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43433  143441  143447  143451  143457  143459  143463  143469  143471  143477  143483  143487  143489  143493  143499  143501  143507  143511  143513  143517  143519  143523  143525  143527  143528  143529  143531  143532  143533  143535  143537  143541  143543  143547  143549  143553  143559  143561  143567  143571  143573  143577  143583  143589  143591  143597  143601  143603  143609  143613  143619  143627  211419 

科目: 來源:2017屆山東省濰坊安丘市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拉練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信息分析題

食鹽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請回答下列問題。

(1)請完善實驗室除去粗鹽中泥沙等難溶性雜質的實驗步驟。

①操作Ⅰ所用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和

②在蒸發(fā)過程中,待 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濾液蒸干。

(2)由于粗鹽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雜質,不能滿足化工生產的要求,因此必須將粗鹽進行精制。流程如下圖。

①加入稍過量的Na2CO3溶液除了能除去粗鹽中的CaCl2外,它還有一個作用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②通過操作Ⅲ所得濾液中的溶質有 (用化學式表示)。

(3)若有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不飽和溶液100 kg,要將其變成20 ℃時氯化鈉的飽和溶液,以滿足化工生產的需要,可采用的最簡便方法是 。已知:20 ℃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山東省濰坊安丘市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拉練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信息分析題

歸納是學習的重要方法,小芳在復習鹽酸的性質時,歸納出鹽酸的五條化學性質(如圖1所示,連線表示相互反應);小明為表示反應實質繪制圖2、圖3.請根據下列圖示和要求回答問題:

(1)圖1中為了驗證性質①,小紅將紫色石蕊溶液滴加到鹽酸溶液中,溶液變 色;圖1中A所表示的物質類別是

(2)圖2描述了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的微觀實質,圖2中A、B、C處應填入的化學式或離子符號依次為

(3)圖3是鎂和鹽酸反應過程的微觀示意圖,從微觀角度看,該反應有效相互作用的微粒是 (寫微粒符號,下同),產生的新微粒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山東省濰坊安丘市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拉練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信息分析題

請按要求完成下列金屬性質的實驗:

研究一:金屬與酸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

(1)打磨后的鎂條與稀鹽酸反應,試管外壁發(fā)燙,說明該反應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2)實驗測得反應中產生的氣體的速率(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請根據t1﹣t2時間段反應速率變化,說明化學反應速率受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影響.

研究二:金屬與鹽溶液反應過程中的相關變化.

(1)某同學用硫酸銅溶液把“鐵勺”變“銅勺”,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2)在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充分反應后,下圖描述相關變化曲線,一定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山東省濰坊安丘市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拉練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某興趣小組以“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能否發(fā)生反應”為課題進行了科學探究。如圖1所示,小組同學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加入稀硫酸,一會兒會發(fā)現忘記了滴加指示劑,因此,他們停止滴加稀硫酸,并對燒杯內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是否發(fā)生了反應進行探究。

(1)小組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試紙,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滴在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讀溶液的pH
 

pH 7
(填“>”、“=”或“<”)
 

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了反應,且稀硫酸過量了
 

(2)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同學們經過討論一致認為,不用上述方法,用其他試劑也可以證明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能發(fā)生反應,于是分成甲、乙兩組繼續(xù)試驗:

甲組實驗:探究CuSO4溶液是否可以證明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

【實驗操作及現象】如圖2,向a試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時無明顯現象,再滴加CuSO4溶液時沒有出現藍色沉淀。

【實驗結論】通過以上實驗操作及現象,你認為用CuSO4溶液 (填“可以”或“不可以”)證明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能發(fā)生反應。

乙組實驗:探究BaCl2溶液是否可以證明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

【實驗操作及現象】如圖3,向b試管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時無明顯現象,再滴加BaCl2溶液時出現白色沉淀。

【實驗結論】通過以上實驗操作及現象,你認為用BaCl2溶液 (填“可以”或“不可以”)證明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能發(fā)生反應,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山東省濰坊安丘市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拉練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甲、乙、丙三位同學對氯化鎂樣品(僅含氯化鋁雜質)進行如下檢測:取457g樣品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得到8000g溶液,再逐漸加入固體氫氧化鈉,反應得到沉淀和加入的氫氧化鈉的質量圖象如圖:(已知氫氧化鋁沉淀可以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無色溶液,反應方程式為Al(OH)3+NaOH═NaAlO2+2H2O)

X軸表示加入氫氧化鈉的質量,Y軸表示生成沉淀的質量.W為116克,K為272克,試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圖象中,A點氫氧化鈉的質量為  g,B點氫氧化鈉的質量與A點氫氧化鈉的質量的差值為   g.

(2)計算氯化鎂樣品的質量分數(保留到0.01),寫出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南省長沙長郡教育集團九年級下學期第六次限時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我們生活在不斷變化的物質世界中,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 濃鹽酸的揮發(fā) B. 濃硫酸吸水 C. 生石灰吸水 D. 磁懸浮列車中液氮制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南省長沙長郡教育集團九年級下學期第六次限時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實驗操作或記錄正確的是

A. 稀釋濃硫酸時,將水沿燒杯壁慢慢倒入濃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B. 打開裝有濃鹽酸的試劑瓶,可看到白煙

C. 用托盤天平稱取5.4g氯化鈉

D. 測溶液pH值時,將待測液傾倒在pH試紙上,將pH試紙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南省長沙長郡教育集團九年級下學期第六次限時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描述了春天晴暖、鳥語花香的山村美景。下列從微觀角度對“花氣襲人知驟暖”的解釋最合理的是( )。

A. 微粒的體積小、質量輕 B. 微粒間有空隙

C. 微粒在不斷運動 D. 溫度越高,微粒運動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南省長沙長郡教育集團九年級下學期第六次限時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表是小明制定的食譜,為使營養(yǎng)均衡,在“你的補充”欄可以選填的食物是

主食

米飯、饅頭

副食

燒雞塊、咸鴨蛋、紅燒魚、花生米

飲料

牛奶

你的補充

A. 涼拌黃瓜 B. 糖醋魚 C. 紅燒豆腐 D. 蛋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南省長沙長郡教育集團九年級下學期第六次限時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發(fā)現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青蒿素(化學式為C15H2205),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從而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下列關于青蒿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青蒿素的一個分子中含有42個原子

B. 青蒿素屬于無機物

C. 青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2

D. 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6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