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材料一:植物生長的不同時期,需要的水和無機鹽的量是不同的.如表是對某地小麥在不同時期需水量的測量數(shù)據(jù).
小麥各發(fā)育期的天數(shù)和需水量
發(fā)育期 | 天數(shù) | 需水總量(米3/公頃) |
返青期 | 29 | 645 |
拔節(jié)期 | 23 | 886 |
抽穗期 | 20 | 966 |
灌漿期 | 31 | 1202 |
材料二:由于濫砍亂伐,過度放牧等,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我國西北地區(qū)沙塵暴肆虐;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大面積嚴重干旱,洪湖水面原有50多萬畝,現(xiàn)在只剩下6萬余畝;湘江枯水期有時會造成船舶擱淺現(xiàn)象.
材料三:如圖乙是一幅漫畫.
請仔細閱讀上述3個材料,分析說明相關問題:
(1)小麥的需水量與發(fā)育期的關系是 .
(2)計算表中各個發(fā)育時期每天(日)的需水量,并以柱形圖的形式表示出來如圖甲所示.請將灌漿期的柱形圖繪出來.
(3)沙塵暴和大面積干旱都與人類破壞有關.
(4)要根治沙塵暴和干旱,應大力提倡 .
(5)親愛的同學,請你寫出看完資料之后的感想(任寫一條即可): .
【答案】
(1)日均需水量從返青期到抽穗期是逐漸增加,由抽穗期到灌漿期又減少
(2)
(3)植被
(4)植樹造林
(5)珍惜水資源
【解析】解:(1)日均需水量從返青期到抽穗期是逐漸增加,由抽穗期到灌漿期又減少.由題干的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需水的總量是逐漸遞增的;(2)由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小麥不同時期每天的需水量也不同,灌漿期:1202÷31=38.8把上述數(shù)據(jù)以直方圖的形成表示如下:
3)科學家們觀測發(fā)現(xiàn)森林覆蓋率30%的林地,水土流失比無林地減少60%;還有人對坡度為13度的山地做過觀測,發(fā)現(xiàn)每年流失的土沙量,裸地是林地的48倍.而我國西北地區(qū)、長江上游地區(qū)由于人類亂砍亂伐、過度放牧、毀林造田、開荒造田等不合理的開發(fā),使森林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因此沙塵暴和大面積干旱都與人類破壞植被有關.(4)要根治沙塵暴和干旱,應該因地制宜,宜林則林,易草則草,大力開展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退耕還草,增加植被覆蓋率,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5)要珍惜水資源、要節(jié)約用水或保護植被、增加植被、實現(xiàn)植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否則水資源面臨枯竭,就像漫畫中的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人類的眼淚.
所以答案是:(1)日均需水量從返青期到抽穗期是逐漸增加,由抽穗期到灌漿期又減少;
2) (3)植被;(4)植樹造林;(5)珍惜水資源,合理科學開發(fā),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合理即可)
【考點精析】利用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和影響對題目進行判斷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水分在植物體內(nèi)的作用:水分是細胞的組成成分;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態(tài);水分是植物體內(nèi)物質(zhì)吸收和運輸?shù)娜軇;水分參與植物的代謝活動;適應:現(xiàn)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是有與其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方式.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diào)節(jié)空氣濕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后可調(diào)節(jié)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氣性.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光合作用示意圖,請結合相關生物學知識填空
(1)葉肉細胞中的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車間”.
(2)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合理密植能讓作物的葉片充分地接受 , 從而提高產(chǎn)量.
(3)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能不斷消耗大氣中的 , 又將氧氣釋放到大氣中,對維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菜豆種子和幼苗的部分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⑤為胚,是新生植物體的幼體,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
B.②為胚芽,發(fā)育成⑦,它在發(fā)育過程中所需的營養(yǎng)主要來自④
C.①為胚胎,發(fā)育成⑧,它在發(fā)育過程中所需的營養(yǎng)主要來自⑤
D.③為胚根,發(fā)育成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同學在“調(diào)查我們身邊的生物”這一活動過程中,所拍攝的五幅照片。如果將照片中的生物進行分類,你會怎樣做?
(1)寫出你的分類依據(j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出你的分類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的植食動物是_________,肉食動物是____________(各寫一種即可).
(2)草原上的草能通過________作用制造有機物,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_________者.
(3)從圖中可以看出,草和各種動物之間形成了食物鏈.此圖中共有______條食物鏈,寫出最長的一條食物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世紀后期以來,每三年就有兩種鳥類滅絕,鳥類等動物資源正面臨嚴重的威脅,為保護動物多樣性,采取的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甲①→④表示了變形蟲細胞的某種生理過程,乙是再生能力較強的單細胞生物喇叭蟲.則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 圖甲示細胞的分化過程,其結果是形成組織以利于變形蟲的繼續(xù)發(fā)育
B. 圖甲示細胞的分裂,④中的兩個細胞與①細胞相比,遺傳物質(zhì)少了一半
C. 若將乙切成如圖①、②、③三部分.能再生成喇叭蟲的是①、②、③任一部分
D. 若將乙切成如圖①、②、③三部分.能再生成喇叭蟲的是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材料一 有的烏鴉會從高處把堅果(果皮硬的果實)扔到水泥地面上摔碎,從而輕松地吃到里面的果仁,有些堅果特別硬,不容易摔碎,烏鴉會用更好的方法:它銜住堅果駐足在紅綠燈桿上,等汽車來時扔下堅果,讓汽車將堅果碾碎,為了安全起見,它不會立刻飛下去吃果仁,而是等紅燈亮時,再飛落地面去享受美味。
(1)烏鴉第一次吃到果仁是_____行為,是由________決定的,材料一中的烏鴉能巧妙地吃到果仁是____________行為。
材料二 某生物興趣小組探究菜青蟲的取食行為,其操作過程如下:從十字花科植物中找到有菜青蟲卵的葉片,然后將蟲卵隔離飼養(yǎng),在適宜的條件下孵化成幼蟲。在一個硬紙盒的一端放置一些萵苣葉,另一端放置一些白菜葉,將菜青蟲放在硬紙盒的中間,觀察菜青蟲趨向于哪一端取食。
(2)材料二中的實驗變量是_________;實驗中不能只放一只菜青蟲,是為了_____________。
材料三:圖A和圖B中的小鼠正在通過如圖的復雜的迷宮的實驗。這兩個迷宮相同,但在圖B的末端有一塊奶酪,圖A的末端則無任何東西,觀察圖A和圖B,回答下列問題。
(3)本實驗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次重復實驗后,如果B中小鼠學得快些,這說明獎賞_____(選填“能”或“不能”)幫助學習。
(5)本試驗增加組C、組D,與組B一樣,分別用小雞、壁虎代替小鼠,如果小鼠學會通過迷宮的時間最短,壁虎學會通過迷宮的時間最長,說明不同動物學習能力不同,且生物越低等,學習能力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