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下來對雙子葉植物主要特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花各部分基數(shù)是3B.根系為直根系
C.種子的胚一般有兩片子葉D.具有網(wǎng)狀葉脈

分析 根據(jù)植物形態(tài)和結構的差別,被子植物分為單子葉植物綱和雙子葉植物綱.一般情況下,單子葉植物的種子有一片子葉,有胚乳,葉脈多為平行脈;雙子葉植物的種子有兩片子葉,無胚乳,葉脈多為網(wǎng)狀脈.

解答 解: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主要區(qū)別表現(xiàn)在根、葉脈、花和果實上.區(qū)別如下表:

項目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
直根系須根系
網(wǎng)狀脈平行脈
各部分的基數(shù)為5或4各部分的基數(shù)為3
種子胚具有2片子葉胚具有片子葉
所以說花各部分基數(shù)應該是4或5,而不是3.
故選:A

點評 回答此題的關鍵是要明確單雙子葉植物的不同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蘇省揚中市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遇到巨大聲響時,要迅速張開嘴,或閉嘴堵耳,這種做法主要是為了( )

A.保護耳蝸內(nèi)的聽覺感受器 B.保持鼓膜內(nèi)外氣壓平衡

C.使咽鼓管張開,保護聽小骨 D.防止聽覺中樞受損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蘇省東臺第四教育聯(lián)盟八年級上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海南黑冠長臂猿是國家I級保護動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曾有2000多只,可是到了七十年代末僅剩7只,1980年建立自然保護區(qū)后,現(xiàn)在才有22只。造成黑冠長臂猿數(shù)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 )

A.食物缺乏 B.外來物種入侵

C.自然災害 D.人類亂捕濫殺和破壞其生存環(huán)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圖1所示為“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實驗的相關內(nèi)容,請回答相關問題.

(1)按照實驗操作過程,將①~④實驗步驟進行排序,正確順序是④→③→①→②.
(2)步驟②和④滴加的液體分別是碘液、清水.
(3)某同學使用的顯微鏡低倍物鏡為10倍,高倍物鏡為40倍.他在低倍鏡下看到視野中有8個排成一排的細胞(如圖2),換用高倍鏡時可以觀察到2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李時珍在研究藥物時,主要采用的是實驗法.√.(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下列分別為顯微鏡結構和細胞結構示意圖,請你據(jù)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時,要先對光,轉(zhuǎn)動轉(zhuǎn)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的中心.
(2)用顯微鏡觀察臨時裝片時,在視野中已經(jīng)找到觀察的物像,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應調(diào)節(jié)顯微鏡的[⑥]細準焦螺旋.如果要觀察的物像不在視野中央,而是在視野的右上方,應該把臨時裝片向右上方移動,使物像移到視野中央.
(3)在“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和“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兩個實驗中,開始時用滴管向載玻片中央滴加的液體分別是清水和生理鹽水.
(4)如圖A、B所示兩個細胞的主要不同之處是:A細胞質(zhì)含有[③]葉綠體,因而能夠?qū)o機物合成有機物,而B細胞不能.
(5)細胞結構中,[4]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zhì),能夠傳遞信息.該結構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色的物質(zhì)叫染色體.
(6)細胞生活需要的物質(zhì)進入細胞,而把有些物質(zhì)擋在細胞外面,主要是因為[2]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zhì)進出細胞的作用.
(7)植物細胞核動物細胞相比較,共同具有的結構是細胞膜、細胞質(zhì)、細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是家鴿的形態(tài)和骨骼、肌肉示意圖,請分析回答:

(1)從圖中可以看出,家鴿的身體呈流線形,有利于它減少飛行時空氣的阻力;翅膀呈扇形,翅膀上的羽毛呈什么規(guī)律排列?覆瓦狀.
(2)結合家鴿的骨骼,你推測家鴿最發(fā)達的肌肉應該是[4]胸肌;家鴿的肌肉具有這樣的特點,有利于它飛行時,提供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質(zhì)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曲線X表示淀粉的消化過程;圖中曲線Y表示蛋白質(zhì)的消化過程;圖中曲線Z表示脂肪的消化過程;
(2)淀粉、脂肪和蛋白質(zhì)依次在消化道口腔、小腸、胃開始被消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為人體新陳代謝示意圖,其中ABCDEF表示相關的細胞、器官或系統(tǒng),abcde表示相關物質(zhì),①②③④表示生理過程,請分析回答問題:

(1)食物中的糖類,在消化道內(nèi)進行化學性消化的場所是口腔、小腸,消化后的產(chǎn)物經(jīng)過吸收(填生理過程的名稱)進入B系統(tǒng).
(2)物質(zhì)a濃度最高的部位是F(填字母)
(3)圖示中屬于排泄的途徑是那幾條?①②③(填數(shù)字編號)
(4)有一類特殊的蛋白質(zhì)致使B中流動的組織呈紅色,為了預防體內(nèi)缺乏該種蛋白質(zhì),在設計菜譜時要搭配一定量的含蛋白質(zhì)和含鐵元素的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