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44316  144324  144330  144334  144340  144342  144346  144352  144354  144360  144366  144370  144372  144376  144382  144384  144390  144394  144396  144400  144402  144406  144408  144410  144411  144412  144414  144415  144416  144418  144420  144424  144426  144430  144432  144436  144442  144444  144450  144454  144456  144460  144466  144472  144474  144480  144484  144486  144492  144496  144502  144510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氧氣和氮氣混合氣體的密閉容器中燃燒,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反應前后混合氣體中氮氣的質量分數不變
B.反應后氣體混合物的組成有3種情況
C.若反應后氣體是3種氣體的混合物,則其中C、O元素的質量比一定小于12:16
D.若反應后氣體中有氧氣,則容器中C、O元素的質量比大于12: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不具有啟普發(fā)生器的工作原理的裝置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發(fā)生裝置.

 ①儀器a的名稱是試管;用D裝置制取氣體時,固體應在液體之前(選填“前”或“后”)加入.
 ②寫出能用C裝置制取氣體的化學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或CaCO3+2HCl=CaCl2+H2O+CO2↑,能使氣體較平穩(wěn)產生的操作是控制分液漏斗中液體的滴加速度.
③已知反應:C+2H2SO4(濃)$\stackrel{△}{→}$2H2O+2SO2↑+CO2↑.實驗室不能(選填“能”或“不能”)用此反應來制取二氧化碳,理由是收集的氣體不純凈.
④對A、C裝置的比較,分析正確的是Ⅳ.
Ⅰ.都能控制加入液體的速度
Ⅱ.都能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
Ⅲ.都不能用于粉末狀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
Ⅳ.裝置A圖示的是反應停止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用如圖裝置進行C、CO還原CuO的實驗并檢驗產物.

①用裝置甲進行實驗,在C和CuO的試管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黑色粉末變成亮紅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
②用裝置乙進行實驗,要先通一會兒一氧化碳再加熱的原因是排凈玻璃管中的空氣,防止發(fā)生爆炸;錐形瓶中盛放的石灰水要足量,其作用是檢驗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并除去二氧化碳.
③對于裝置乙,符合其設計意圖的是ABD.(用編號表示)
A.說明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
B.既說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
C.能測定實驗中消耗的一氧化碳質量
D.有效防止了一氧化碳擴散到空氣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物質的鑒別方案錯誤的是(  )
A.食鹽水和稀醋酸:聞氣味B.氯化鈉和無水硫酸銅:加水
C.空氣和二氧化碳:燃著的木條D.氧氣和氮氣:觀察顏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用碳、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儀器、裝置如圖.(連接裝置的橡皮管省略)

請回答以下問題:
①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除A裝置外,還需選用的儀器、裝置組合是DG(填字母),選用該儀器、裝置的目的是導出CO2和CO、檢驗CO2,處理CO.
②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將A中的酒精燈換成酒精噴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CuO+C$\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
③用碳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兩個實驗中,裝置A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黑色固體逐漸變成紅色.
④現(xiàn)有一包混有少量碳粉的氧化銅粉末,為了測定其碳粉的質量分數,稱取m g樣品
進行高溫加熱,實驗過程中獲取兩組數據:
Ⅰ.反應前后儀器a中質量減少x g;
Ⅱ.吸收生成物的儀器中質量增加y g.
假設反應充分,稱量準確,你認為應選擇哪組數據進行計算會更為合理準確?你的理由是Ⅰ;Ⅱ中,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被全部吸收,請列出計算碳粉質量分數的式子$\frac{3x}{11m}$.(用m、x、y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請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①將圖1和圖6連接可以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證明氧氣已經集滿的現(xiàn)象是集氣瓶口有氣泡逸出.若用圖6收集一瓶含$\frac{1}{4}$空氣的氧氣,操作的方法是在集氣瓶中裝入$\frac{3}{4}$的水,倒置于水槽中進行收集.
②圖2中儀器A的名稱為長頸漏斗,它在裝置中的主要作用是方便隨時添加液體.甲同學用圖2和圖4連接來制取二氧化碳,裝置中加入鹽酸的量至少要浸沒長頸漏斗末端.
③乙同學在圖2基礎上增加了一塊帶孔的隔板(如圖3),則大理石應放在a處(填“a”或“b”),該裝置中加入鹽酸的量至少要浸沒大理石;若加入鹽酸過多,則有可能產生的后果是關閉止水夾后,鹽酸從長頸漏斗溢出,要使反應停止,其操作是關閉止水夾.
④丙同學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反應前他事先往試管中加入了少量的水,甲同學由此產生了疑問,提出了猜想:
猜想1:加水可以起到稀釋的作用,使反應速度變緩.
猜想2:…
甲同學根據猜想進行了實驗:每次取15mL 15%的過氧化氫溶液,稀釋成不同溶質質量分數,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進行實驗.記錄數據如下:
實   驗1234[]5
過氧化氫溶液溶質質量分數1%3%5%10%15%
MnO2粉末用量/g0.50.50.50.50.5
收集到500mL氣體時所用時間/s5601861033512
反應后液體溫度/℃2638435971
根據表中數據可知: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對反應速度的影響是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甲同學的猜想2是:加水可以降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牽手表示相鄰的兩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會發(fā)生化學反應.A、B、C、D和E分別是木炭、鎂條、二氧化碳、鐵絲和氧氣中的一種物質,其中B在通常情況下不助燃不可燃,但是A可以在B中燃燒,C具有吸附性.
①寫出物質的化學式:BCO2,EFe.
②A和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Mg+CO2$\frac{\underline{\;點燃\;}}{\;}$C+2MgO.
③B和C反應過程中,B作氧化劑(填“氧化劑”或”還原劑”).
④E在D中燃燒的現(xiàn)象是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放出熱量.
⑤圖中的牽手關系中,屬于化合反應的個數為3.
⑥除了圖中的牽手關系外,還能互相牽手的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Mg+O2$\frac{\underline{\;點燃\;}}{\;}$2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①煤、石油和天然氣是三大化石燃料.
②生活中常用到“含氟牙膏”、“高鈣牛奶”等,這里的氟、鈣是指元素(填“單質”、“分子”、“原子”或“元素”).
③廚房炒菜時,在客廳能聞到菜香味的主要原因是分子在不斷運動.
④書寫重要的材料常使用碳素墨水的原因是常溫下性質穩(wěn)定.
⑤打開汽水瓶蓋,發(fā)現(xiàn)有大量的氣泡逸出,原因是壓強減小,氣體的溶解度減小.
⑥我國新版飲用水標準中要求使用消毒劑一氯胺(NH2Cl),其摩爾質量為51.5g/mol,0.1mol的NH2Cl中約含氫原子1.204×1023 個(用科學計數法表示),含氮元素的質量1.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請根據圖圖回答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試管,儀器B的名稱是長頸漏斗.
(2)用KClO3與MnO2混合制取和收集純凈O2,應選用上圖中的ACDH(填序號).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分解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實驗室制取和收集CO2,應選用上圖中的ABEF(填序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