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關于鈉原子(Na)和鈉離子(Na+)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二者的質子數(shù)不同
B.二者的化學性質相同
C.鈉原子變成鈉離子,電子減少
D.鈉離子變成鈉原子,化合價沒有改變

分析 根據(jù)鈉原子失去1個電子形成鈉離子,結合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題意等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鈉原子失去1個電子形成鈉離子,其核內質子數(shù)不變,則二者的質子數(shù)相同,故選項說法錯誤.
B、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鈉原子失去1個電子形成鈉離子,其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同,二者的化學性質不同,故選項說法錯誤.
C、鈉原子失去1個電子形成鈉離子,則鈉原子變成鈉離子,電子減少,故選項說法正確.
D、鈉離子變成鈉原子,鈉離子帶1個單位的正電荷,化合價的數(shù)值等于離子所帶電荷的數(shù)值,且符號一致,則鈉離子中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鈉原子不顯電性,鈉元素的化合價為0;化合價發(fā)生了改變,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鈉原子失去1個電子形成鈉離子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有關鐵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如圖信息,鐵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5.85
B.生鐵和鋼的性能差異較大,主要原因是鋼的含碳量大于生鐵
C.用赤鐵礦高爐煉鐵的反應方程式是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D.鐵制品在潮濕空氣中易生銹,可通過刷漆、涂油等措施防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宏觀微觀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特有的思維方式.從分子角度分析,下列解釋錯誤的是( 。
選項客觀事實微觀解釋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B給輪胎充氣分子間有間隔
C熱脹冷縮分子的大小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
D氫氣和液氫都可作燃料相同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相同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某同學設計了下列區(qū)別各物質的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
A.通過觀察來區(qū)分氧化鎂和氧化銅
B.用聞氣味的方法來區(qū)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C.用燃著的木條區(qū)分CO2、H2、O2
D.用蒸餾水來區(qū)別氧化鈣與碳酸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關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CO 和CO2都是無色有毒的氣體
B.C 和CO2反應要放出熱量
C.為保護環(huán)境,我們倡導“低碳”生活,“低碳”是指要少使用碳單質制成的物品
D.碳酸鈉與鹽酸反應能生成二氧化碳,但該反應不能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變化中,只發(fā)生了物理變化的是( 。
A.火柴燃燒B.蘋果榨汁C.葡萄釀酒D.食物腐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氰化鈉(NaCN)是工業(yè)上冶煉黃金的重要原料,工業(yè)上生產(chǎn)氰化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C+2X═2NaCN+3H2↑,則X的化學式為(  )
A.NH3B.N2C.N2H6D.Na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石墨不能用于制鉛筆芯
B.多數(shù)合金的抗腐蝕性能比組成它們的純金屬更好
C.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鐵
D.澄清石灰水的溶質是生石灰,溶劑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下列是實驗室制備CO2,并驗證CO2性質的實驗裝置圖,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①錐形瓶;②長頸漏斗;
(2)在檢查裝置A的氣密性操作時,當關閉活塞M和N,向儀器②中注水至其中的液面高于儀器①中的液面,觀察到長頸漏斗中有液體滴下的現(xiàn)象,說明裝置漏氣.
(3)關閉活塞N,打開活塞M,向儀器②中加入稀鹽酸,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裝置B處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紫色石蕊變成紅色.
(4)關閉活塞M,打開活塞N,用A、D制取并收集CO2氣體,當觀察到G裝置中矮的蠟燭熄滅,說明D中已收集滿二氧化碳氣體.
(5)若關閉活塞M,打開活塞N,還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氧氣,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6)若用裝置F收集CO2,并測量生成的CO2氣體的體積,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層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