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9.與豆科植物互利共生的細菌是( 。
A.根瘤菌B.結核桿菌C.軟腐細菌D.枯草桿菌

分析 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一旦分開,兩者都不能獨立生活,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共生.

解答 解:大豆、花生等屬于豆科植物,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夠固氮的根瘤菌與植物共生,根瘤菌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植物能夠吸收的含氮物質,從而使得植物生長良好,而植物則為根瘤菌提供有機物和生存場所,它們互惠互利,共同生活,我們把這種關系叫共生.因此大豆的根瘤是豆科植物的根與細菌兩種生物共同生活所形成的.
故選:A.

點評 寄生、腐生和共生,這是三個不同的概念,注意不要混淆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日本熊本市地震后,防疫人員將動物尸體集中焚燒或掩埋,這種做法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 。
A.控制傳染源B.切斷傳播途徑C.保護易感人群D.清除病原體[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是植物根尖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區(qū),原因是其表皮細胞向外突起,形成了很多根毛.當根毛的細胞液濃度大于土壤溶液濃度時,根毛就吸水,液泡變大;當根毛的細胞液濃度小于土壤溶液濃度時,根毛就失水,液泡變。
(2)根的生長主要是圖中〔②〕分生區(qū)的細胞分裂和〔③〕伸長區(qū)中所指部位的細胞不斷伸長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李奶奶最近已到晚上就看不清東西,醫(yī)生說李奶奶患了夜盲癥.在下列食物中她應多吃一些( 。
A.新鮮的蔬菜和水果B.牛奶、雞蛋
C.海帶、海鮮等D.豬肝、瘦肉、黃玉米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0種,其中有8種必須從食物中獲得,其他的氨基酸可以在人體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細菌、真菌等微生物之所以稱為分解者,是因為他們吃現(xiàn)成的微生物.×(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麻屋子,紅帳子,里邊住個白胖子.”是描述花生的謎語.麻屋子在生物學上叫做A紅帳子叫做B
A、果皮       B、種皮      C、果實        D、種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在野外游玩時,你會在稻田、池塘、溪流邊的陸地上或水中發(fā)現(xiàn)青蛙,下列關于青蛙呼吸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只用肺呼吸B.用鰓呼吸
C.只用皮膚呼吸D.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自古以來,就有“大災之后必有大疫”的說法.為了防止地震后出現(xiàn)疫情,在搶救安置工作告一段落后,四川地震救災的重點轉向了衛(wèi)生防疫.請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據《新京報》5月31日報道,四川省衛(wèi)生廳30日公布了災區(qū)傳染病發(fā)生情況.5月中下旬,四川災區(qū)累計報告與災害相關的傳染病205例,發(fā)病病種包括甲肝、戊肝、麻疹、狂犬病、痢疾、瘧疾、流行性腮腺炎等.
材料二:四川震災發(fā)生之后,在政府的組織和救援者的幫助下,當地災民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①保護水源;②食物煮熟后食用;③消滅蚊蟲;④對患病者及時隔離治療等.
材料三:四川抗震救災指揮部計劃,從6月1日到10日,重點區(qū)域內兒童、小學生和60歲以上老人集中接種甲肝、乙腦疫苗,或口服霍亂疫苗.
(1)“材料一”中提到的疾病都是由病原體引起的,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
(2)這些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各不相同,其中甲肝、痢疾等消化系統(tǒng)傳染病通過接觸傳播×
(3)“材料二”中提到的防疫措施,屬于控制傳染源的有②④×
(4)屬于切斷傳播途徑的有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