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20年江蘇省無錫市經(jīng)開區(qū)中考一�;瘜W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歸納和總結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對除雜的認識 | B食品安全 |
①用硫酸銅溶液除去Cu中混有的Zn ②用點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 ③用碳酸鈣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 ①用工業(yè)用鹽亞硝酸鈉腌制食物 ②服用保健品補充微量元素,也要合理控制攝入量 ③補充維生素A防止夜盲癥 |
C對現(xiàn)象的認識 | D化學學科的價值 |
①花香四溢,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②干冰升華,有大量白霧產(chǎn)生 ③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2:1 | ①研制高效低毒農(nóng)藥,保障糧食生產(chǎn) ②開發(fā)新能源,改善人類生存條件 ③利用化學合成藥物,保障人體健康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20年江蘇省無錫市經(jīng)開區(qū)中考一�;瘜W試卷 題型:單選題
除去下列物質中混有的少量雜質,所選用的試劑及操作方法正確的是( )
選項 | 物質(括號內(nèi)為雜質) | 試劑及操作方法 |
A | CO2 (H2O) | 通過裝有生石灰的干燥管,干燥 |
B | KCl固體(MnO2) | 加水溶解、過濾、蒸發(fā)濾液 |
C | Fe粉(Cu粉) | 加入過量稀硫酸,過濾 |
D | NaCl溶液(MgCl2) | 加入過量NaOH溶液,過濾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20年江蘇省無錫市經(jīng)開區(qū)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向一定質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質量與加入Zn的質量關系,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溶液中的溶質有2種
B.c點溶液中溶質為Zn(NO3)2、Cu(NO3)2
C.取d點的固體,加入稀鹽酸,無氣泡產(chǎn)生
D.若取a~b段溶液,滴加稀鹽酸,有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20年江蘇省無錫市經(jīng)開區(qū)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以下是某同學梳理的知識點
①造成酸雨的氣體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②可以用水來區(qū)分氫氧化鈉固體和氯化鈉固體;
③稀有氣體的原子最外層都是8個電子;④用碳酸鉀可以區(qū)分石灰水、稀鹽酸和食鹽水;
⑤可以用灼燒方法來區(qū)分羊毛和化纖;⑥為了增強肥效,將銨鹽類氮肥和草木灰(堿性)混合施用。其中正確的是
A.②④⑤ B.①②⑤ C.③⑤⑥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20年江蘇省無錫市經(jīng)開區(qū)中考一�;瘜W試卷 題型:單選題
有一包白色固體,可能含有FeCl3、 CaCO3、NaOH、Ba(OH)2、 BaCl2、 Na2SO4中的幾種。為確定其組成,取適量試樣進行下列實驗。請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判斷:.
①取試樣溶于水,攪拌、過濾,得到無色澄清溶液A和白色沉淀B;
②取上述無色澄清溶液A,通入適量的CO2,生成白色沉淀C;
③取上述白色沉淀B,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消失。
綜合上述實驗現(xiàn)象,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由①得原白色固體中一定不含F(xiàn)eCl3,一定含有CaCO3
B.由②③得原白色固體中一定含有Ba(OH)2,一定不含有Na2SO4
C.由實驗現(xiàn)象判斷,白色固體中最多含4種物質
D.由實驗現(xiàn)象判斷,白色固體的組成最多有3種情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20年江蘇省無錫市經(jīng)開區(qū)中考一�;瘜W試卷 題型:填空題
請完成下列思維導圖:
(1)_____(2) _____ (3) ______ (4)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20年江蘇省無錫市經(jīng)開區(qū)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根據(jù)圖文回答問題:
(1)烹調食物時天然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2)清蒸魚富含______(填“油脂”或“蛋白質”)。魚是人體攝入鐵元素的食物來源之一,人體缺鐵會引起____病癥。
(3)聚乙烯能制成薄膜,因為它具有_______(填“熱塑”或“熱固”)性。廢棄塑料不回收會造成______污染。
(4)下列化肥屬于復合肥的是______ (填序號)
a 硫酸鉀
b 硝酸鉀
c 碳酸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20年江蘇省無錫市經(jīng)開區(qū)中考一�;瘜W試卷 題型:實驗題
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圖中標有b的儀器名稱是______。
(2)若實驗室利用B、F裝置組合制取二氧化碳,則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產(chǎn)生的氣體應從F裝置的___ 選填“c”或“d” )端通入。實驗室還可利用B和_____(選填“C”、“D”或“E”)裝置組合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3)實驗室準備用高錳酸鉀制取比較純凈的氧氣,采用的裝置組合是_____,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
