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統(tǒng)一測試(一)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護水資源的是
A.使用節(jié)水型馬桶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 D.工業(yè)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統(tǒng)一測試(一)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所示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前在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記號。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實驗時紅磷一定過量
B.點燃紅磷前先用彈簧夾夾緊乳膠管
C.紅磷熄滅后立刻打開彈簧夾
D.最終進入瓶中水的體積約為氧氣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統(tǒng)一測試(一)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中考體育考試中,很多學生在測試結束后感覺小腿酸痛,這是因為在劇烈的高強度運動中,人體內的葡萄糖(C6H12O6)會進行無氧反應,產生乳酸(C3H6O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乳酸是一種氧化物
B.1個乳酸分子是由3個碳原子和3個水分子構成
C.葡萄糖與乳酸中所含的原子種類相同
D.葡萄糖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統(tǒng)一測試(一)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元素周期表中鈉元素的信息如圖所示,對圖中信息理解不正確的是
A.質子數為11 B.元素名稱為鈉
C.元素符號為 Na D.核外電子數為22.9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統(tǒng)一測試(一)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亞硝酸鈉(NaNO2)是一種常用的防腐劑,有咸味,易溶于水,有毒。在320℃時分解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與鹽酸作用會放出紅棕色氣體。亞硝酸鈉在食品中的添加量必須嚴格控制。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可用鹽酸鑒別亞硝酸鈉和食鹽
B.亞硝酸鈉可以加到食品中,但添加量要符合規(guī)定
C.亞硝酸鈉受熱分解放出的氣體可能是NH3
D.亞硝酸鈉由三種元素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統(tǒng)一測試(一)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物中有單質
B.該反應為置換反應
C.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1:1
D.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統(tǒng)一測試(一)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乙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將甲的飽和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嚎刹捎媒禍氐姆椒?/p>
C.t1℃時,甲、乙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不一定相等
D.t2℃時,將甲、乙等質量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甲析出的固體一定大于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統(tǒng)一測試(一)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4個坐標圖分別表示4個實驗過程中某些質量的變化,其中正確的是
A | B | C | D |
向一定量鐵粉中滴加稀鹽酸 | 向一定量硫酸銅溶液中不斷加入鋅粉 | 加熱一定量高錳酸鉀固體 | 向一定量氫氧化鈉 溶液中滴加稀鹽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統(tǒng)一測試(一)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4分)化學在生活和工農業(yè)生產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1)防毒面具里的活性炭除去毒氣是利用活性炭具有 。
(2)青少年成長需要充足的蛋白質和鈣。這里的“鈣”是指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下列各組食物中富含蛋白質的是 (填序號)。
A.雞蛋 B.青菜 C.米飯 D.牛奶
(3)材料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有機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出現是材料發(fā)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主要材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
A.汽車輪胎 B.不銹鋼 C.棉花 D.木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統(tǒng)一測試(一)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3分)餃子是中國傳統(tǒng)食品,是吉祥幸運的象征,小明通過觀察媽媽包餃子聯想到了許多化學知識。
(1)調餡時使用鐵強化醬油,醬油中加鐵是為了防止 。
(2)餃子煮熟后關閉燃氣閥門,此操作運用的滅火原理是 。
(3)用漏勺撈餃子與化學基本操作中的 原理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