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學性質決定的是(  )

A.用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質 B.用金剛石做鉆頭

C.用石墨做鉛筆芯   D.用焦炭冶煉金屬


【考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

【專題】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分析】物質的物理性質是指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例如,顏色、狀態(tài)、氣味、密度、硬度、熔點、沸點等.物質的化學性質是指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例如,穩(wěn)定性、氧化性、還原性、毒性、可燃性等.

【解答】解:A、用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質,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是其物理性質,故A不可選;

B、用金剛石做鉆頭,是利用了金剛石的硬度大,是其物理性質,故B不可選;

C、用石墨做鉛筆芯是利用石墨質軟,在紙上劃能留下痕跡,利用的是硬度,是物理性質,故C不可選;

D、用焦炭冶煉金屬,是利用了焦炭的還原性,需要通過發(fā)生還原反應才能表現(xiàn)出來,此用途是由焦炭的化學性質決定的,故D可選;

故選D.

【點評】掌握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定義,理解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本質區(qū)別﹣﹣﹣﹣是否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了解二者包括的內容是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氣體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該氣體具備的性質是( 。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

B.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

C.難溶(或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

D.難溶(或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下列物質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填字母序號,下同)

A.食鹽  B.面粉  C.蔗糖  D.花生油

(2)土豆絲放置一段時間后變色與空氣中的  有關.

(3)油鍋起火,立即放入青菜可以將火熄滅,其利用了  的滅火原理.

(4)“加碘食鹽、高鈣牛奶”中的“碘”、“鈣”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離子         D.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冰川融化 B.鐵釘生銹 C.蠟燭燃燒 D.食物變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物質在空氣中燃燒后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該物質( 。

A.只含硫元素

B.一定含氧元素

C.一定含硫、氧、氫元素

D.一定含硫、氫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一定量的乙醇(C2H5OH)和氧氣置于一個封閉的容器中引燃,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

物質

乙醇

氧氣

二氧化碳

X

反應前質量/g

9.2

16.0

0

0

0

反應后質量/g

0

0

10.8

8.8

a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無論如何改變氧氣的起始量,均有X生成

B.X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X不含氫元素

D.表中a的值為6.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某次實驗中固體的質量變化如下:

(1)生成氧氣的物質的量為  mol.

(2)求參加反應的氯酸鉀的物質的量.(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

(3)根據(jù)題目中所給條件,判斷氯酸鉀是否已經完全分解?  (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xiàn)有①氧氣、②二氧化碳、③氮氣、④稀有氣體四種物質,請用上述物質的序號填空:空氣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空氣中的各種成分可以廣泛應用于生產和生活中.其中約  占空氣體積的78%,是工業(yè)上生產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人類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氣體是  .燃燒也離不開它;  雖然幾乎不與任何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但是也有很廣泛發(fā)用途,如制造電光源等;  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碳的燃燒 B.水受熱成水蒸氣

C.二氧化碳制干冰   D.分離空氣制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