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甲、乙分別表示氣體在人體內(nèi)的兩個交換過程,PO2PCO2分別代表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壓強(壓強越大,濃度越高),括號內(nèi)數(shù)字的單位是千帕(kPa).請回答問題.
精英家教網(wǎng)
(1)通過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壓強(濃度)變化,可以判斷圖甲中血液的流動方向是
 

(2)氣體在人體內(nèi)的交換是以
 
形式實現(xiàn)的.
(3)圖乙中,血管D與血管C相比,血管D的結(jié)構(gòu)特點是
 

(4)血管A與血管C相比,其內(nèi)流動的血液的主要差別是血管A內(nèi)的血液
 
分析:氣體總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擴散,即總是由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擴散,直到平衡為止.氣體的濃度與壓強有關(guān),濃度高,壓強就大;濃度低,壓強就。虼艘部梢哉f,氣體是由壓強高的地方向壓強低的地方擴散的.氣體在肺泡和組織內(nèi)的交換,都是通過這種擴散作用實現(xiàn)的.圖示甲表示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圖乙表示組織細胞與血液的氣體交換,據(jù)此解答.
解答:解:(1)在肺部毛細血管處,血液與肺泡進行了氣體交換,肺泡里的氧氣進入了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到肺泡內(nèi),使靜脈血變?yōu)閯用}血;根據(jù)氣體擴散的原理,一種氣體總是由濃度大的地方向濃度小的地方擴散,直到平衡位置.甲圖血液中二氧化碳壓力由6.33kPa變?yōu)?.33kPa,表明二氧化碳擴散到肺泡內(nèi),氧氣壓力由5.33kPa變?yōu)?3.33kPa,表明氧氣從肺泡擴散到血液中,因此通過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壓力(濃度)變化,可以判斷圖甲中血液的流動方向由A→B.
(2)氣體在人體內(nèi)的交換,是以氣體擴散形式實現(xiàn)的.
(3)圖乙中,血管D動脈與血管c靜脈相比,血管D(動脈血管的)的結(jié)構(gòu)特點是管壁厚、官腔小,彈性大,管內(nèi)血流速度在三種血管中最快.
(4)血液流經(jīng)小腸后,吸收了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因此血管A與血管C相比,其內(nèi)流動的血液的主要差別是血管A內(nèi)的血液營養(yǎng)物質(zhì)較多,血壓較高,流動較快.
故答案為:
(1)A→B; 
(2)擴散作用;
(3)管壁厚、管腔。
(4)所含營養(yǎng)物質(zhì)豐富
點評:此題綜合性強,難度大,需要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釋實際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08?武陵區(qū))圖中甲、乙分別表示人呼吸運動中的膈肌a所處的兩種狀態(tài),請據(jù)此判斷甲、乙各處于呼吸的什么時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武陵區(qū) 題型:單選題

圖中甲、乙分別表示人呼吸運動中的膈肌a所處的兩種狀態(tài),請據(jù)此判斷甲、乙各處于呼吸的什么時期( 。
A.甲吸氣、乙呼氣B.甲、乙都吸氣
C.甲呼氣、乙吸氣D.甲、乙都呼氣
魔方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學年山東省德州市寧津縣實驗中學七年級(下)月考生物試卷(3月份)(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中甲、乙分別表示人呼吸運動中的膈肌a所處的兩種狀態(tài),請據(jù)此判斷甲、乙各處于呼吸的什么時期( )

A.甲吸氣、乙呼氣
B.甲、乙都吸氣
C.甲呼氣、乙吸氣
D.甲、乙都呼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09-2010學年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六中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中甲、乙分別表示人呼吸運動中的膈肌a所處的兩種狀態(tài),請據(jù)此判斷甲、乙各處于呼吸的什么時期( )

A.甲吸氣、乙呼氣
B.甲、乙都吸氣
C.甲呼氣、乙吸氣
D.甲、乙都呼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08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中甲、乙分別表示人呼吸運動中的膈肌a所處的兩種狀態(tài),請據(jù)此判斷甲、乙各處于呼吸的什么時期( )

A.甲吸氣、乙呼氣
B.甲、乙都吸氣
C.甲呼氣、乙吸氣
D.甲、乙都呼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