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氣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過調(diào)節(jié)活塞控制液體滴加速度.回答下列問題:

(1)分液漏斗中應放入的物質(zhì)是
 
,錐形瓶中應放入的物質(zhì)是
 

(2)要收集一瓶純凈的氧氣應選擇圖中的裝置
 
(填字母)
(3)某同學在觀察到錐形瓶內(nèi)有大量氣泡時,開始用C裝置收集氧氣,過一斷時間后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見木條復燃.其原因是
 

(4)若實驗時用此法代替高錳酸鉀加熱制氧氣,優(yōu)點是
 
(填序號)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氣    B.不需加熱    C.需加熱
(5)裝置A中反應劇烈,據(jù)此提出實驗安全注意事項是
 

A.控制液體的滴加速度    B.用體積小的錐形瓶    C.加熱反應物
(6)實驗室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①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原因是
 
,也可以用
 
法收集氧氣,原因是
 

②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當
 
時表明集氣瓶中氧氣集滿,若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檢驗集氣瓶中充滿氧氣的方法是
 
考點:氧氣的制取裝置,氧氣的收集方法,氧氣的檢驗和驗滿
專題: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
分析:制取裝置包括加熱和不需加熱兩種,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如果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氣比較純凈.某同學在觀察到錐形瓶內(nèi)有大量氣泡時,開始用C裝置收集氧氣,過一斷時間后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見木條復燃;其原因是: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逸散到空氣中了;裝置A中反應劇烈,據(jù)此提出實驗安全注意事項是:控制液體的滴加速度;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當氣泡從集氣瓶口向外冒出時表明集氣瓶中氧氣集滿,若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檢驗集氣瓶中充滿氧氣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證明氧氣滿了.
解答:解:(1)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分液漏斗中應放入的物質(zhì)是過氧化氫溶液;錐形瓶中應放入的物質(zhì)是二氧化錳;故答案為: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
(2)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氣比較純凈;故答案為:D;
(3)某同學在觀察到錐形瓶內(nèi)有大量氣泡時,開始用C裝置收集氧氣,過一斷時間后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見木條復燃;其原因是: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逸散到空氣中了;故答案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逸散到空氣中了;
(4)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如果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因此此法制氧氣的優(yōu)點是:不需加熱;故答案為:B;
(5)裝置A中反應劇烈,據(jù)此提出實驗安全注意事項是:控制液體的滴加速度;故答案為:A;
(6)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氣比較純凈;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當氣泡從集氣瓶口向外冒出時表明集氣瓶中氧氣集滿,若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檢驗集氣瓶中充滿氧氣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證明氧氣滿了;故答案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排水;氧氣不易溶于水;氣泡從集氣瓶口向外冒出;將帶火星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證明氧氣滿了;
點評:本考點主要考查了藥品的名稱、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驗滿方法和注意事項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出現(xiàn)在實驗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數(shù)字或儀器名稱填空
(1)用試管夾夾持試管時,應從試管底部套上,夾在距管口
 

(2)酒精燈內(nèi)的酒精量少于其容積的
 
 時要用
 
往酒精燈里添加酒精
(3)試管加熱液體時,試管內(nèi)液體體積不能超過其容積的
 

(4)液體藥品通常盛放在
 
里,取用一定量的液體要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生活中,我們?nèi)绾螀^(qū)分軟水和硬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石灰水中的溶質(zhì)是
 
,其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jù)下列裝置圖,按要求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圖中帶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
 
 b
 
 c
 
 e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氧氣應選用的裝置為
 
(填序號),此裝置中還存在的缺陷是
 
檢驗氧氣已經(jīng)收集滿的方法是
 

(3)實驗室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氣時,應選用的裝置是
 
(填序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若用排水法收集完畢,停止加熱時,應
 

其作用是
 

(4)實驗室還可以用分解過氧化氫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氣.制取時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序號),其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其中二氧化錳起
 
作用.
(5)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氣,極難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用加熱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固體混合物的方法來制取.制取甲烷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序號),應選用的收集裝置是
 
(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完成如圖所示兩個實驗.已知所用實驗裝置氣密性良好.

關于該實驗,有如下說法:
①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才能打開彈簧夾;
②點燃酒精燈加熱銅絲,可觀察到銅絲有紅色變成黑色;
③停止加熱后即可讀出注射器內(nèi)氣體的體積約為24mL;
④實驗取用紅磷和銅絲質(zhì)量的多少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⑤兩個實驗均能證明空氣是混合物;
⑥兩個實驗均能證明空氣中約含
1
5
體積的氧氣.
其中正確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空氣是由多種氣體組成的混合物,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
①空氣中含量最高的氣體是
 

②空氣中可用于醫(yī)療急救的氣體是
 

③澄清石灰水長期敞口放置在空氣中會變渾濁,說明空氣中含有
 

④因為
 
的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所以常用作保護氣.
⑤夏天,從空調(diào)房間走出來時眼鏡會變得一片模糊,說明空氣中含有
 

⑥空氣中通電后能發(fā)出不同顏色光的氣體是
 

⑦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shù)的項目暫定為
 
、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和臭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北京奧運會“祥云”火炬載著中國人民對世界人民的友誼,開始了全球傳遞.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分子結構模型如圖),下列關于丙烷分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丙烷屬于化合物
B、一個丙烷分子共有11個原子
C、丙烷分子由碳元素和氫元素組成
D、丙烷中碳原子和氫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丙、丁四種元素,甲的單質(zhì)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乙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丙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丁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一個電子.則:甲的單質(zhì)是(填名稱,下同)
 
;乙元素是
 
;丁和丙形成的化合物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