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根據所學的生物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所指的生物關系是

(2)“有收無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所說植物生長需要量最多的是 等無機鹽.

(3)移栽樟、桂花等園林植物時,幼苗根部帶土坨目的是保護根毛,剪去部分枝葉的目的是降低 作用,有利成活.

(4)果樹開花季節(jié),如果遇到陰雨連綿的天氣,常會造成減產.從果樹自身原因分析是因為果樹的 不足.

(5)某病人患了急性扁桃體炎,在做血常規(guī)檢查時,發(fā)現 數目明顯偏高.

(6)利用泡菜壇制作泡菜時,既要給泡菜壇加蓋,還要用一圈水來封口,就是利用乳酸菌在無氧條件下使蔬菜中的有機物分解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選項與“測定種子的發(fā)芽率”的探究活動不相符的是(  )
A.此探究活動不需要作出假設
B.為了使測定的結果接近總體的真實情況,應抽取種子總量的23作為待測種子
C.抽取待測種子時應隨機取樣
D.應重復測定2-3次,取平均值作為測定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陜西咸陽百靈中學八年級上9.30周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仔細觀察圖中動物,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身體內有無脊柱可將上面的動物分為兩類,分別是:

無脊椎動物: 。

脊椎動物: 。(填字母)

(2)C在外部形態(tài)上適于飛行生活的特點包括身體呈流線型,前肢變成 ,體表被覆

(3)G的幼體用 呼吸。

(4)D能夠形成珍珠,珍珠是由 的分泌物形成的。

(5)在上述幾種動物中,最低等的是 。最高等的是 。

(6) 所在的類群是包含動物種類最多的類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陜西咸陽百靈中學八年級上9.30周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蝗蟲比蚯蚓更好地適應陸地生活,是因為( )

①胸部有三對足,兩對翅,擴大了活動范圍;②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發(fā);③蝗蟲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有蛻皮現象;④用氣門呼吸,能適應干旱的環(huán)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陜西咸陽百靈中學八年級上9.30周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兩側對稱的體形是從哪一類動物開始出現的( )

A.單細胞動物 B.腔腸動物

C.扁形動物 D.節(jié)肢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下面是關于艾滋病病毒、大腸桿菌、酵母菌三者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三者體積大小是:酵母菌>大腸桿菌>艾滋病病毒
B.三者中只有艾滋病病毒沒有細胞壁
C.三者中只有艾滋病病毒寄生在活細胞中
D.三者中大腸桿菌、酵母菌都有細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有關動物在自然界的作用,有以下幾點,請回答:
(1)每個生態(tài)系統中的生物,都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形成了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在生態(tài)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這種現象叫生態(tài)平衡,而動物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
(2)動物在自然界的作用主要是維持生態(tài)平衡,促進生態(tài)系統的物質循環(huán),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矯正近視眼應選用下列透鏡中的( �。�
A.凸透鏡B.凹透鏡C.凸面鏡D.凹面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近年來,我國大力倡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低碳行為,低碳理念正逐漸深入人心.如圖表示目前我市碳循環(huán)的實際情況,請分析回答:
(1)從圖中可以看出,大氣中的碳主要通過途徑①(填代碼)進入植物體,然后再通過食物鏈在不同動物體內流動.
(2)進入生物體內的碳,一部分會通過途徑②③返回大氣中,因而隨著食物鏈逐級傳遞下去的碳將會越來越少.所以圖中所示的食物鏈中,甲占有的碳量最少.
(3)動植物遺體和排出物中含有的碳可通過④所示途徑繼續(xù)參與碳循環(huán),主要是因為扮演生態(tài)系統分解者角色的細菌和真菌,可將動植物遺體和排泄物中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進而再被植物吸收、利用、循環(huán).
(4)如果過度利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就會大大增加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從而造成溫室效應增強,全球氣候變暖,因為,我們應增強環(huán)保意識,踐行低碳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