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下列哪種情況不屬于自然選擇的結果( 。
A.常常打籃球的人,身體變得較強壯
B.黑色蛾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地區(qū)比白色蛾多
C.長頸鹿的脖子長,容易吃到樹上的葉子
D.雷鳥冬天的羽毛為白色,夏天為褐色

分析 達爾文把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

解答 解:A、常常打籃球的人,身體變得較強壯,是運動的結果,不屬于自然選擇的結果;
B、黑色蛾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地區(qū)比白色蛾多,屬于自然選擇的結果
C、長頸鹿的脖子長,容易吃到樹上的葉子,屬于自然選擇的結果
D、雷鳥冬天的羽毛為白色,夏天為褐色,屬于自然選擇的結果
故選:A

點評 遺傳和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內在基礎,環(huán)境的變化是生物進化的外在動力,生物只有適應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才能生存和發(fā)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曲線表示人體血液中某種物質含量的變化情況,敘述錯誤的是(  )
A.若②為腦部毛細血管,則曲線代表的是二氧化碳的含量變化
B.若②為肺泡處的毛細血管,則曲線代表的是氧氣的含量變化
C.若②為胃部的毛細血管,則曲線可代表氧氣的含量變化
D.若②為小腸絨毛內毛細血管,則曲線可代表營養(yǎng)物質的含量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早春播種以后,用“地膜覆蓋”的方法可以促進提早出苗,其主要原因是(  )
A.保溫、保濕,有利于種子萌發(fā)B.防止鳥類取食種子
C.種子萌發(fā)需要陽光D.防止害蟲破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食品與其發(fā)酵所利用的微生物對應正確的是( 。
A.饅頭---青霉菌B.酸奶----乳酸菌C.食醋---酵母菌D.甜酒---醋酸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食物中含有的營養(yǎng)成分能使雙縮脲試劑呈現(xiàn)紫色反應的是( 。
A.糖類B.脂肪C.蛋白質D.維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是( 。
A.甲狀腺B.垂體C.胰島D.腎上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是尿的形成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圖中結構G腎小球、H腎小囊和腎小管構成一個腎單位.
(2)在尿的形成過程中要經(jīng)過A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作用和C腎小管的重吸收兩個作用過程,形成的液體B為原尿,通過C過程形成的液體D為尿液.
(3)液體在A過程中,除了血液中的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以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分、無機鹽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通過;而在C過程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如大部分的水、全部葡萄糖,部分無機鹽,送回到血液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韭黃、蒜黃是我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小彤發(fā)現(xiàn),媽媽不小心丟在陽臺上的幾棵原本黃橙橙的韭黃變成了綠色,小彤想探究韭黃變綠是不是與光照有關,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首先選取了大小基本相同的韭黃40棵,將其平均分為兩等份.
②一份將其裝入黑色的塑料袋內,稱為甲.一份裝入透明的塑料袋內,稱為乙.
③將甲、乙放在環(huán)境適宜的陽臺上.
④觀察結果:甲內的韭黃沒變綠,乙內的韭黃變?yōu)榱司G色.
根據(jù)以上提供的材料請回答:
(1)甲與乙構成對照實驗,實驗的變量是光.
(2)選取的韭黃大小基本相同、平均分為兩份、放在同樣環(huán)境中,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變量.
(3)分析結果小彤得出的結論是韭黃變綠與光照有(填“有”或“無”)關.
(4)乙內的韭黃變綠是因為其進行了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某學習小組進行“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的探究活動,經(jīng)過多次測量,得到幾組平均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列表格中.請回答:
時間
空氣濕度
地點
裸地草地灌叢
早晨45.660.772.9
中午29.549.655.3
晚上35.255.967.5
(1)小組內的4個同學,在測量過程中的不同做法,哪個是正確的B
A.甲在裸地看到一個小水洼,非常高興地把干濕計放在小水洼邊測量空氣濕度
B.乙在裸地、草地和灌叢三個不同地點,早中晚各分別測量了一次,并認真記錄
C.丙堅持每次都用同一個干濕計來測量三個不同地點的空氣濕度
D.丁為了更方便穩(wěn)妥地測量,在灌叢中把干濕計放在地上測量
(2)根據(jù)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濕度最大的地點是灌叢,引起這種差異的原因是:在不同的地點,植物的數(shù)量和大小是不同的;而早、中、晚不同時間里,空氣濕度最大的時間是早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