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109011  109019  109025  109029  109035  109037  109041  109047  109049  109055  109061  109065  109067  109071  109077  109079  109085  109089  109091  109095  109097  109101  109103  109105  109106  109107  109109  109110  109111  109113  109115  109119  109121  109125  109127  109131  109137  109139  109145  109149  109151  109155  109161  109167  109169  109175  109179  109181  109187  109191  109197  109205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水是我們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見的物質(zhì)之一。
(1)下列生活中的“水”屬于純凈物的是        (填序號)。
A.湖水    B.雨水    C.蒸餾水     D.地下水
(2)保護水環(huán)境、珍愛水資源,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wù)。下列做法有利于保護水資源的是          (填序號)。
A.大量使用化肥農(nóng)藥     B.工業(yè)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3)要證明某水樣是硬水還是軟水,可向其中加入          。
(4)利用下圖裝置我們認識了水的組成,試管“1”中的氣體是       ,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此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屬于          。

(5)水是常見的溶劑,將200克30%的氫氧化鈉溶液稀釋成10%的溶液用于制作葉脈書簽,需加水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分)實驗室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相關(guān)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①②中屬于加熱儀器的是   (填名稱 )。從A-F裝置中有一個裝置是錯誤的,改進方法是       。
(2)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字母);實驗結(jié)束后,某同學發(fā)現(xiàn)水槽中的水變成了淺紫紅色,從實驗操作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若用B和C裝置制取氧氣,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選用的塊狀固體藥品為        ;若用F裝置檢驗二氧化碳,應在其中裝入適量的       ,出現(xiàn)          現(xiàn)象時,證明有二氧化碳產(chǎn)生。
(4)若要制取氫氣,可以使用D或E裝置收集的原因是                        ;若選用F裝置代替D裝置收集氫氣,氣體應從      (填“長”或“短”)導管口 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分)水是生命之源,愛護水資源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請回答下列有關(guān)問題:
(1)請舉出你在生活中節(jié)約用水的一種做法:                                                。
(2)下列是一些凈水的方法,其中可使硬水變成軟水的是:      。(填序號)
①過濾  ②蒸餾 ③沉淀 ④煮沸
(3)下列物質(zhì)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填序號).
①面粉      ②蔗糖      ③植物油     ④冰塊
(4)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一段時間后,理論上A試管中產(chǎn)生的氣體與B試管中產(chǎn)生的氣體的體積比
為         。該實驗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水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在生產(chǎn)、生活和科研中有重要意義。
①下圖是水的電解實驗,反應的化學方程是為(8),正極產(chǎn)生的氣體為(9), 如果試管1中產(chǎn)生氣體的分子數(shù)為6.02×1023個,則試管1中產(chǎn)生氣體的質(zhì)量為(10)g。

②水是一種最常用的溶劑。在A、B、C、D四個燒杯中分別裝有等量的
水,在t℃時,向A、B、C燒杯中分別加入25g、15g、5g甲物質(zhì),向D
燒杯加入25g乙物質(zhì),充分溶解后,靜置,現(xiàn)象如下圖1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Ⅰ.在圖1四個燒杯的溶液中,(11)(填“A”、“B”、“C”或“D”)燒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Ⅱ.圖2分別為兩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其中可表示乙物質(zhì)的是(12)(填“a”或“b”);要使A燒杯中剩余固體繼續(xù)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13)。
Ⅲ.室溫下,將一瓶a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時間,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由5%變了10%,放置前后溶液中所含水(溶劑)的質(zhì)量比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按下列要求填空:
①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zhì)是(1);
②常用于食品包裝袋中的干燥劑是(2);
③天然存在最硬的礦物質(zhì)的化學式(3);
④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它屬于化肥中的(4)肥,草木灰屬于(5)(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⑤鎂帶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2Mg+CO2C+2MgO,反應中的氧化劑是(6).該反應中鎂帶中的鎂元素轉(zhuǎn)變?yōu)?u>(7)(填“化合”或“游離”)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今年“兩會”期間,北京連續(xù)出現(xiàn)嚴重的霧霾天氣,給人們出行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國家環(huán)境保護部門對外公布《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標準》,將PM2.5作為評價項目納入標準。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
(1)霧霾天氣導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為這種天氣,空氣中       大量增加(填字母序號);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可吸入顆粒物 D.二氧化硫
(2)防PM2.5專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的          作用;
(3)請你提出一條防治空氣污染的合理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13 年濟南市整合趵突泉、大明湖、五龍?zhí)、護城河等旅游資源,組建天下第一泉風景區(qū),它集獨特的自然山水景觀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于一體,為 5A 級景區(qū)。

(1)趵突泉水屬于___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某化學小組的同學對護城河的水樣進行了相關(guān)的研究,現(xiàn)要用  pH 試紙粗略測定河水的酸堿性強弱,測定的具體方法是                                                                             
                                                                                 
                                                                                 
(3)為了檢驗大明湖水是軟水還是硬水,可向水樣中加入___________,攪拌。
(4)濟南是泉水之都,對泉水的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填序號)

A.清澈的泉水是溶液 B.蒸餾是凈化程度最高的凈水方法
C.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泉水的硬度 D.過濾可以除去泉水中的可溶性雜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 分)按要求從氫氧化鈣、二氧化碳、氯化鉀、氧氣、硫酸鋇、鹽酸中選擇合適的物質(zhì),將其化學式填寫在下列橫線上。
(1)可用于氣割、氣焊的單質(zhì)是           (2)其固體能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3)可用于含酸量超標污水處理的是       (4)一種難溶性的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化學幫助我們認識身邊的物質(zhì)
① 活性炭可以去除冰箱異味,這是利用了它的 (1) 性;
② 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質(zhì)是 (2) ;
③ 用于除去鐵銹的溶液是 (3) ;
④ 自來水生產(chǎn)中加入氯氣的作用是 (4) ;
⑤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 (5) ,用草木灰樣品進行焰色反應,透過藍色的鈷玻璃可以看到火焰呈 (6) 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分)今年,我市淡水資源短缺,節(jié)約用水、污水處理的戰(zhàn)役已經(jīng)打響,作為城市小主人的同學們請回答下列問題:
(1)向水樣中加入明礬攪拌溶解,靜置一段時間后,進行             (填操作名稱),除去固體小顆粒,再向濾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樣中的顏色和異味。
(2)飲用酸堿度過大或硬度過大的水都不利于人體健康,可用               來測定水的酸堿度,生活中使硬水軟化的常用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