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有A、B、C三種物質各4g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反應后的物質中僅有5gA、5gD和若干克B,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比為1:2.

分析 方法1:首先你要明白質量守恒定律,就是反應物的總質量等于生成物的總質量.然后我們來看題目:反應物是C和B,生成物是A和D,條件說“反應后的物質中只有5gA、5gD和若干克B”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理解到:1.5gD是新生成的;2.生成了1g的A(本來是4g)3.C都沒了,就是說4gC都反應掉了.因此根據(jù)1,2可知道總生成物的質量.而總反應物的質量等于生成物的質量;要知道B的話,你只要把參加反應的C質量扣除即可.因此可的最后答案.
方法2:A     B     C     D
反應前4g    4g    4g    0g
反應后5g    Xg    0g    5g
由質量守恒,得到X的值;故可知B:C的值.

解答 解:方法1:首先你要明白質量守恒定律,就是反應物的總質量等于生成物的總質量.然后我們來看題目:反應物是C和B,生成物是A和D,條件說“反應后的物質中只有5gA、5gD和若干克B”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理解到:1.5gD是新生成的;2.生成了1g的A(本來是4g)3.C都沒了,就是說4gC都反應掉了.因此根據(jù)1,2可知道總生成物的質量是5+1=6g.而總反應物的質量等于生成物的質量;要知道B的話,你只要把參加反應的C質量扣除即可.因此得到參加反應的B質量為2g,最后答案比例B:C=2:4=1:2
方法2:A     B     C     D
反應前4g    4g    4g    0g
反應后5g    Xg    0g    5g
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得到X=2
所以B:C=2:4=1:2
故答為:1:2.

點評 本題是運用化學中的基本思想質量守恒思想,通過歸納不同物質或不同變化過程中相同點和不同點有效地尋找出它們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以及融合點和嫁接點,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日常生活中,下列操作會導致原溶液中某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減小的是( 。
A.海水曬鹽
B.打開“雪碧”并振蕩
C.向食鹽水中加人蔗糖
D.向室溫的石灰水中加人氧化鈣并恢復至室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各種生產(chǎn)生活中,跟氧氣的用途無關的是( 。
A.煉鋼B.登山C.氣焊D.充灌氣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t℃時在一瓶氯化鈉的飽和溶液中,再加入少量氯化鈉晶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晶體質量減少B.溶質質量分數(shù)增大
C.晶體質量不變D.溶質的溶解度發(fā)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對于化學反應A+B→C+D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若A、B分別為單質和化合物,C、D也分別為單質和化合物,則該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
B.若生成的C、D的質量和為20g,則參加該反應的A和B的質量和一定是20g
C.若A、B都是化合物,則C、D也一定都是化合物
D.若C和D兩物質中有一種物質為Cu,則A和B兩物質中必有一種物質為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以下實驗中沒有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是(  )
實驗編號ABCD
實驗操作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9.如圖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物質間的轉化關系,

甲物質是銅、氧化銅、鎂和氧化鎂四種物質中的CuO,丁物質是Cu(填化學式),乙轉化到丙的化學方程式2AgNO3+CuCl2═2AgCl↓+Cu(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某學生準備按如圖所示裝置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
①寫出圖中標號儀器名稱:
a酒精燈,b試管,c水槽,d集氣瓶.
②指出圖中錯誤并改正.(至少填三處)
1試管口向上傾斜;改正:試管口略向下傾斜,
2導管伸入試管太長;改正:導管伸入試管剛露出橡皮塞,
3試管口沒有塞一團棉花;改正:試管口塞一團棉花.
③將裝置改正,實驗結束時,撤裝置時,應先移出導管后熄滅酒精燈;為什么?如果先熄滅酒精燈,水槽內(nèi)的水會倒流回試管,熱的試管遇到冷水會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實驗完畢用嘴吹滅酒精燈
B.給試管里的固體加熱時,試管口稍向下傾斜
C.用膠頭滴管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時,滴管伸入試管中
D.用10mL量筒量取了7.65mL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