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觀察下列圖1和圖2,按要求回答問題:
圖1 圖2
① 圖1所表示的各氣體的含量是指(填“質(zhì)量”或“體積”) 含量。
圖2所表示各元素的含量是指(同上) 含量。
② 現(xiàn)有2000L的空氣,其中含氧氣 L。
③ 地殼中含硅26.30%,這里的硅是指(填序號) 。
(A)分子 (B)單質(zhì) (C)離子 (D)元素
④ 圖2中表示出 種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屬與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
之間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將15克CaCl2溶液逐滴加入到20克Na2CO3溶液中,并測得生成的沉淀質(zhì)量與滴入的質(zhì)量關系如右圖所示根據(jù)題意計算:
(1). CaCl2溶液與Na2CO3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之比。
(2).將反應后的溶液過濾,蒸干濾液后所得的固體質(zhì)量為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液晶是一類新型材料,廣泛地用于電子、儀表產(chǎn)品等。MBBA是其中一種研究較多的液晶材料,化學式為C18H21NO。
(1)MBBA中含有 種元素,1個MBBA分子中含有 個原子。
(2)MBBA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就一瓶因保存不善而部分變質(zhì)的NaOH固體組成情況進行探究,請你為他完成探究實驗:
(1)提出問題:變質(zhì)生成的物質(zhì)是什么?
(2)進行猜想:變質(zhì)后新生成的物質(zhì)可能是 (寫化學式)。
(3)設計實驗:他設計了如圖所示的一套裝置來進行實驗驗證(圖中的其它儀器已略去)。
(4)實驗驗證:
①按圖連接好裝置
②用托盤天平準確稱量2克樣品,放入A試管中,向B中倒入飽和的CO2溶液至瓶頸處;
③從分液漏斗中加入稍過量的稀硫酸關閉活塞。反應結束量筒中收集到的液體為220ml。
a.判斷樣品已變質(zhì)的現(xiàn)象是
b.在①和②之間缺少的一步實驗步驟是
c.B中的飽和CO2溶液不能用水代替理由是
d.判斷A中滴入的稀H2SO4已過量的標志是
e.初步計算樣品中變質(zhì)生成的物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CO2密度以1.8g/L計算) 。
(5)查閱資料、歸納總結猜想是正確的。
(6)反饋與評價:上述裝置是不能用來精確測定已變質(zhì)的樣品中NaOH的質(zhì)量分數(shù)的,其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已知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得到藍色固體沉淀,加熱這種沉淀可生成一種黑色的物質(zhì),請你寫出其中的兩個化學反應方程式 :
、
(2)縣中的初三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做了這個實驗:在試管中倒入2ml的CuSO4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反應后得到的沉淀并不是藍色的,而是淺綠色的;然后又將此濁液加熱至沸騰,觀察不到有分解變黑生成CuO的跡象。他們通過查閱資料得知該淺綠色的沉淀物為溶解度極小的堿式硫酸銅[Cu4(OH)6SO4]。
①寫出生成淺綠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
②請你設計實驗證明沉淀中含有硫酸根(寫出實驗方法及現(xiàn)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化學與環(huán)境和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對一工廠排放的廢水(主要成分為ZnNO3和AgNO3)進行處理,回收金屬銀和硝酸鋅固體,設計了下列實驗步驟:
根據(jù)題意試解答下列問題:
(1).A為 X為 Y為 (填化學式)
(2).操作a和b的名稱分別是 、
(3).加入適量的Ba(NO3)2的目的是
。
相關的反應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芯片是所有電腦“智能家電”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純度的單質(zhì)硅(元素符號為Si)為材料制成的。用化學方法制得高純硅的反應原理為:①SiO2+C==Si+CO ②Si+2Cl2==SiCl4 ③SiCl4+H2==Si+HCl。根據(jù)以上信息請回答:
(1)上述反應中屬于置換反應的是 (填編號)。
(2)SiCl4物質(zhì)的名稱為 ; 其中的Si的化合價是
(3)反應①中的C表現(xiàn)了 性(選填“氧化”或“還原性”)。
(4)反應①中生成的氣體是 (填化學式),它是煤氣的主要成分,容易使人發(fā)“煤氣中毒”事故,煤氣中毒實際是由于 的原因。當你發(fā)現(xiàn)有人煤氣中毒時應該采取的措施有 (任寫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