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條件下,物質A,B發(fā)生反應2A+2B═2C+D,探究學習小組在實驗中得到下表數(shù)據(jù):
物質 | A | B | C | D |
反應前質量(g) | 4.6 | 4.0 | 0 | 0 |
反應后質量(g) | 0 | 0.4 | 8.0 | a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 反應后原子的數(shù)目減少 |
| B. | a=0.6 |
| C. | B、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9:1 |
| D. | 該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
考點:
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反應類型的判定.
專題:
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分析,反應后質量增加的是生成物,減少的是反應物.由表格信息可知4.6g+4.0g+0+0=0+0.4g+8.0g+a,a=0.2,反應后A質量為5克,A質量減少是反應物;B質量減少了也是反應物;C質量增加為生成物,D質量增加的是生成物.
解答:
解:A、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數(shù)字沒有增減,故錯誤;
B、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由表格信息可知4.6g+4.0g+0+0=0+0.4g+8.0g+a,a=0.2,故錯誤;
C、設BD的相對分子質量為b、d,則2b:d=(4.0g﹣0.4g):0.2,則b:d=9:1,故正確;
D、復分解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該反應不一定是復分解反應,還有可能是氧化還原反應等,故錯誤;
故選C
點評:
解此題需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認真分析各物質的質量變化情況,仔細推敲,即可求解.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完成如下圖所示兩個實驗。已知所用實驗裝置氣密性良好;實驗一中的樣品取自于市售的某品牌“暖寶”(一種防寒取暖用品),成分為鐵粉、活性炭粉和少量氯化鈉。
關于該實驗,有如下說法:①實驗時濾紙包要用少量水潤濕;②安裝氣球有助于實驗安全;③白磷要足量且熄滅即可打開彈簧夾;④實驗后濾紙包中可觀察到有紅色固體;⑤實驗證明化學反應中不是只有氧化反應才放熱;⑥兩個實驗均能證明空氣是混合物且其中約含1/5體積的氧氣。其中正確說法的個數(shù)有( )
A.2個 B.3個 C.4個 D.5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以下是實驗室常見的一些化學儀器,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上圖中寫出標數(shù)字的儀器名稱:①▲②▲
(2)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為▲,在進行實驗時,試管口應放▲,以防止加熱時▲;制取過程中,氧氣用排水法收集完成后,停止加熱時,正確操作是▲,防止▲。
(3)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選用的發(fā)生和收集裝置分別是▲和▲。
(4)現(xiàn)按下圖所示操作流程探究氧氣的性質:
上述操作探究的內容是▲。
在上述C操作中,為了使該物質與氧氣完全反應,正確的操作方法是▲。
D操作中用燒杯傾倒的液體是▲。
(5)通常情況下,氨氣(NH3)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實驗室用加熱氯化銨和消石灰的固體混合物制取氨氣。實驗室制取和收集氨氣的裝置組合是▲和 ▲。
(6)右圖是某學生設計的一種有洗氣、檢驗、貯氣等用途的裝置。
①當用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時,瓶內沒有水,氣體從▲
(填“a”或“b”)處導管通入;
②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應先▲,再在▲ (填“a”或“b”)處
和發(fā)生裝置連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控制變量法是實驗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設計方案探究目的不能實現(xiàn)的是( )
A. 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是否需要與氧氣接觸
B. 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是否需要達到一定溫度
C. 乙中①③對比可探究鐵的銹蝕條件與氧氣是否有關
D. 乙中①②③對比可探究鐵的銹蝕條件與氧氣和水等物質是否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依據(jù)如圖進行實驗(夾持儀器略去).實驗過程:①通入N2,點燃酒精燈,一段時間后,a、b中均無明顯現(xiàn)象;②熄滅酒精燈,立即改通O2,a中無明顯現(xiàn)象,b中紅磷燃燒.
(1)實驗過程②中,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實驗過程②中,對比a、b中的實驗現(xiàn)象,可知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
(3)實驗過程中,能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的實驗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部分數(shù)據(jù)如下表:
物質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應前質量/g | 18 | 1 | 2 | 32 |
反應后質量/g | X | 26 | 2 | 12 |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 | 反應后物質甲的質量為13g |
| B. | 乙是反應物 |
| C. | 參加反應的甲和丁的質量為1:4 |
| D. | 物質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銅與稀硝酸反應可產(chǎn)生一種氣體X,方程式為3Cu+8HNO3═3Cu(NO3)2+2X↑+4H2O,則X的化學式是( )
| A. | H2O | B. | NO | C. | Cu | D. | N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面兩幅示意圖分別表示生成氯化鈉的不同化學反應.請根據(jù)圖示回答相關問題:
(1)圖甲是金屬鈉與氯氣反應生成氛化鈉的微觀示意圖.由圖甲可知,原子在化學反應中的表現(xiàn)主要是由原子的 (填序號)決定的.
A.最外層電子數(shù) B.核外電子數(shù) C.電子層數(shù) D.質子數(shù)
原子得到或失去電子后轉變成的 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基本粒子.
(2)圖乙是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該反應的實質是 結合生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