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03573  103581  103587  103591  103597  103599  103603  103609  103611  103617  103623  103627  103629  103633  103639  103641  103647  103651  103653  103657  103659  103663  103665  103667  103668  103669  103671  103672  103673  103675  103677  103681  103683  103687  103689  103693  103699  103701  103707  103711  103713  103717  103723  103729  103731  103737  103741  103743  103749  103753  103759  103767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013

在電解水實驗中如果與電源正極相連的試管內匯集了aL氣體,那么與電源負極相連的試管內匯集

[  ]

AaL

B0.5aL

C2aL

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13

199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AhmedHZewail開創(chuàng)了“飛秒()化學”的新領域,使運用激光光譜技術觀測化學反應的分子中原子的運動成為可能.你認為該技術不能觀察到的是

[  ]

A.化學反應中原子的運動

B.化學變化中反應物分子的分解

C.原子核內部結構

D.化學變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13

近代著名化學家道爾頓在著作中說:“一切物質都是由數(shù)量巨大的、極微小的粒子(原子)構成的,這些粒子間通過引力互相結合,我們不能創(chuàng)造原子,不能分裂原子,我們能實現(xiàn)的變化,無非把原先結合在一起的原子分開,或原先分開的原子結合起來.”有人對其觀點作了如下修正,你認為其中正確的是

[  ]

①“一切物質”應改為“有的物質”

②“變化”只能指“化學變化”而不能指其他任何變化

③不能“創(chuàng)造”或“分裂”原子應指明不能用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的方法“創(chuàng)造”或“分裂”原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13

近來有研究報告稱,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氣和氧氣后,水的去污能力將大大增強.對此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

[  ]

A.“普通水”含有氮分子

B.“普通水”含有氧分子

C.除去氧氣后的水就不再含有氧元素

D.氮氣和氧氣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13

原子與分子的區(qū)別是

[  ]

A.分子大,原子小

B.原子組成分子,分子組成物質

C.分子重,原子輕

D.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13

氫氣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能源,以水為原料大量制取氫氣最理想的途徑是

[  ]

A.利用太陽能直接使水分解制氫氣

B.以焦炭和水為原料制氫氣

C.用熾熱的鐵和水反應制氫氣

D.由熱電廠提供電力電解水制氫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13

理論上電解水時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但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得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略大于21,針對這一發(fā)現(xiàn),你認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

A.反復實驗多次查找原因

B.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與理論值相差不多,可以認為實驗已經(jīng)成功

C.大膽提出假設,氧氣比氫氣易溶于水

D.查找實驗裝置是否漏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13

如圖為水的三態(tài)變化時的粒子示意圖,則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在狀態(tài)甲時,其體積和形狀不隨容器改變

B.狀態(tài)乙是水蒸氣

C.蒸發(fā)是由狀態(tài)丙轉變成狀態(tài)乙的現(xiàn)象

D.由狀態(tài)乙轉變成狀態(tài)甲時,需吸收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13

電解一定量的水,當某一電極上產(chǎn)生5mL氣體時,另一電極產(chǎn)生的氣體體積可能是

[  ]

A2.5mL5mL

B5mL10mL

C10mL15mL

D10mL2.5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13

通電使水分解,若得到10mL氧氣,則得到氫氣的體積是

[  ]

A5mL

B10mL

C15mL

D2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