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2.如圖是某同學做“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裝片”實驗時記錄下的圖象.

(1)觀察過程中,最先觀察到的圖象是③.
(2)由④到⑤,需要進行的操作是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
(3)若將①的圖象移至視野的中央,裝片應向右下方移動.
(4)由⑤到②,首先需要進行的操作是A.
A.移動裝片  B.調節(jié)光圈  C.調節(jié)反光鏡  D.轉動轉換器.
(5)無論他怎樣努力,都不會看到下列哪組結構A.
A.細胞壁和液泡 B.細胞膜和細胞質 C.細胞質和細胞核 D.細胞核和細胞
(6)口腔上皮細胞的亮度比較大,要觀察到清晰的細胞核,必須對它進行染色,在實驗中常用碘液進行染色.

分析 本題考查顯微鏡的使用及在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制作的步驟.只有熟練地掌握顯微鏡的使用操作才能較容易地完成此類題目.

解答 解:(1)觀察過程中,慢慢轉動粗準焦螺旋,才在視野內首先發(fā)現模糊的圖象,即圖中的③.
(2)細準焦螺旋的作用是較小幅度的升降鏡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準確,調出更加清晰的物像.由④到⑤,圖象變的清晰了,需要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
(3)我們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所以我們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①的圖象在右下方,應向右下方移動裝片,圖象才會向左上方移動到達視野中央.
(4)由⑤到②,圖象變大了,說明換用了放大倍數更大的物鏡,所以要先移動裝片,將被觀察的物像移到視野中央,再轉動轉換器,換用高倍物鏡,故選A.
(5)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和液泡,所以無論他怎樣努力,都不會看到的結構是A.
(6)細胞核中的染色體很容易被碘液等堿性染料染成紅色,所以試驗中常用碘液進行染色.
故答案為:(1)③
(2)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
(3)右下方
(4)A
(5)A
(6)碘液

點評 熟練掌握顯微鏡的使用及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制作的步驟.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有關鄂爾多斯市地區(qū)農作物種植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播種前要對土壤進行耕和耙,是因為種子萌發(fā)需要充足的空氣
B.播種時要給土壤施農家肥,主要是為了給植物生長提供有機物
C.播種后要用地膜覆蓋,是為了控制溫度,有利于種子提早萌發(fā)
D.要適時給莊稼松土,是為了給植物根的呼吸作用提供充足的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關于殺蟲劑殺蟲效果的敘述,不符合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是( 。
A.使用殺蟲劑之后,抗藥性弱的個體被淘汰
B.使用殺蟲劑之前,害蟲存在過度繁殖的傾向
C.使用殺蟲劑之后,害蟲產生抗藥性強的變異
D.害蟲通過生存斗爭實現了自然選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利用溶菌酶可以無期限地保存魚、蝦等海產品×(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學習了“人的生殖和發(fā)育”后,霏霏作了如下總結,其中錯誤的是( 。
A.男性和女性的主要的生殖器官分別是睪丸和卵巢
B.人的生長發(fā)育從受精卵開始,直到個體發(fā)育成熟
C.胎兒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主要是通過臍帶完成的
D.在青春期前人體生殖器官發(fā)育幾乎處于停滯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人體內的血液循環(huán)途徑中,不存在瓣膜結構的是( 。
A.心室和心房之間B.動脈內C.心室和動脈之間D.靜脈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運動員聽到發(fā)令槍響后迅速起跑,發(fā)令槍聲依次經過的結構是( 。
①聽小骨 ②鼓膜 ③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 ④外耳道 ⑤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
A.①②③④⑤B.④②①③⑤C.④①②③⑤D.④③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關于遺傳物質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B.蛋白質控制生物的性狀
C.一個DNA分子含有一個基因D.一條染色體上有許多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為血細胞示意圖,下列有關血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是白細胞,有防御功能
B.②是紅細胞,運輸氧氣和部分二氧化碳
C.③是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所用
D.①是血小板,有吞噬病菌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