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31681  131689  131695  131699  131705  131707  131711  131717  131719  131725  131731  131735  131737  131741  131747  131749  131755  131759  131761  131765  131767  131771  131773  131775  131776  131777  131779  131780  131781  131783  131785  131789  131791  131795  131797  131801  131807  131809  131815  131819  131821  131825  131831  131837  131839  131845  131849  131851  131857  131861  131867  131875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何合理、高效、節(jié)約地使用煤、石油、天然氣這三大當今世界最主要的化石燃料,加緊開發(fā)、研制其它清潔能源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課題,是發(fā)展低碳經(jīng)濟的當務之急.回答下列問題:
(1)天然氣是樂山城市家庭的主要生活燃料.為防止因天然氣泄漏造成危險,可在家中安裝報警器,在甲、乙兩圖中,安裝位置正確的是
 
;寫出天然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2)如直接用煤作家用燃料既污染空氣又浪費能源.煤燃燒時產(chǎn)生的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之一.
(3)我國自主研發(fā)的一種電動汽車使用的能源是新型鋰電池,從化學角度看,與使用汽油的汽車相比其優(yōu)點是(舉出一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將8g銅和鐵的混合物粉末置于5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應.過濾將固體粉末在空氣中充分灼燒,測得其反應后的固體質(zhì)量仍為8g.求:
(1)原固體粉末中銅的質(zhì)量分數(shù);
(2)生成氫氣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10克,通入適量氧氣,使其中的一氧化碳恰好燃燒,將燃燒后的氣體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沉淀30克.求:
(1)氣體燃燒后二氧化碳質(zhì)量是多少?
(2)原混合氣體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當水蒸氣通入裝有濃硫酸的洗氣瓶,有什么現(xiàn)象?
(2)無色酚酞遇堿變紅后,滴加鹽酸,有什么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隨意丟棄廢舊干電池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而廢舊干電池中的許多物質(zhì)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請根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示中屬于金屬單質(zhì)的是
 
,屬于氧化物的是
 
(寫化學式).
(2)將鋅皮洗凈后可用于制取氫氣,則鋅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取干電池內(nèi)的填充物溶于水,過濾,得到A的溶液和黑色不溶物,灼燒黑色不溶物得MnO2.MnO2在實驗室制取氧氣中起的是
 
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一份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10%的氯化鈉溶液蒸發(fā)掉40g水后,其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變?yōu)?0%,則原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在實驗室進行有關濃硫酸的試驗,觀察瓶上的標簽(如下所示).他從瓶中倒出100毫升濃硫酸配置成稀硫酸,問:
濃硫酸(H2SO4)  500毫升
濃度(質(zhì)量分數(shù)) 98%
密度 1.84克/厘米3
相對分子質(zhì)量 98
強腐蝕性,陰冷,密封貯藏
(1)他將這100毫升濃硫酸配制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的稀硫酸需水多少毫升?
(2)在試驗室中稀釋濃硫酸時,是如何操作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回答下列問題:
圖中A燒杯盛有濃氨水,B燒杯內(nèi)是滴加了幾滴酚酞溶液的蒸餾水,過一會兒,B燒杯內(nèi)溶液由無色變成
 
色;本實驗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將10g C12H22O11溶于20g H2O中,求所得溶液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填寫符合要求化學符號.
(1)五個氧分子
 

(2)硅原子
 

(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與最多的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
 

(4)帶2個單位正電荷的鈣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