④、⑤
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