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27491  27499  27505  27509  27515  27517  27521  27527  27529  27535  27541  27545  27547  27551  27557  27559  27565  27569  27571  27575  27577  27581  27583  27585  27586  27587  27589  27590  27591  27593  27595  27599  27601  27605  27607  27611  27617  27619  27625  27629  27631  27635  27641  27647  27649  27655  27659  27661  27667  27671  27677  27685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

8、下列是四位同學分別設計的實驗方案,你認為可行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7、除去下列物質(zhì)中的少量雜質(zhì),所選用試劑或方法不正確的是( 。
選項 物    質(zhì) 雜    質(zhì) 試劑或方法
A KNO3溶液 Ba(NO32 Na2SO4溶液
B CaO固體 CaCO3 高溫煅燒
C KCl固體 MnO2 溶解、過濾、蒸發(fā)
D FeSO4溶液 CuSO4 鐵粉、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4、某元素的一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3、下列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31、某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如下研究.請?zhí)顚懴铝锌崭瘢?br />(1)取一支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段,放入水中,
看到蠟燭浮于水面.由此得出的結淪是:
石蠟難溶于水且其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2)將火柴火焰靠近蠟燭(不點燃,如圖甲)看到蠟燭逐漸熔化,此時石蠟發(fā)生的變化是
物理
變化;點燃蠟燭,看到石蠟燃燒,發(fā)出黃色的火焰;觀察火焰,發(fā)現(xiàn)分為外焰、內(nèi)焰、焰芯三層,將一根火柴梗橫放在火焰上(如圖乙)約1s后取出,可以看到位于火焰的
外焰
部的火柴梗最先發(fā)黑,由此現(xiàn)象可得到的結論有
蠟燭火焰中外焰部分溫度最高

(3)要說明蠟燭燃燒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應證明蠟燭燃燒過程中產(chǎn)生了新物質(zhì).請設計一實驗加以驗證:
用干而冷的燒杯罩在燭熖上方,觀察杯壁有水霧生成或在燭熖上方罩一個內(nèi)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觀察杯壁有渾濁出現(xiàn)

(4)將蠟燭點燃后罩上一只燒杯(如圖丙).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蠟燭火焰熄滅,原因是
燒杯內(nèi)的氧氣被耗盡

(5)由你提出一個與蠟燭有關,需要再探究的新問題:
蠟燭燃燒時是否有二氧化碳(或水)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30、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與水發(fā)生反應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質(zhì),A、B兩同學分別設計了探究實驗方案.A同學的方案是將二氧化碳通人紫色石蕊試劑中,觀察溶液的顏色變化,如圖甲所示,B同學的實驗方案是取四朵用石蕊試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按圖乙中的步驟Ⅰ~Ⅳ依次進行實驗,觀察小化顏色變化(紫色石蕊試液遇酸變紅色).

請對A、B兩同學的實驗探究方案進行評價后回答下列問題:
(1)哪個同學的方案合理
B

(2)B同學的方案中觀察紙花的顏色變化是
Ⅰ.紙花變紅Ⅱ.紙花不變紅Ⅲ.紙花小變色Ⅳ.
紙花變紅

(3)B同學進行的Ⅰ、Ⅱ兩項實驗,說明了什么?
酸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而水不能使石蕊試液變紅

(4)寫出B同學方案中實驗Ⅳ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發(fā)達式
CO2+H2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阿伏加德羅曾經(jīng)總結出一條定律:在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如圖是簡易電解水的裝置圖,試根據(jù)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回答下列問題:
(1)乙管中生成的氣體是
 
,A電極為電源的
 
極,甲管中的氣體可用
 
檢驗.
(2)如果甲管中氣體的密度是乙管中氣體密度的16倍,則甲管中氣體與乙管中氣體的質(zhì)量比是
 
,分子個數(shù)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實驗室常用下列裝置來制取氧氣:
精英家教網(wǎng)
(1)寫出圖中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
 
、b
 
;
(2)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序號),該反應的化學表達式為:
 
,其中二氧化錳起
 
作用,反應完成后要回收二氧化錳,可用
 
(填一種操作名稱)的方法.
(3)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表達式為
 

(4)用C裝置收集氧氣的依據(jù)是
 

(5)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常溫下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氨氣極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堿性.則制取并收集氨氣,應該從上圖中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
 
,收集裝置是
 

(6)若分解過氧化氫制取氧氣,供選用的裝置如圖:
精英家教網(wǎng)
①要得到平穩(wěn)的氧氣流,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選填“甲”或“乙”);
②若用丙裝置進行排水法收集生成的氧氣,氣體應從
 
(選填“a”或“b”)端導入.
③將制取的氧氣用于鐵絲的燃燒實驗,為了實驗安全必須先在集氣瓶中
 
,然后進行燃燒,其燃燒的化學表達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7、已知在0℃和常壓下的所有氣體,當它們的質(zhì)量(g)在數(shù)值上等于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時,其體積均約為22.4L.現(xiàn)有某化合物A中含有的元素不多于三種,且其中所含X、Y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及部分性質(zhì)列于下表.
ω(x) ω(y) 常壓下t℃密度g/cm3 沸點/℃ 熔點/℃
0.4211 0.5338 2.97×10-3  (0℃) -12 -130
根據(jù)上表有關信息,通過推理和計算回答下列問題:
(1)A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多少?
(2)如果A中含有一種在地殼中含量占第二位的元素,且每個A分子中有5個原子核,試確定A的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5、我們周圍的物質(zhì)世界是由100多種元素組成的,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質(zhì),常常需要尋找它們之間的內(nèi)在規(guī)律.下表列出的是1~18號元素的部分最高正化合價和最低負化合價,請你閱讀后回答下列問題:

(1)15號元素屬于
非金屬
(填“金屬”或“非金屬”),推測該元素的最低負化合價為
-3

(2)表中不同元素最本質(zhì)的區(qū)別是
質(zhì)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