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8.如圖是光合作用示意圖,請結合相關生物學知識填空
(1)葉肉細胞中的葉綠體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車間”.
(2)在農業(yè)生產上,合理密植能讓作物的葉片充分地接受光照,從而提高產量.
(3)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能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又將氧氣釋放到大氣中,對維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分析 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存葉綠體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就叫光合作用.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過了自身呼吸作用對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氣體形式排到大氣中;綠色植物還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這樣就維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簡稱碳--氧平衡.據此解答.

解答 解:(1)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葉綠體是植物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利用無機物合成有機物.
(2)在農業(yè)生產上,為提高單位面積的農作物產量,必須做到合理密植,讓作物的葉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3)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超過了自身對氧的需要),維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
故答案為:(1)葉綠體;
(2)光照;
(3)二氧化碳.

點評 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義是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判斷題

18.魚類用鰓呼吸.√.(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種子萌發(fā)時的營養(yǎng)物質是( 。┨峁┑模
A.環(huán)境中B.胚乳或子葉C.胚芽中D.果實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從種子萌發(fā)成幼苗,長成植株,到開花、結出種子,完成了被子植物的一個生命周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中,既要進行細胞分裂,也要進行細胞分化
B.植株生長過程中,從土壤中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包括水和無機鹽
C.綠色植物參與了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蒸騰作用強弱與氣孔開閉無關
D.蒸騰作用可以拉動水和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運輸,也有利于降低葉面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某生物興趣小組為了探究某工廠排出的廢水是否污染環(huán)境,設計了如下實驗;
實驗準備:生長狀況相似的同種蚯蚓2條,噴霧器2個,清水,1%廢水,將富含有機物的土壤均勻鋪撒在大紙盒中,沿中線標識為甲、乙兩個區(qū)域.
實驗過程
甲區(qū)域乙區(qū)域
實驗步驟第一步放1條蚯蚓放1條蚯蚓
第二步每天噴10毫升1%工業(yè)廢水每天噴10毫升?
第三部兩周后,翻開土壤,統(tǒng)計其中蚯蚓的生存情況
實驗結果0條2條
請根據該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生物結構的進化與功能的進化相適應,蚯蚓的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jié)組成,其生物學意義是使身體運動靈活自如.
(2)在第二步中乙區(qū)每天噴10毫升清水.
(3)該小組的實驗設計不合理的是蚯蚓數量太少,具有偶然性.
(4)假如其他生物興趣小組也照此方案進行了實驗,得到多組數據,為了使實驗更具準確性,應取他們的平均值作為得出結論的依據.
(5)該實驗由此得出的結論是該工廠廢水會污染環(huán)境.
(6)做完實驗后,如何處理蚯蚓、要將蚯蚓放回適宜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李紅想要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實驗方案如下,請根據表中內容回答問題.
試管  加入的物質加入 處理方法 檢驗方法 
 1 饅頭碎屑適量2毫升唾液 充分攪拌放入37℃的水中10分鐘 滴加2滴碘液
 2 饅頭碎屑適量2毫升清水 滴加2滴碘液
(1)處理方法中應放在37℃的水中10分鐘.
(2)滴加碘液后,遇碘變藍的是2號試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圖1是某興趣小組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進行的實驗,圖2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時內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變化曲線,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1把A裝置放在陽光下,發(fā)現金魚藻在光下能產生氣泡,等氣體充滿試管溶劑的二分之一左右時,取出試管,迅速將快要熄滅的衛(wèi)生香伸進試管口內,這時觀察到衛(wèi)生香復燃(如B裝置),從而得出的結論是:金魚藻在光下能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2)當夜幕降臨時,植物葉片的生產活動就停止了,大多數氣孔縮小或閉合,蒸騰作用隨之減弱.
(3)如果把圖1中A裝置放在黑暗中,將看不到(1)小題中的現象,說明金魚藻只有在有光條件下才能產生氧氣,在黑暗中,金魚藻進行圖2中Ⅱ曲線代表的生理活動.
(4)晚上,將金魚藻放在盛有水的試管中,將試管先后放在離白熾燈不同距離的地方,觀察并統(tǒng)計試管中產生的氣泡數目,收集到的數據如表
試管與燈的距離10203040
每分鐘產生的氣泡6025105
①植物和光源的距離與產生的氣泡數之間的關系是植物和光源的距離越近,產生的氣泡數越多.反之,產生的氣泡數越少,你從中可以得出結論是光照越強,植物的光合作用越旺盛.
②若將燈與試管間的距離固定在15厘米,溫度適宜,光照較長時間后發(fā)現產生的氣泡數逐漸減少,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水中的二氧化碳)逐漸減少了.
③請你寫出一條利用光照來提高農作物產量的措施提高光照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為了探究甲狀腺激素是否能促進蝌蚪的發(fā)育,某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組別 蝌蚪數量 處理方法 實驗結果
 甲 10只 不添加甲狀腺激素 平均37天發(fā)育成青蛙
 乙 10只 每隔一天向玻璃缸中添加甲狀腺激素5mg 平均26天發(fā)育為青蛙
分析并回答問題:
(1)該實驗的假設是甲狀腺激素能促進蝌蚪的發(fā)育.
(2)實驗的變量是甲狀腺激素,其中對照組是甲組,根據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是甲狀腺激素能促進蝌蚪的發(fā)育.
(3)甲、乙兩組實驗變量外,所用蝌蚪的種類,生長狀況及培養(yǎng)的水質、溫度.餌料等條件應相同且適宜.
(4)實驗結束后,應該如何處理實驗已發(fā)育的青蛙?放回到適宜它生長的自然環(huán)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步驟②和④滴加的液體分別是( 。
A.清水、清水B.清水、碘液C.碘液、清水D.碘液、碘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