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92862  192870  192876  192880  192886  192888  192892  192898  192900  192906  192912  192916  192918  192922  192928  192930  192936  192940  192942  192946  192948  192952  192954  192956  192957  192958  192960  192961  192962  192964  192966  192970  192972  192976  192978  192982  192988  192990  192996  193000  193002  193006  193012  193018  193020  193026  193030  193032  193038  193042  193048  193056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海南素有“天然大溫室”之稱,一年四季向全國各地提供大量的新鮮水果、蔬菜.種植水果、蔬菜少不了肥料.下列化肥中屬于氮肥的是(

A.KCl B.CaSO4 C.CO(NH22 D.Ca(H2P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8分)已知A—G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A、B組成元素相同,D是形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F中含有三種元素,E和G只有陽離子不同。根據圖中所示的轉化關系圖中“—”表示相互間能反應,“→”表示在一定條件下能生成該物質,反應條件均已略去),請回答:

(1)C的化學式 、E中的陰離子符號是 、F的俗名為 ;

(2)反應是自然界最常見的反應,我們稱之為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反應,反應后過濾,把所得沉淀洗滌、干燥、稱量,即可計算反應時消耗的F物質的質量。如果實驗過程中沒有洗滌,則計算得F的質量 (填“偏大”或“偏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A. 石灰水 B. 加碘鹽 C. 金剛石 D. 潔凈的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8分)(1)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t1時,三種物質溶解度的大小關系是 ;

t2時,將30gB固體投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的是 溶液(填“不飽和”、“飽和”或“不能確定”)。

將飽和A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海尚械姆椒ㄖ皇巧郎,還可以用的方法是

A中含少量C,若要提純A,可采用 結晶的方法。

(2) 生活與化學息息相關。

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蛋白質的是 (填字母序號)。

A.牛奶 B.大米 C.蔬菜

加鈣牛奶中的“鈣”是指 (填“分子”、“原子”、“離子”或“元素”)。

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屬于天然纖維的是 (填字母序號)。

A. 橡膠手套 B.棉布圍裙 C.塑料保鮮膜

我們常用洗滌劑清洗餐具上的油污,這是因為洗滌劑具有 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四個圖象中,能正確反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符合事實的是

A. 向滴有紫色石蕊的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再加熱,顏色變化為:紫色紅色紫色

B. 鎂燃燒時,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體

C.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

D. 木炭在空氣中燃燒時發(fā)出白光,放出大量熱,生成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或操作正確的是

A. 紅墨水中加入活性炭后顏色變淡,因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B. 按質量計算,空氣中含有氮氣約78%,氧氣約21%

C. 門捷列夫發(fā)表了元素周期表

D. 用托盤天平稱取10.55克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65日是世界環(huán)境日,中國的主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列行為符合該理念的是

A. 塑料制品很便宜,用完就扔 B. 大量燃放煙花爆竹,增強節(jié)日氣氛

C. 實驗后的廢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D. 盡量乘公交車或騎自行車出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實驗室中,同學們用如下裝置制取純凈的C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查閱資料】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可以吸收HCl而不吸收CO2

A.①中固體反應物可用Na2CO3

B.③中沒有白色沉淀產生,說明CO2中已經不有HCl氣體

C.④中“某液體”可以用濃氫氧化鈉溶液

D.將燃著的木條放在⑤中的集氣瓶口,可以檢驗集氣瓶是否收集滿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10分)某興趣小組分別向80.00 g 10%的NaOH溶液中加入體積不同、質量分數相同的鹽酸,充分反應后,將所得溶液加熱蒸發(fā),直到固體完全析出且沒有任何變化后,再研細、烘干、稱量;重復將固體烘干、稱量,直至稱得的固體質量不再發(fā)生變化。實驗測得,向80.00 g10%的NaOH溶液中加入80.00 mL鹽酸時,溶液恰好呈中性,其它測得的部分數據則如下表所示:

(1)加熱蒸發(fā)所得溶液時需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其目的是:

(2)向80.00 g 10%NaOH溶液中加入鹽酸的體積為100.00 mL時,最后所得固體的質量仍為11.70 g,其原因是: ,

(3)列式求出向80.00 g 10%NaOH溶液中加入40.00 mL鹽酸時,最后所得固體中NaCl的質量分數(小數點后保留兩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