(4)潮濕的氯氣具有漂白性,能使大多數(shù)有色物質褪色,某化學實驗興趣小組為了驗證具有漂白性的物質是次氯酸(HClO),設計了如下裝置進行實驗。(已知: )
①實驗過程中,我們會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
②燒杯中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為了吸收多余的氯氣,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③反思:某同學認為還需要增加一個實驗才能真正確定具有漂白性的物質是次氯酸,你認為應該增加的實驗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20年江蘇省無錫市經(jīng)開區(qū)中考一�;瘜W試卷 題型:流程題
1898年德國人首次發(fā)現(xiàn)空氣中的氮能被碳化鈣固定而生成氰氨化鈣(CaCN2),為合成氨工業(yè)奠定了基礎,從而促進了氨堿工業(yè)的全面發(fā)展,工業(yè)上制取純堿的部分流程如下:
(1)氰氨化鈣與水蒸氣反應生成氨氣和碳酸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
(2)碳酸氫鈉只有在固態(tài)時,加熱才會分解,則第IV步中操作的名稱是___。
(3)實驗室從混合氣體H2、N2、CO2中分離出CO2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廣口瓶甲和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藥品分別是______溶液(填化學式)、稀硫酸。
(4)純堿用途廣泛。工業(yè)上可用廢堿渣(主要成分Na2CO3)吸收硫酸廠尾氣中的SO2制備無水Na2SO3,達到減少污染、節(jié)約資源的目的。反應過程中溶液組成變化如圖所示。
①吸收初期(圖中B點以前)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②不斷通入SO2,最終產(chǎn)物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20年江蘇省無錫市經(jīng)開區(qū)中考一�;瘜W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興趣小組成員小茗在家發(fā)現(xiàn)媽媽將拌了“安多夫”粉的肉加入食醋腌制時產(chǎn)生大量氣泡,引發(fā)了極大興趣。興趣小組在查閱資料后得知,“安多夫” 是一種嫩肉粉,其主要成分中含有碳酸氫鈉,聯(lián)想到學過的碳酸鈉,與碳酸氫鈉僅相差一種氫元素, 于是決定對碳酸鈉、碳酸氫鈉和酸的反應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
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稀鹽酸反應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速率是否相同?
[設計與實驗]
(1)小茗設計的實驗如圖所示,實驗時,兩注射器中的稀鹽酸應____(填具體操作),觀察到圖所示兩個氣球膨脹速度來判斷反應的速率。
(2)小紅對小茗的實驗提出了質疑:
①碳酸鈉、碳酸氫鈉固體和稀鹽酸反應都很劇烈,通過觀察很難判斷產(chǎn)生氣體的快慢;
②______。
她認為,應取含碳元素質量相同的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若碳酸鈉的質量仍為0.318g,應稱取碳酸氫鈉的質量為__g (寫出計算過程)
(3)小組同學在老師指導下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①連通管的作用是________。
②分別取等體積、含碳元素質量相同的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稀溶液(各滴2滴酚酞溶液),以及等體積、等濃度的足量稀鹽酸進行實驗。實驗時,溶液顏色變化記錄如表,廣口瓶內(nèi)壓強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
滴入酚酞溶液 | 滴入稀鹽酸,溶液顏色變化 | |
碳酸鈉溶液 | 紅色 | 紅色→淺紅色→無色 |
碳酸氫鈉溶液 | 淺紅色 | 淺紅色→無色 |
[實驗結論]
(4)分析圖所示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到的結論是:相同條件下,______和稀鹽酸反應產(chǎn)生二氧化碳較快。
[交流反思1]
(5)小組同學分析表實驗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得出碳酸鈉和稀鹽酸混合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反應可以分為兩步進行:_____、______。 (請用化學方程式說明)。
[拓展探究]
取等體積、含碳元素質量相同的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溶液,分別逐滴加入一定濃度的鹽酸,得到pH變化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
[交流反思2]
(6)將圖中陰影部分進行疊加,發(fā)現(xiàn)兩條曲線基本重合,則c點溶液中溶質為______(填化學式)
(7)下列選項中,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 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可以用來治療胃酸過多
B 圖5中b點的溶液中,溶質只有氯化鈉
C 等體積、含有碳元素質量相等的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溶液中,碳酸鈉溶液的堿性較強
D 碳酸氫鈉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鈉,可以加入稀鹽酸將碳酸鈉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