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02145 102153 102159 102163 102169 102171 102175 102181 102183 102189 102195 102199 102201 102205 102211 102213 102219 102223 102225 102229 102231 102235 102237 102239 102240 102241 102243 102244 102245 102247 102249 102253 102255 102259 102261 102265 102271 102273 102279 102283 102285 102289 102295 102301 102303 102309 102313 102315 102321 102325 102331 102339 211419
科目:
來源:2007北京豐臺初三化學第一學期期末試題-新人教
題型:058
|
根據(jù)下列制取氧氣的裝置圖回答問題.
| (1) |
寫出儀器①、②的名稱①________;②________.
|
|
(2) |
實驗室常用________色的高錳酸鉀來制取氧氣,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
|
(3) |
A圖中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原因是________;試管口放一團棉花的原因是________;用B裝置收集氧氣,驗滿的方法是________.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6~2007學年江西省南昌十九中初三年級化學第三次月考
題型:058
現(xiàn)有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按下圖裝置做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實驗.
他們的做法是:將反應前的裝置放在各自的托盤天平左盤上稱量,然后取下使反應物之間接觸反應,反應結束后再放回托盤天平上,觀察天平平衡情況,這三位同學的實驗中天平仍然平衡的是________,天平不能平衡的是________,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寫出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6~2007學年福建省尤溪三中九年級上學期化學期末綜合評價試題-新人教
題型:058
小新用在空氣中燃燒鎂帶的實驗來探究質(zhì)量守恒定律:
(1)鎂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2)完全燃燒后,稱量剩余的固體的質(zhì)量比反應前鎂帶的質(zhì)量還輕.聯(lián)系實驗過程分析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6~2007學年福建省尤溪三中九年級上學期化學期末綜合評價試題-新人教
題型:058
下圖從左到右位次為甲、乙、丙三位同學探究物質(zhì)燃燒條件的實驗(信息點:當吸入或接觸五氧化二磷粉塵時,能與粘膜表層、眼、皮膚的水分反應,對局部有強烈的腐蝕性刺激作用,嚴重者可引起中毒性肺炎、肺水腫.)根據(jù)上述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防止空氣污染,應選擇________同學的實驗方案最好,不選擇其它實驗方案理由是________;
三位同學在做實驗時發(fā)現(xiàn)銅片上的紅磷不能燃燒說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6-2007學年度北京市東城區(qū)第一學期期末初三化學試卷-新人教
題型:058
|
在化學課上同學們用如下圖所示裝置來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實驗步驟如下:先用彈簧夾夾住乳膠管,再點燃紅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請你根據(jù)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 (1) |
紅磷燃燒時可觀察到的主要現(xiàn)象是________,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說明空氣中的________被消耗了.
|
|
(2) |
實驗完畢后,發(fā)現(xiàn)某同學所實驗的廣口瓶內(nèi)水面上升明顯小于瓶內(nèi)空氣體積的1/5,你認為產(chǎn)生問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寫出一條).
|
|
(3) |
通過該實驗可推論出氮氣的性質(zhì)有________(寫出兩條).
|
|
(4) |
該實驗若將紅磷改為硫是否可以?原因是什么?________.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初三化學期中考試(2006-11)-新人教
題型:058
已知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21%,小蘭同學用如圖裝置進行驗證,實驗后發(fā)現(xiàn)測得的氧氣體積分數(shù)小于1/5,請你幫她分析造成這種結果的可能原因(至少答兩點):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6年4月洋思中學初三化學實驗與探究專項練習
題型:058
|
實驗室常用石蕊試紙檢驗物質(zhì)的酸堿性;已知:酸性物質(zhì)使藍色的石蕊試紙變紅,堿性物質(zhì)使紅色的石蕊試紙變藍.某學生想要通過碳酸氫銨分解產(chǎn)生的氨氣來探究氨水具有堿性,而氨氣不具有堿性,按下圖所示進行實驗:
[已知NH4HCO3NH3↑+H2O+CO2↑、2NH3+H2SO4=(NH4)2SO4]
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 (1) |
向A燒杯中加濃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B管的作用是________.
|
|
(2) |
若氨氣不具有堿性,則C瓶中石蕊試紙(填:變藍色、不變色下同)________,氨水具有堿性,則D瓶中石蕊試紙________.
|
|
(3)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常樂初中第二次階段性過關測試 初三化學
題型:058
|
馬強和幾位同學在實驗室用下列裝置制取幾種氣體:
| (1) |
寫出圖中標有①、②的儀器名稱:①________,②________.
|
|
(2) |
馬強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他選擇上述裝置中的A作為制取裝置.你認為A裝置中還缺少________.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如果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應該與________裝置連接,此時當收集滿氧氣后,應該如何操作?________.實驗結束后,陳超問:“我怎么知道這氣體就是氧氣?”請你設計實驗消除他的疑問:________.
|
|
(3) |
陳超用同時想到在實驗室中用電解水的方法來得到氧氣,試分析此方案是否實用?________.
|
|
(4) |
實驗室選用B和C裝置可制取氧氣,判斷O2已收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_.寫出制取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常樂初中第二次階段性過關測試 初三化學
題型:058
|
如圖為電解水的裝置,據(jù)實驗的有關現(xiàn)象回答:
| (1) |
A為電源的________極,(填正或負)D管中氣體的檢驗方法是用________來檢驗.
|
|
(2) |
如D管中氣體的密度是C管中氣體密度的16倍,則C管中氣體與D管中氣體的質(zhì)量比為________.
|
|
(3) |
由實驗得出水是由________組成的,你認為還可得出哪些結論?________(只需說一條)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三點一測叢書 九年級化學 (下) 人教版
題型:058
|
下圖所示裝置用于測定蝗蟲呼吸作用的速率,圖中的NaOH溶液能夠充分吸收瓶中的CO2氣體,據(jù)圖回答問題:(實驗裝置足以維持實驗期間蝗蟲的生命活動,瓶口密封)
| (1) |
該裝置可測定蝗蟲呼吸作用過程中吸收O2的速率還是釋放CO2的速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
15分鐘后,U形管左右兩側的管內(nèi)液面位置有何改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 |
B瓶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