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2.下列一組圖中,甲圖為人體心臟結構示意圖,乙圖為毛細血管流經人體內某處的結構示意圖,丙圖為腎單位結構示意圖(圖中“→”表示血流方向).請同學們對照圖完成下列內容:

(1)甲圖中A、B、C、D表示心臟的四個腔,其中心壁最厚,收縮力最強,輸送血液距離最遠的腔是[A]左心室(填代號和名稱,下同).
(2)如果乙圖中⑦代表的是肺泡,則乙圖中M與甲圖中[④]肺動脈(血管)直接相連.
(3)如果乙圖中⑦代表的是組織細胞,血液由M到N,其內明顯減少的物質除營養(yǎng)物質外,還有氧氣的含量也明顯減少,這一過程的完成是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完成的.
(4)血液隨甲圖的③流經丙圖的⑧時,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形成原尿貯存在⑨中,如果要將原尿變成尿液還需要腎小管的重吸收.在這一生理過程中腎小管將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又吸收回了血液.

分析 甲圖是心臟的結構示意圖,A、B、C、D表示心臟的四個腔,分別是左心室、右心室、右心房、左心房,①、②、③、④、⑤是與心臟各腔相連的血管,分別是下腔靜脈、上腔靜脈、主動脈、肺動脈、肺靜脈;乙圖為血液流經人體某處的毛細血管示意圖,根據圖示中的血流方向可知:M是動脈,N是靜脈,⑥是毛細血管,⑦是人體的某一結構;圖丙為腎小球的結構示意圖,E是入球小動脈,F是出球小動脈,⑧是腎小球,⑨是腎小囊.

解答 解:(1)在心臟的四個腔中,心壁最厚,收縮力最強是A左心室,這與左心室收縮輸送血液的距離最長是相適應的.
(2)如果乙圖中⑦代表的是肺泡,則⑥是肺部毛細血管,M是肺中的小動脈,與甲圖中的④肺動脈相連.
(3)如果乙圖中⑦代表的是組織細胞,則⑥是組織處毛細血管,當血液流經身體各部分的組織細胞周圍的毛細血管時,與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將運來的營養(yǎng)物質和氧氣供給細胞利用,將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帶走;這樣,血液流經組織處毛細血管后,除營養(yǎng)物質外,氧氣也明顯減少.
(4)血液隨甲圖的③流經丙圖的⑧時,通過腎小球的 濾過作用形成原尿貯存在⑨腎小囊中中,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并且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即被腎小管全部重吸收的物質是葡萄糖.
故答案為:(1)A;  左心室   
(2)④肺動脈     
(3)氧氣;   擴散作用
(4)濾過作用;   重吸收;      葡萄糖

