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是木炭與氧化銅反應的實驗裝置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若溫度不夠,可以給酒精燈添加一個網罩,使火焰集中提高溫度
B.碳在此反應中是還原劑,表現出了還原性
C.此實驗稱取C和CuO最佳質量比應該接近1:2
D.實驗結束后,應先將導管從澄清石灰水中撤離,再停止加熱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2018學年科粵版九年級化學第一單元第四節(jié)中檔難題提升題 題型:單選題
科學的假設與猜想是科學探究的先導和價值所在.在下列假設(猜想)引導下的探究肯定沒有意義的選項是( )
A. 探究二氧化硫和水反應可能有硫酸生成
B. 探究鈉與水的反應產生的氣體可能是氧氣
C. 探究Mg在CO2氣體中燃燒生成的白色固體可能Mg(OH)2
D. 探究Cu(OH)2粉末加熱后生成的黑色物質可能是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2018學年科粵版九年級化學第六單元第三節(jié)中檔難題提升題 題型:實驗題
實驗室可用下圖裝置模擬工業(yè)煉鐵。
(1)一氧化碳與氧化鐵(Fe2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 。
(2)實驗前先通入 CO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反應后玻璃管中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
(3)裝置圖末端的導氣管口放一盞燃著的酒精燈,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2018學年科粵版九年級化學第六單元第三節(jié)中檔難題提升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有關實驗現象的敘述或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鐵絲在空氣燃燒產生黃色火焰
B.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
C.將CO還原Fe2O3的尾氣直接排入空氣
D.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滿氧氣后,先撤酒精燈,后移出導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區(qū)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學習小組在“利用燃碳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的實驗時(如圖裝置),發(fā)現一個現象: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后,進入集氣瓶中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分數仍然小于1/5。
(1)木炭充分完全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提出問題)
是什么原因導致測量的結果不準確呢?
甲同學:可能是木炭取用的量過少;
乙同學:可能是木炭燃燒沒有消耗完集氣瓶中的氧氣;
丙同學:可能是木炭在密閉容器中燃燒生成了一氧化碳。
小組同學發(fā)現實驗結束后,燃燒匙中還有殘留的黑色固體,都認為甲同學的猜想不合理。
(查閱資料)
一氧化碳不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木炭、棉花和蠟燭在密閉容器內燃燒停止后,殘留氧氣的體積分數高達14.0%、8.0%和16.0%。
(實驗探究)
(2)乙同學根據圖1裝置設計了如下實驗,請你填寫下表。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1.將足量木炭點燃,迅速插入集氣瓶中; 2.待冷卻后,將燃著的_____(填“棉花”或“蠟燭”)再伸入該集氣瓶中。 | _____ | 木炭燃燒_____(填“有”或“沒有”)消耗完集氣瓶中的氧氣。 |
(交流反思)
(3)乙同學選擇可燃物(“棉花”或“蠟燭”)的依據是_____。
(4)丙同學使用了CO濃度傳感器測木炭、蠟燭分別在密閉集氣瓶里燃燒停止后,瓶內CO的濃度變化,曲線如圖2。根據此曲線圖分析用上述裝置不能準確測出氧氣體積分數的原因_____。
(拓展提升)
通過研究性小組的探究,請你談談對物質燃燒的認識(兩點):①_____;②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區(qū)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當空氣中受到SO2污染時,可通過飛機噴灑石灰石粉末,使空氣中SO2含量降低,該過程發(fā)生反應為:,則X的化學式為( 。
A.O2 B.O3 C.CaO D.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科粵版 3.1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木炭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劇烈燃燒,發(fā)出白光
B. 硫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藍紫色火焰
C. 鎂條在氧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D. 洗過的玻璃儀器內壁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時,表明已經洗干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科粵版 3.1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 題型:單選題
潔凈的空氣對于人類和其他動植物都非常重要,在空氣的成分中供給呼吸的氣體是
A. 氮氣 B. 氧氣 C. 稀有氣體 D. 水蒸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科粵版 1.4 物質性質的探究 題型:單選題
在實驗室中某同學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體呼出氣體的集氣瓶中振蕩。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環(huán)節(jié)
A.提出假設 B.進行實驗 C.收集證據 D.得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