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的能源主要依賴于化石燃料,它們屬不可再生資源。因此,開發(fā)利用新能源的顯得格外重要。
(1)常見的三種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氣和 。美國墨西哥灣石油鉆井平臺爆炸,大量石油泄漏燃燒造成了嚴重的污染,開發(fā)公司采用堵塞油管、噴水的方法滅火,其中噴水滅火的原理是 。
(2)利用新能源發(fā)電的類型有潮汐能發(fā)電、地熱能發(fā)電、 等(請舉一例)。
(3)海底埋藏著大量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組成。如果開采和貯存方法得到突破,“可燃冰”可以成為未來的新能源!翱扇急比紵幕瘜W方程式為 。
(4)在新能源汽車未普及時,右圖所示的是一種“節(jié)能減排”的有效措施。下列對乙醇用作汽車燃料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原料來源豐富 B、是可再生能源 C、燃燒完全沒有污染
(5)在催化劑作用下,乙醇與氧氣、燒堿在燃料電池中反應生成水和另一種物質,并得到電能,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H3CH2OH+3O2+ +5H2O。
(1)煤 使溫度降低到可燃物(或石油)的著火點以下
(2)風能發(fā)電(或太陽能或核能發(fā)電等)
(3)CH4+2O2CO2+2H2O[或CH4·nH2O+2O2CO2+(n+2)H2O]
(4)C (5)4NaOH 2Na2CO3
【解析】(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氣;燃燒需要三個條件,只要破壞其中的任意一個就可以滅火,本題噴水的目的就是為了把可燃物的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故答案為:煤、使溫度降低到可燃物(或石油)的著火點以下
(2)答案為:風能發(fā)電、太陽能或核能發(fā)電
(3)可燃冰靠甲烷燃燒,故答案CH4+2O2CO2+2H2O[或CH4·nH2O+2O2CO2+(n+2)H2O]
(4)A、乙醇可以通過糧食發(fā)酵來制取,所以來源廣,故正確;
B、酒精是可再生能源,故正確;
C、乙醇燃燒產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會引起溫室效應,故錯誤.
故選C
(5)因為乙醇與氧氣、燒堿在燃料電池中反應生成水和另一種物質,根據已給的方程式可知反應物還應該有NaOH,再根據元素守恒可知產物中還應該有Na2CO3,故答案為:4NaOH 2Na2CO3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1-2012學年廣東省高州中學初三第二學期模擬一化學試卷(帶解析) 題型:填空題
目前,我國的能源主要依賴于化石燃料,它們屬不可再生資源。因此,開發(fā)利用新能源的顯得格外重要。
(1)常見的三種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氣和 。美國墨西哥灣石油鉆井平臺爆炸,大量石油泄漏燃燒造成了嚴重的污染,開發(fā)公司采用堵塞油管、噴水的方法滅火,其中噴水滅火的原理是 。
(2)利用新能源發(fā)電的類型有潮汐能發(fā)電、地熱能發(fā)電、 等(請舉一例)。
(3)海底埋藏著大量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組成。如果開采和貯存方法得到突破,“可燃冰”可以成為未來的新能源。“可燃冰”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4)在新能源汽車未普及時,右圖所示的是一種“節(jié)能減排”的有效措施。下列對乙醇用作汽車燃料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原料來源豐富 B、是可再生能源 C、燃燒完全沒有污染
(5)在催化劑作用下,乙醇與氧氣、燒堿在燃料電池中反應生成水和另一種物質,并得到電能,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H3CH2OH+3O2+ +5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目前,我國的能源主要依賴于化石燃料,它們屬不可再生資源。因此,開發(fā)利用新能源的顯得格外重要。
(1)常見的三種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氣和 。美國墨西哥灣石油鉆井平臺爆炸,大量石油泄漏燃燒造成了嚴重的污染,開發(fā)公司采用堵塞油管、噴水的方法滅火,其中噴水滅火的原理是 。
(2)利用新能源發(fā)電的類型有潮汐能發(fā)電、地熱能發(fā)電、 等(請舉一例)。
(3)海底埋藏著大量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組成。如果開采和貯存方法得到突破,“可燃冰”可以成為未來的新能源。“可燃冰”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4)在新能源汽車未普及時,右圖所示的是一種“節(jié)能減排”的有效措施。下列對乙醇用作汽車燃料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原料來源豐富 B、是可再生能源 C、燃燒完全沒有污染
(5)在催化劑作用下,乙醇與氧氣、燒堿在燃料電池中反應生成水和另一種物質,并得到電能,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H3CH2OH+3O2+ +5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