點評 解答該題的關鍵是正確識圖并正確掌握血液循環(huán)和尿的形成等知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科學家大量生產胰島素把控制合成胰島素的基因轉入到哪種菌內,并對其進行大規(guī)模培養(yǎng)( 。
A.大腸桿菌B.醋酸菌C.乳酸菌D.酵母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請完善下面六種動物的分類表解圖并回答問題:
a.熊貓 b.天鵝 c.草履蟲 d.鯽魚 e.家蠶f.螳螂
(1)填出分類表解圖中①、②、③的分類依據.
①肺呼吸;
②胎生;
③卵生.
2)在數字④、⑤、⑥、⑦、⑧處填上動物的名稱代號.
④d⑤b⑥c⑦e⑧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實驗裝置,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①中加NaOH是為了清除空氣中CO2
B.②的葡萄糖是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底物
C.②中酵母菌只能在有氧條件下生存
D.③中加Ca(OH)2用于檢測②中是否有CO2產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人體在不同狀態(tài)下不同組織器產熱量的百分比如下表所示,結合體溫調節(jié)的原理,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組織器官產熱量(%)( 。
組織器官產熱量(%)
安靜狀態(tài)劇烈運動
161
內臟568
骨骼肌1890
其他101
A.劇烈運動時骨骼肌是主要的產熱器官
B.劇烈運動和安靜狀態(tài)下人體的產熱量相同
C.安靜時腦和骨骼肌是主要的產熱器官
D.安靜時若體溫保持恒定,單位時間內產熱量等于散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酸奶是學生最喜愛的食品之一,不僅營養(yǎng)豐富、口味獨特,而且易于吸收.同學們可以在家自己制作酸奶,既可以為父母節(jié)約,又能鍛煉自己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制作酸奶的步驟是:
①把新鮮的奶粉與白糖混合并用水沖泡或直接用市售鮮奶(如在250克鮮奶中加入兩匙白糖);
②用奶鍋把上述材料進行熱處理(煮沸);
③冷卻至42~43℃后,倒入事先消過毒的容器內,往里加入一些超市購買的酸奶;
④加蓋密封后放在適合的地方(夏天放在室溫下,冬天放在溫暖的地方)幾天后就可以喝到自己親手制作的酸奶了.
說明:①制作酸奶的原料一定新鮮、安全、無污染;②如果制作的酸奶不凝結,則說明制作失敗,不能飲用.
(1)步驟①中加入的白塘相當于葡萄糖,加入白塘的目的是讓它在乳酸菌的作用之下分解成乳酸,使酸奶具有酸味.
(2)步驟②中把材料煮沸的目的是高溫殺菌,防止雜菌的污染.
(3)步驟③加入超市購買的酸奶相當于培養(yǎng)菌落過程的C.
A、高溫滅菌     B、配制培養(yǎng)基     C、接種     D、恒溫培養(yǎng)
(4)步驟④中“要放置在適合的地方”說明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需要適宜的條件,“密封”又說明它不需要有氧的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生活中你一定有這樣的經驗,用酵母發(fā)過的面粉制作的食品特別松軟香甜.學習了發(fā)酵技術以后,你不妨嘗試動手做一下發(fā)糕.發(fā)糕松軟多孔,美味可口,人人都愛吃,做起來其實并不難.
1材料用具:面粉、市售鮮酵母、糖少許、溫開水、面盆、大碗、蒸鍋.
2制作方法:①洗凈雙手和所需要的器具.②在碗內用少量溫水將酵母化開.
③在面盆內將面粉和適量糖拌勻,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邊揉邊加水,直至揉成干濕適當的面團.④將面團放在溫暖的地方發(fā)酵4~5小時.⑤將發(fā)好的面團放在蒸鍋內隔水蒸30分鐘.⑥將蒸熟的發(fā)糕取出,待冷卻后切成小塊即可食用.請分析回答:
(1)鮮酵母中含有酵母菌,與細菌相比,酵母菌細胞結構的主要特點是有成形的細胞核.
(2)用溫開水將酵母化開的原因是酵母菌是有活性的,需要適宜的溫度,如果水溫過高會使其活性降低或死亡.
(3)將面團放在溫暖的地方發(fā)酵是因為溫暖的環(huán)境有利于酵母菌的大量繁殖.
(4)蒸熟的發(fā)糕松軟多孔,是因為發(fā)酵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遇熱膨脹造成的.
(5)某同學將和好的面團放到一個密閉的保溫裝置中進行發(fā)酵,結果蒸出的發(fā)糕有些酒味,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了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下面是發(fā)現青霉素的弗萊明先生所進行的探索過程:
①觀察及對問題的,識:培養(yǎng)細菌的培養(yǎng)基中,偶然生出青霉,在其周圍沒有細菌生長.②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③假設:④進行實驗:把青霉放在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后,觀察這些培養(yǎng)液對細菌生長的影響.⑤結果:培養(yǎng)液阻止了細菌的生長和繁殖.⑥結論:
請根據上述“探索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作為這一實驗的假設最為恰當的是D.
A、青霉能產生有利于人類的物質         B、青霉污染了細菌生長的培養(yǎng)基
C、青霉可能產生了有利于細菌繁殖的物質  D、青霉可能產生了不利于細菌繁殖的物質
(2)結論是青霉菌可產生一種阻止細菌繁殖的物質.
(3)青霉屬于真菌.(細菌或真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玉米螟和棉鈴蟲都是農業(yè)害蟲它們危害農作物所處的變態(tài)時期是( 。
A.受精卵B.幼蟲C.D.成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