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海南素有“天然大溫室”之稱,一年四季向全國各地提供大量的新鮮水果、蔬菜.種植水果、蔬菜少不了肥料.下列化肥中屬于氮肥的是( )
A.KCl B.CaSO4 C.CO(NH2)2 D.Ca(H2P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8分)已知A—G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A、B的組成元素相同,D是形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F中含有三種元素,E和G只有陽離子不同。根據圖中所示的轉化關系(圖中“—”表示相互間能反應,“→”表示在一定條件下能生成該物質,反應條件均已略去),請回答:
(1)C的化學式 、E中的陰離子符號是 、F的俗名為 ;
(2)反應①是自然界最常見的反應,我們稱之為 ;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是 ;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是 ,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反應,反應后過濾,把所得沉淀洗滌、干燥、稱量,即可計算反應時消耗的F物質的質量。如果實驗過程中沒有洗滌,則計算所得F的質量 (填“偏大”或“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8分)(1)下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①t1℃時,三種物質溶解度的大小關系是 ;
②t2℃時,將30gB固體投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的是 溶液(填“不飽和”、“飽和”或“不能確定”)。
③將飽和A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海尚械姆椒ㄖ皇巧郎,還可以用的方法是 。
④A中含少量C,若要提純A,可采用 結晶的方法。
(2) 生活與化學息息相關。
①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蛋白質的是 (填字母序號)。
A.牛奶 B.大米 C.蔬菜
②加鈣牛奶中的“鈣”是指 (填“分子”、“原子”、“離子”或“元素”)。
③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屬于天然纖維的是 (填字母序號)。
A. 橡膠手套 B.棉布圍裙 C.塑料保鮮膜
④我們常用洗滌劑清洗餐具上的油污,這是因為洗滌劑具有 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符合事實的是
A. 向滴有紫色石蕊的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再加熱,顏色變化為:紫色→紅色→紫色
B. 鎂燃燒時,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體
C.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
D. 木炭在空氣中燃燒時發(fā)出白光,放出大量熱,生成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或操作正確的是
A. 紅墨水中加入活性炭后顏色變淡,因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B. 按質量計算,空氣中含有氮氣約78%,氧氣約21%
C. 門捷列夫發(fā)表了元素周期表
D. 用托盤天平稱取10.55克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6月5日是世界環(huán)境日,中國的主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列行為符合該理念的是
A. 塑料制品很便宜,用完就扔 B. 大量燃放煙花爆竹,增強節(jié)日氣氛
C. 實驗后的廢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D. 盡量乘公交車或騎自行車出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實驗室中,同學們用如下裝置制取純凈的C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查閱資料】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可以吸收HCl而不吸收CO2
A.①中固體反應物還可用Na2CO3
B.③中沒有白色沉淀產生,說明CO2中已經不含有HCl氣體
C.④中“某液體”可以用濃氫氧化鈉溶液
D.將燃著的木條放在⑤中的集氣瓶口,可以檢驗集氣瓶是否收集滿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10分)某興趣小組分別向80.00 g 10%的NaOH溶液中加入體積不同、質量分數相同的鹽酸,充分反應后,將所得溶液加熱蒸發(fā),直到固體完全析出且沒有任何變化后,再研細、烘干、稱量;重復將固體烘干、稱量,直至稱得的固體質量不再發(fā)生變化。實驗測得,向80.00 g10%的NaOH溶液中加入80.00 mL鹽酸時,溶液恰好呈中性,其它測得的部分數據則如下表所示:
(1)加熱蒸發(fā)所得溶液時需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其目的是: ;
(2)向80.00 g 10%NaOH溶液中加入鹽酸的體積為100.00 mL時,最后所得固體的質量仍為11.70 g,其原因是: ,
(3)列式求出向80.00 g 10%NaOH溶液中加入40.00 mL鹽酸時,最后所得固體中NaCl的質量分數(小數點后保留兩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